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落脚点,有效开展随文练笔

2018-09-01 08:53朱小祥
语文天地·初中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随文孔乙己尝试

朱小祥

随文练笔指的是学生进行阅读学习时,教师根据课文的内容,选择相关项目,引导学生进行片段写作,以此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随文阅读一般都比较简短,不会给学生带来写作负担,同时运用相当灵活,能有效进行各种语言现象的专项训练。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在组织学生展开随文练笔时,要找对落脚点,根据文章的特点选择最适合的訓练项目,这样才能让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所提高。

一、再造想象,拓展练笔空间

初中生想象力丰富,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围绕文章中的留白处展开想象,将自己想到的内容写下来,这样能让练笔的空间得以拓展。这样的练笔比较自由,教师并未限定学生写作内容,也并未安排特定的训练项目,学生的写作有较大的自由度。只要是学生感兴趣的内容都可以写下来。

《鼎湖山听泉》一文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感受作品丰富多彩的表现手法,体会作者如何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形象化地描写事物。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分析文章中形容泉水声音的片段,并思考作者如何展开想象,进行形象化地描写。此后,教师则鼓励学生再次展开想象,尝试展开练笔活动,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写自己看到的自然现象,展现高山大川的壮阔场面。

学生充分地展开了想象,在头脑中对自己曾经看到的事物进行思维加工,找到这些事物和其他事物之间的共同点,并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进行创作。有学生在随文练笔中写道:“高山好像一个威武的将军,站立在江畔,俯看着一只只小船从它的脚下行过。而大江好像点缀在地面的一条美丽的绸缎,让高山也情不自禁想要低头去看……”在自由想象的过程中,学生对于课文的表现手法有了更多的了解。

想象指的是对已经感知到的事物进行积极的思维加工,然后将这些表象用不同的方式组合起来,形成新的形象,是一种很好的思维方式。在组织学生展开随文练笔时,教师要充分利用文章中的留白,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并将想到的内容写下来。这样的练习不仅能让学生对文章的内容了解得更加深入,同时也能让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提高。

二、学思结合,挖掘练笔深度

随文练笔实际上搭建了阅读和写作之间的桥梁,能为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搭建平台。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在随文练笔的同时展开思考,用学思结合的方式让自己写作的内容更有深度。教师要鼓励学生在无疑处设疑,并在不疑处生疑,这样学生的思考就会更加深入,学生的思维潜力就能得到充分挖掘。

《孔乙己》这篇文章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为了让学生理清思路,教师在指导学生分析孔乙己的人物形象后,安排学生尝试进行随文练笔活动。在随文练笔活动中,教师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尝试提出更深刻的问题,在写作中解答这些问题,写出对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的理解。

如提出问题:“孔乙己是一个一无是处的人吗?”这个问题起到了抛砖引玉的效果,引导学生对其进行深入探究。有学生在写作中提出:“孔乙己真是一个有两面性的人。他其实是一个十分善良的人,从他对小伙计的娓娓讲述中就能看出这一点,从他分给小朋友的一颗颗茴香豆也能看出。然而,他却并未因自己的善良而得到幸福。因为他同时又是一个如此迂腐的人,竟然将科举当成了自己人生的唯一信条……”在写作中,学生尝试通过自己的思考回答了问题。

为了让学生充分展开学思结合的随文练笔,教师可以围绕文章的内容给学生提出一些问题,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让学生围绕这些问题提出更多疑问,并尝试思考这些问题的答案。再尝试将这些答案写下来,学生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整理思路,从而对文章的认识也会更加深刻。

三、聚焦情境,寻找练笔亮点

阅读教学的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去发现文章语言特点,而不是教师将有关的知识灌输给学生。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去寻找文章中可以用于练笔的亮点,进而积极展开练笔活动。教师可以采用情境聚焦的方式,在教学中突出重点,然后让学生自主发现关键点,再进行自主练习。

在学习《我的叔叔于勒》时,教师尝试用聚焦情境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尝试让学生自己找出有助于练笔的亮点。如可以挑选一家人在船上看见于勒时的情境,让学生用排练课本剧的方式进行交流互动。在此过程中,学生很快发现,文章中对于人物形象的语言和心理描写具有很大的特点。这样便自然而然地让学生将自己的注意力投入到对文章中人物形象的分析中。教师此时再让学生展开练笔,安排学生尝试模仿文章的写作方式,形象化地展示身边的人物。这样的练笔活动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在练笔时由于之前课本剧的情境,因此能更快速地进入状态展开探究。由于这是学生自己在情境学习中发现的文章亮点,所以学生在练笔的过程中也更加投入,学习效果更好。

随文练笔并不是强制性地安排学生完成某些写作练习,而应该充分激发学生自主练习的兴趣。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引导学生进行问题的思考,让学生关注练笔的焦点。这样才能不断地拓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找对随文练笔的落脚点,让练习更有效。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袁庄镇先民初中(226405)

猜你喜欢
随文孔乙己尝试
《孔乙己》“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让随文练笔回归语言本位
随文仿写:由读到写的有效迁移
随文练写,汇滴成河
再试试看
一次惊险的尝试
随文活色 练笔生香——小学语文随文练笔实践举隅
尝试
孔乙己(下)
孔乙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