“教育梦”助力“中国梦”

2018-08-31 10:22胡乐乐
中国教育科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成才助力因材施教

胡乐乐

用四个词表明自己心中的“中国教育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我们教育的孩子应成为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成为能够适应21世纪世界发展潮流需要的有用人才。”

把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定义为“中国梦”。毫无疑问,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非常艰巨的系统工程。而要实现“中国梦”,显然离不开教育的助力。没有众多人才的培育,“中国梦”的实现就会失去智力资源的强力支撑。

“中国教育梦”不仅是非常及时的、合适的,而且也是雄心勃勃的—说“非常及时、合适”,是因為紧接着“中国梦”后提出,并且深具传统与现代兼有的教育思想;说“雄心勃勃”,是因为充满无限壮志豪情,振奋人心。

“有教无类”,意味着所有适龄儿童都能上学—无论出身如何,也无论身心是否康健,只要年满6周岁,国家都会竭尽全力给孩子提供免费的、有质量的义务教育。“因材施教”,意味着每个受教育者都能在教师悉心呵护之下,根据自己的天资和特长茁壮成长。“终身学习”,意味着人人“活到老,学到老”,在学习型社会中通过学习不断发展自己、充实自己、完善自己。“人人成才”,意味着每一个学生,都能通过接受教育,追逐自己的理想,成为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由此可见,“中国教育梦”的确非常给力,值得我们一起梦想,携手努力实现。

要实现“中国梦”,就需要综合性的教育改革。一方面,继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制订并落实宏观的教育发展规划,全力推进教育均衡发展,让每一所学校都达到国家设定的基本标准,让孩子们都能在书声琅琅中接受国家法定的义务教育。另一方面,幼儿园升小学、小学升中学、中学升大学的招生录取制度必须公平公正,每一个学生都不享有超越法律所规定的“拼爹”特权—义务教育必须坚持就近入学。

总而言之,“中国教育梦”是“中国梦”在教育领域内的具体体现,也是与“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既有提法一脉相承的。我们相信, “中国教育梦”,不仅是全对中国的个人“教育梦”,更是全国人民共同的“教育梦”。现在,我们的教育梦已经有了,接下来就应该通过坚持不懈的改革,排除万难,以人为本,科学发展,逐步实现。

猜你喜欢
成才助力因材施教
优化干部动员机制加速年轻干部成长成才
“双减”助力均小学子成才之“四个词语”
欧几里得:助力几何学的独立与发展
助力乡村儿童阅读推广
科技助力等
小果蝇助力治疗孤独症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的实施策略
迷途知返,奋发成才的汤佩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