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整治、夯责、筹资、解困
——陕西农村环境整治,830万群众受益

2018-09-01 02:28⊙周
当代陕西 2018年15期
关键词:下功夫整治资金

⊙周 宁

逐步实现垃圾污水全收集、全处理,畜禽养殖环境整治全覆盖,村容村貌明显改善,农民的环保意识、绿色文明的生活习惯明显提升

实施农村环境整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福祉。2012年我省列入全国第三批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省以来,各市、县(区)按照“全省统一规划,突出地方特色,协同县域发展,整治与发展相结合”的要求,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受益人口830余万。通过环境整治,示范区域内农村正在逐步实现垃圾污水全收集、全处理,畜禽养殖环境整治全覆盖,村容村貌明显改善,农民的环保意识、绿色文明的生活习惯明显提升。

农村环境整治与农业农村工作相结合,重点在提高上下功夫。把农村环境整治与陕北、陕南移民搬迁、美丽乡村建设、生态文明创建、特色产业开发等紧密结合,统一规划,整合资金,系统推进,形成合力,努力提高环境整治的综合效益和持久效能。把综合利用作为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从实际出发,探索建立符合不同地域特点、高效实用、低成本的污染防治和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支撑体系。各级环保部门当好参谋和助手,指导帮助县区政府科学自主地选取治理技术和模式。加强对整治镇村政策、技术培训和宣传教育,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参与农村环境整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有效提高农村环境整治水平。

商州区牧护关镇秦茂村环境整治效果

农村环境整治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及乡村振兴相结合,重点在整治上下功夫。坚持规划引领,因地制宜,统筹兼顾。各级环保部门协助县区政府加快编制农村环境整治规划和实施方案,做好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乡村振兴、特色小镇建设及农村安全饮水等工作衔接,整合项目资金,提高环境整治成效。同时,在整治工作中不搞一刀切,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改革创新,积极探索符合地方特色、简便易行的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模式和技术。省级环保部门要尽快编制农村环境整治多样化实用技术清单,推行差异化农村环境治理模式。

农村环境整治与农村综合改革相结合,重点在夯实主体责任、发挥效益上下功夫。把环境整治的工作责任和考核纳入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创新工作机制,明确工作责任,推进系统管理,实施综合考核。落实好三级负责机制,明确责任主体。省、市、县党委、政府建立农村环境整治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层层签订责任书,逐级分解落实任务、责任和完成时限。加强考核结果的运用,实行动态管理,实施奖励和退出机制,对整治工作进展快、效果好、群众满意度高的县区,加大支持力度。进一步明确农村环保项目的建设、管理、运营责任主体,切实解决环保项目建设相互制约、推诿扯皮等问题。

农村环境整治与市县财政改革相结合,重点在解决投入不足上下功夫。七年来,全省投入31.93亿元用于农村环境整治,其中,中央资金17.45亿元,省级资金10.11亿元,市县(区)资金4.37亿元。从总量上看,各级财政投入资金不少,但与实际完成和需要建设的环保项目相比,资金缺口较大。要按照国家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不断完善农村环保体制机制建设,创新政策措施,加强资金整合。建立县区级农村环境整治资金统筹使用平台,统筹整合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资金、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等相关资金。同时,拓宽市场化投融资渠道,鼓励企业参与农村环境整治。

农村环境整治与农村管理工作相结合,重点在解决突出问题上下功夫。目前,农村环境整治工作中队伍建设、资金投入、项目建设、运营管理等问题较为突出,要将农村环境整治工作放在农村管理工作的大盘子中,统一谋划,统筹施力。要将市、县(区)环保工作和环保队伍向镇村倾斜延伸,解决农村环保工作无人管的问题;对于已经建成的项目资金缺口,属于市、县(区)配套不到位的,市、县(区)负责解决。要加强环保项目建设管理,进一步明确责任主体,夯实职能职责,切实解决推诿、扯皮等问题;要从机制体制上寻求突破,以改革为动力,切实解决环保项目运营困难问题,确保农村环保项目建得起、能运营、效益好。

猜你喜欢
下功夫整治资金
浅析土地整治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南川:“特”字上下功夫 “同”字上做文章
最简单的字最难写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整治号贩子须强化医院责任
从“三有青年”到六个“下功夫”谈新时代青年人才培养
半裙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