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青春焕发出绚丽光彩

2018-08-31 10:22宋志强
中国教育科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新闻宣传舆论青少年

宋志强

“全国广大青少年,要志存高远,增长知识,锤炼意志,让青春在时代进步中焕发出绚丽的光彩。”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揭示了青少年在实现中国梦进程中的重要作用,体现了党和国家对青少年的殷切期望,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指明了方向。

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全体中华儿女努力奋斗,更需要广大青少年勇于担当。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今天的青少年是明日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历史必定会将实现伟大梦想的接力棒交给他们。我们拥有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实现中国梦就有了坚实基础和坚强保障。

共筑中国梦,要求广大青少年坚定理想信念,树立远大志向。理想信念是青少年成长的指路航标和动力源泉。广大青少年要自觉加强理想信念学习,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特别是在当前各种社会思潮交融交锋、各种利益主体复杂多元的新形势下,更要坚定理想信念,始终保持清醒头脑。要坚持把个人的理想与祖国的命运和人民的意愿紧密结合,始终把报效祖国、奉献社会、服务人民作为毕生追求,自觉把个人价值融入到社会的发展进步中。

共筑中国梦,要求广大青少年坚持发奋学习,增长知识本领。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成长成才的黄金时期。要倍加珍惜大好时光,集中精力、心无旁骛、刻苦钻研,切实做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學以明道、学以致用,为毕业后施展抱负、报效祖国夯实基础。在新时期,广大青少年要努力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汲取反映当代世界新发展的各类新知识,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需求。

共筑中国梦,要求广大青少年注重品德修养,锤炼意志品格。青少年时期是品格养成的关键时期,广大青少年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自觉践行传统美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引领社会风气之先。要大力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与志愿服务行动,以实际行动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社会生活新风尚。深入实践是广大青少年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到基层学习,在实践中锻炼,有利于增进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成长的根深深植入祖国的沃土。在社会实践的磨炼中形成百折不挠的意志、顽强拼搏的精神、宽广包容的胸怀、乐观向上的心态。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历史时期,这为广大青少年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舞台。身处伟大的时代,面对伟大的梦想,广大青少年一定要勇敢地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把自身奋斗融入国家蓬勃发展的强大洪流之中,努力创造光辉业绩,在共筑中国梦的道路上实现人生美好价值,焕发青春绚丽光彩。

党的十八大将教育列为民生建设之首,提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教育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教育改革发展进入新阶段,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凸显,教育综合改革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面临诸多机遇和挑战。人民群众对于优质教育的需求更加强烈。与此同时,新媒体发展日新月异,舆论生态发生深刻变革,迫切需要教育新闻宣传发挥释疑解惑、凝聚共识和典型引路的舆论引导力和影响力,为教育改革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做好教育新闻宣传,要坚持正确导向,壮大主流思想舆论。面对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机遇、新挑战,面对日趋复杂多元的舆论环境,教育新闻宣传要着力在提高舆论引导力上下功夫。要通过教育新闻宣传,引领思想、凝聚共识,将各级政府的力量凝聚到优先发展教育上,推动全社会都来关心教育,形成合力;要通过教育新闻宣传,引导民众正确看待利益诉求,理性看待教育改革困境和机遇,为教育发展营造最有利的环境;要通过教育新闻宣传,树立典型、推动工作,报道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坚定改革的信心决心,为教育改革持续推进提供正能量。

做好教育新闻宣传,要心系基层、心系人民,改进作风文风,把人民群众的声音反映好。人民群众是教育改革的推动者和受益人,基层是教育改革创新的源泉。践行“走转改”,沉到基层,到人民群众中去,是做好教育新闻宣传的必由之路。广大教育新闻工作者要学会“潜泳”,真正“沉”到教育实践生活的大海里,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挖掘典型,善于用事实说话,说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话,写出真实生动、影响深远的新闻作品,提高教育新闻宣传的感染力、影响力。

做好教育新闻宣传,要创新传播方式、拓展传播途径,变单打独斗为互动联动。在新媒体时代,以党报党刊为代表的主流媒体舆论场与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民间舆论场相互并存、相互影响。在这种形势下,要把党和政府的声音传播好,把改革发展的主流展示好,就必须借助外力、整合发展,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牢牢把握舆论引导的话语权和主动权。

今年是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关键年份,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教育新闻宣传必将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广大教育新闻工作者任重道远、大有可为。

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是党和国家提出并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和重大方针。党的十三大强调“必须坚持把发展教育事业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党的十四大第一次提出“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党的十五大再一次强调这一指导方针。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对教育优先发展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大报告把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之首,做出了坚持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决策,这体现了我们党对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认识一以贯之、不断深化。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当今世界,人才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教育成为国家竞争力的基础。教育兴,则民族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党的十八大吹响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军号角,谋划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教育肩负着重大责任和历史使命。必须进一步凝聚优先发展教育的共识,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动摇。

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也对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教育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教育承担的任务十分艰巨,优先发展教育的要求更加迫切。必须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断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优先发展教育是各级党委、政府的一项重大任务。要牢固树立抓教育就是抓发展、抓未来的观念,着力加强和改善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把优先发展教育纳入党委和政府领导班子科学发展的政绩考核,形成保障教育优先发展的领导体制、决策机制和制度规范,创新工作方法,确保改革发展目标落到实处。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同时,要完善社会力量出资兴办教育的体制和机制,不断提高社会资源对教育的投入。

目前,困扰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不少,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各级党委和政府采取切实措施,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充分调动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的积极性,共同担负起培育下一代的责任,形成推动优先发展教育的合力。

我国现代化建设迈向了新征程,教育改革发展进入了新阶段。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进一步增强优先发展教育的共识,坚持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地位不动摇,在新的起点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猜你喜欢
新闻宣传舆论青少年
蔬果能让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
做自己的支配者
美国在舆论重压下﹃援助印度﹄
论新时代加强国有企业新闻宣传工作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新形势下做好国有企业新闻宣传工作的思考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教育部召开2015年教育新闻宣传工作现场推进会
青少年打篮球注意事项
第二单元 做自立自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