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时代高校德育面临的问题与发展脉络探究

2018-08-31 11:03郑雲霄
西部论丛 2018年7期
关键词:高校德育移动互联网模式

摘 要:21世纪,互联网技术在高校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使高等学校是信息化程度最高的场所之一。面对移动互联网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的问题与机遇并存的新情况,高校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需要我们透视移动互联网发展变化的现实,掌握高校德育发展的时代命脉,与时俱进。为新时代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发挥高校德育的应有作用。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 创新 高校德育 模式

意识形态的工作是极端重要的工作,我国的高校德育作为引导培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确保大学生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意识形态毫不动摇的关键学科,旨在解决我国社会主义高校“为谁培养人、如何培养人以及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互联网时代下,网络的迅速发展与新媒体技术的不断更新,使得网上平台成为各种渗透势力争夺青少年的重要场所,这也使其成为新时代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领域。如何回应出现在这一新的重要领域的现实性挑战,就要对现存的问题进行分析,促进移动互联网时代高校德育的发展。

一、移动互联网时代高校德育面临的新问题

移动互联网,即移动通讯和互联网融合的产物,是指互联网技术、平台、商业模式和应用与移动通信技术结合并实践的活动的总称。它为人类在信息交流方式上提供的变革性途径。现在,互联网已然在人们生活生产中不可或缺。我国的青年大学生对新鲜事物具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再加上当代大学生所处的时代背景和自身的心理特点,使得网络对大学生的思想、生活、学习、交往等各方面影响逐渐加深。随着互联网在人类日常的各个方面影响力逐步加深,促进了人类社会发展的网络化,但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社会伦理道德问题。

互联网因其具有虚拟性、信息全球化、交互性强、即时性、多元化、开放性等特点,改变了我们社会文化的生产和传播方式。在传统意义上,社会文化的生产和传播机制是由权威向普通大众强制性辐射的。而在网络世界中,任何人都可以随时随地的去分享或者获取各类信息,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思想与观点,从而影响他人。人们在获取信息资讯时也自发地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去吸收,从而内化为自己的观念。这就导致在互联网世界中,文化传播的权威性、强制性与辐射性减弱,平等性和交互性增强。这种变化的出现一方面有利于现代社会交流民主、平等、多元性的发展,但另一方面由于网络中的社会文化良莠不齐,不利于社会文化朝着文明、规范、和谐的方向发展,这种不利因素的存在主要有以下原因。

首先,西方发达国家利用自身优势的网络技术,强制地传播西方国家价值观,个别西方国家别有用心的政治渗透与反动言论势必会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高校的德育效果,对我国心智还不成熟的青年大学生产生极大的不良影响。其次,由于大学生的自制力尚处于形成阶段的特点很容易使得自身沉溺于网络的虚拟世界中,过分依赖网上的交流,从而忽视或者排斥与现实世界中的人际交往,进而脱离现实,造成人际关系紧张、孤僻、偏激等一系列极端行为或心理问题。再次,由于网络世界中各色文化鱼龙混杂,大学生又缺乏相应的社会经验,而网络的复杂与成瘾性使得大学生难以判断,难以自拔,稍不留神就会跌入陷阱。

如何对上述问题进行应对,不仅是网络对人类社会提出的新的社会性伦理问题,同时也是高校德育所面临的新问题。

二、移動互联网时代高校德育的发展脉络

德育最关键的功能是意识形态功能,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主导的意识形态是我国社会主义主流的意识形态。高校德育作为培育和引导大学生树立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主导的正确意识形态的教育工作,最重要的就是紧跟时代步伐,回应时代问题,不断创新以适应时代,传播时代主流思潮,满足时代需要。

(一)互联网时代凸显的新问题要求高校德育必须有所转变。本文第一部分所提出的问题,显然依靠传统高校德育是无法解决的。传统高校德育内容单一、方法片面、目标过于政治化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式已经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在应对德育工作中新出现的问题时往往显得力不从心。

传统高校德育中教育工作者的主导作用和权威性受到了网络多元化的猛烈冲击,教育工作者原本应处于信息优势地位却反而陷入劣势,这可能导致文化逆反。部分高校教育工作者几十年如一日一成不变的重复着已与时代脱节的德育内容,无法对症下药,解决不了学生心中困惑,会使学生觉得枯燥无味,甚至反感,德育效果更是无从谈起。在网络虚拟空间与衍生的虚拟社会中学生应该遵守怎样的价值行为准则或道德规范,面对复杂的多元文化冲击该如何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向等,这些均是传统高校德育不曾面对的问题。因此,高校德育必须创新才能应对当前时代所凸显的新问题,应该把握互联网给高校德育创新提供的新机遇。高校德育完全可以借鉴这些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创新,使之能在网络世界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发挥自身意识形态功能,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指导下,为大学生在网络世界开辟一方净土。

(二)互联网时代学生的新需求要求高校德育必须有所发展。高校德育的核心是做人的工作,目的在于使大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当今高校大学生以90后为主力军,这个群体具有以下鲜明的特征:第一;既有丰富系统的专业知识又缺乏社会经验;第二,既涉世未深又追求独立自主;第三,既遵守规则又标榜个性;第四,他们对新事物的敏感与适应程度远远优于社会其他群体;第五,可塑性强却又易受到不良影响。如今的高校德育要面对教育对象这些新变化,必须创新德育方式方法,以增强高校德育的时效性。

要解决移动互联网时代高校德育所面临的问题,从本质上讲,就是使高校德育在方式、方法、内容上与时俱进,契合时代要求,使其能够充分发挥价值导向与意识形态功能,从而为党和国家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张静芳,陈进华.新媒体时代高校德育环境的挑战及其对策[J].道德与文明,2012(06):115-119.

[2] 赵敏. 新媒体视阈中的大学生道德教育创新研究[D].山东大学,2012.

[3] 陈进华.网络文化对高校德育模式的挑战及其应对策略[J].道德与文明,2004(06):54-56.

作者简介:郑雲霄(1994.09—)女,汉族,甘肃陇南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伦理学,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高校德育移动互联网模式
试论如何提高高校德育的有效性
生命教育视野下高校德育和谐研究
大学生社会实践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意义
中美日三国高校德育比较研究
智能手机在大学生移动学习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Android的一键智能报警系统设计与实现 
永续债券探析
大数据环境下基于移动客户端的传统媒体转型思路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