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产业政策体系的“准度”
——功能定位要准、引导方向要准、作用方式要准

2018-09-01 02:28宋亚朝
当代陕西 2018年15期
关键词:工业服务设计

◎宋亚朝

产业,是经济之本;产业政策,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先头部队”

汽车产业发展加速,近期可形成300万辆整车规模

“宏观经济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进入新时代,我国形成的五大政策支柱,强调了产业政策的重要作用。

我省构建现代产业政策体系,要在“准”字上下功夫,切实做到:产业政策功能定位要准、产业发展规律把握要准、产业引导方向要准、产业作用方式要准,以实现质量变革、动力变革和效率变革。

突出新时代产业特征

——工业设计水平高。以提高设计创新能力为主线,积极培育发展工业设计主体和工业设计市场,提高工业设计水平,加快工业设计成果转化,促进工业设计产业发展,更好地为产业转型升级服务。

——服务制造发展水平高。大力推动制造与服务融合发展,创新优化生产组织形式、运营管理方式和商业发展模式,实现以加工组装为主向“制造+服务”为主的转型,从单纯出售产品向出售“产品+服务”的系统解决方案转变,提升发展质量和经济效益。

——产业组织活。不断优化要素的连接方式,切实推动产业组织科学化、便捷化、高效化,大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秩序,有效促进企业研发和创新。不断完善营商环境,规范市场行为,落实和完善中小企业扶持政策,增强其转型升级能力,培育一批制造业单项冠军,形成大中小微企业协调配套发展,成为活力迸发的微观经济基础。

——产业结构新。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断深化改革,充分发挥政策和资金引导作用,盘活存量,做优增量,健全机制,淘汰落后,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促进资源合理有效配置,推动我省产业经济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攀升。

——产业布局优。应根据产业特性、资源状况、省情地情和发展后劲等,对产业的空间布局进行科学引导和适度调整,合理布局,有序分工,错位发展,避免重复,使社会资源在产业、行业、企业、地区间得到合理配置,各得其所。

——产业协调好。增强产业发展协调性,坚持区域发展协调、市场主体结构协调、实体虚拟经济协调,形成平衡发展格局,为追赶超越奠定坚实基础。

体现新时代产业需求

——从量向质嬗变。力求发展方式转变、发展质量提高、发展理念创新,实现经济发展从“求大”到“图强”的嬗变。重点是加快追赶产业发展趋势,加快新旧动能交替转换,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升级,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水平。要紧扣主导产业提质扩能,围绕创新业链提升释能,立足优势领域挖潜蓄能,紧贴市场需求增效补能。也就是说,要在主导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优势产业集聚、科技创新提升、市场需求扩张中培育发展新动能,从而实现产业政策精准发力。

——从表向里嬗变。全面深化改革,既“补课”短项,更“探路”创新,推动改革由表及里、从浅到深、从滞后到领先。采取政策引导、资金扶持、项目倾斜等多种措施,培育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着力打造各具特色、各有侧重的优势产业聚集区。产业政策要强化创新引领,提升产业集群创新功能,有效融入全省创新体系,以增强陕西产业在国内外竞争中适应性、引领性、提升性的发展能力。

——从旧到新嬗变。实现我省追赶超越的核心重在“破局”,即:破发展重心固守旧势之局,破资源配置格局固化之局,破民营经济发展不足之局,破微观基础活力不强之局,推动发展重心从旧到新的嬗变,真正确立微观基础发展主体地位,充分激发微观基础要素活力。补齐各种短板,进一步释放国有企业活力,切实增强民营企业活力,充分激发市场活力,有效调动人才活力,最大限度激发新旧动能,实现追赶超越。

发力新时代产业征程

——突出创新发展,增强产业发展动能。加强技术创新,构建制造业创新体系,开展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大力推进工业强基,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加快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创新,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加强制度创新,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以清单管理减权放权,切实破解体制机制与政策性障碍,增强行业发展动力、活力和效率。加强融合创新,深度推进“两化”融合、军民融合和服务制造融合,大力推进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新经济”发展。

——突出绿色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坚持问题导向,将绿色发展作为结构调整优化的一条主线。既做“减法”调整存量做优,又做“加法”提升增量做强。集中全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重点领域产业发展壮大,推动全省制造业向高端、智能、绿色、服务方向发展。

——突出协调发展,形成平衡发展新格局。不断增强产业发展的协调性、配套性,坚持区域发展协调、市场主体结构协调、实体虚拟经济发展协调。着力推动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形成以特色优势企业为主导、科技企业为主体、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着力推进实体经济协调发展,减轻制造业企业税费负担,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有效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回报率,切实扭转资本“脱实向虚”趋势。

——突出设计发展,提升综合设计服务能力。我省要从战略高度重视工业设计的发展,着实强化工业设计的规划引领,着力打造以西安为代表的“工业设计之都”,加快工业转型,加速产业形态转换,强力助推陕西追赶超越。西安应因地制宜创建工业设计园区,以优惠政策、得力措施吸引更多工业设计机构、人才、资金等资源要素向园区集聚,以形成辐射力强、带动效应好的工业设计产业集群。

——突出服务型制造发展,推动制造服务融合协同。制造与服务深入融合、协同发展是制造业演进的基本规律,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要转变观念重推进。充分认识发展服务型制造的战略意义,及时制定发展规划,坚持不懈地加以推进,大力提升制造与服务融合水平;要突出重点强推进。在加大投入的同时,重点扶持和帮助企业推动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创新、扩大供应链管理服务、培育网络个性化定制服务、提升总集成总承包服务、发展网络化协同制造服务,创新多种制造服务新模式,不断把服务型制造提升到新的阶段和新的水平。

中欧班列(比利时·根特—中国·西安)VOLVO整车进口专列抵西安港,西安港整车进口口岸开通运行

——突出工业文化发展,提升工业发展软实力。工业文化对推动工业由大变强具有基础性、长期性、关键性的影响。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创新精神、诚信精神、企业家精神。夯实工业文化发展基础,统筹利用各类工业文化资源,健全工业文化发展政策标准体系,让工业文化发展基础更坚实。大力发展工业文化产业,创新工业文化新业态,打造一批工业创意园区和工业文化特色小镇。塑造陕西工业文化形象,强化绿色工业理念,培育陕西工业品牌,增强陕西产品认可度,提升陕西制造美誉度。

——突出开放发展,提升陕西工业发展水平。统筹省内发展与对外开放,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发展。支持和鼓励企业利用各种渠道和平台,积极探索国际合作新模式,主动融入全球产业链,引导和支持企业结合项目建设,开展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先进设备、技术、设计、工程建设、标准、服务等输出,提高国际化经营能力,有效拓展我省能源化工、新型材料、装备制造和现代农业等“海外陕西”发展空间。

猜你喜欢
工业服务设计
聚焦“五个一” 打通为侨服务渠道
BUBA台灯设计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有种设计叫而专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采掘服务个股表现
读者反馈 订阅服务
工业技术
服务与咨询
设计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