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X模型对急诊危重症患者家属不良心理和情绪的影响

2018-09-03 01:16赵建花魏云欣
天津护理 2018年4期
关键词:危重症条目家属

赵建花 杨 曦 魏云欣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天津 300211)

随着医学模式的发展,急诊科护理不再局限在单纯患者的急救和护理,亦包含对患者家属心理的干预和护理。由于急诊患者具有起病急、病情重、病情变化快的特点,家属作为其社会支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患者疾病的恢复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患者家属往往因患者突发疾病甚至危及生命的状况产生不同程度的不良情绪[1],影响自身健康和患者的疾病康复。ABC-X模型是由Chaliam[2]提出的压力分析干预模型,并已在多个领域应用[3],本研究采用该模型对我院急诊危重症家属的心理和情绪状态进行干预,以缓解其不良心理及情绪状态。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6年6月至11月天津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急诊就诊危重症患者家属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6例。纳入标准:①符合危重症诊断标准[4]的患者的主要照顾者;②年龄大于18岁;③有一定的阅读能力;④同意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①有器质性、精神疾病或伴有严重的认知功能障碍者;②曾接受过系统、规范疾病健康教育者;③配合度差或中途退出者。

1.2 方法

1.2.1 研究工具

1.2.1.1 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 调查患者家属的社会人口学资料: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患者的病种等。

1.2.1.2 情绪状态量表 (profile of mood states,POMS) 采用D.M.McNair等人于1971年研制而成的情绪状态评定量表[5]。包括紧张、压抑、愤怒、精力、疲劳和慌乱共6个分量表。采用形容词评价一周内的心境,每项采用0~4分,表示全无到非常多。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1.2.1.3 心理一致感量表 (Sense of Coherence-13,SOC-13) 采用Antonovsky编制的人生取向问卷来测量心理一致感水平。其精简版SOC-13量表经过包蕾萍等修订显示该量表适用于中国背景[6],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61,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6,效标关联度理想。量表包括3个维度13个条目,即理解能力5个条目,处理或管理能力4个条目,价值感4个条目。问卷采用1~7分的7级评分,根据条目内容不同其评分标准不同,其中5个条目为反向计分,各维度得分为该维度条目得分之和,量表总分为各条目得分之和,总分范围为 13~91,反向计分题为 1,2,3,8,13。

1.2.1.4 Zung氏焦虑抑郁自评量表 由Zung编制的用于评估不良心理状况,包括焦虑 (SAS)和抑郁(SDS)两个方面,每个方面各有20个指标,1~4制计分,原始总分乘以1.25为最后得分,均以≥50分表示焦虑和抑郁阳性,分值越高,不良心理状态越明显,具有良好的信效度[7]。

1.2.2 干预方案

1.2.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的情绪护理方法,具体方案:入院时,给予家属宣传手册,内容包括:科室环境介绍、住院流程、医保流程等内容和医院可利用资源;患者处于稳定期时,仅在家属有疑问或寻求帮助时给予相应的讲解和抚慰。

1.2.2.2 干预组 在常规情绪护理的基础上,采用ABC-X模型对患者家属情绪进行干预。该模型认为ABC三个方面的因素均会对X产生影响,该模型较普通干预措施更具有系统性,更易明确患者家属的个体化因素,并进行个体化的干预,以更好的改善患者家属的心理状态,进而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本研究中A代表压力事件或情境:如患者病情变化及医院陌生的环境等;B代表资源或支持:即患者家属可使用的相关资源或支持;C代表认知:即家属对患者病情的认知;X代表家属对事件的适应水平。即家属对患者的病情变化及环境的不适应、可用的支持的情况以及对疾病的认知均会对其心理适应水平造成影响,可诱发不良情绪。干预的具体方案:①入院时,除给予家属宣传手册外,依据患者的病情,向家属讲解患者病情、诊疗方案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内容,使家属做到心中有数,最大限度缓解其焦虑等不良情绪;②患者病情稳定期时,研究者向家属进行个体化的相关知识宣讲,时间为60 min。宣讲内容依照ABC-X模型构建,主要包括A压力事件解读:对患者病情和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分析;B资源或支持:医院和社会关于危重症的支持,如医保政策等;C认知主要是对疾病相关讲解:疾病的相关介绍、诊疗方案、抢救、康复等相关知识,并对家属存在的疑惑进行详解,必要时邀请本科室危重症专家进行答疑,通过提升家属认知缓解其不良情绪,提升心理适应水平。X适应水平:指导家属采用正确的心态对待病情变化,将风险及并发症告知家属。

1.2.3 资料收集 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1周和干预后1个月对两组患者家属进行资料收集。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9.0中文版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之间计量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t或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Wilcoxon秩和检验,以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研究共纳入112例患者家属,干预组平均年龄为 (40.20±8.65)岁,对照组平均年龄为(42.20±8.9)岁,两组年龄无统计学差异(P>0.05)。 两组性别、文化程度、月收入、婚姻状况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表1。

表1 两组患者家属基本情况比较

续表

2.2 两组患者家属 SOC-13、POMS、SAS和 SDS得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SOC-13和POMS得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和干预后1个月干预组患者家属SOC-13得分高于对照组,POMS、SAS和SDS得分低于对照组(P<0.001)。见表2和表3。

表2 两组患者家属心理状态和情绪状态得分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

表3 两组患者家属心理状态和情绪状态得分情况

3 讨论

3.1 危重症患者家属多存在不良情绪 急危重症由于发病急、病情重、进展快等特点,患者家属作为患者主要的照顾者往往处于应激状态,患者家属表现出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8]。本研究基线调查结果亦显示患者家属存在焦虑、抑郁、紧张、心理一致感低等问题。而研究证实家属的不良情绪往往感染患者,造成患者情绪紧张、病情加重,因此家属对于相关干预的需求较高[7]。

3.2 采用ABC-X模型进行干预有利于缓解患者家属的不良情绪状态,提升其心理一致感 杨云波等[9]指出,家属的情绪状态可直接影响患者的康复。做好家属的心理护理工作,有助于缓解家属的不良情绪,利于患者的救治[10]。ABC-X模型是对处于应激状态、压力状态中的个体进行分析的有效模型,在多项研究中已得到证实[3,11]。本研究采用ABC-X模型进行干预,结果显示,干预1周和1个月后,两组患者家属的POMS、SAS和SDS得分均降低,干预组比对照组降低更明显,而两组患者家属的心理一致感得分均提高,干预组比对照组提高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表明ABC-X模型干预可改善患者家属的不良情绪和心理状态 (P<0.001)。不同时间点POMS、SAS和SDS得分均下降,SOC得分有所提高。Ferguson S等[12]指出,SOC是个体对生活的总体感受和认知,是一个人保持积极态度的能力,反映个体对压力及困难性的生活事件的应对能力。Antonovsky称SOC是一种可以帮助个体应对困难并保持健康的重要资源[13]。此外,研究表明SOC是与个人生活经历相关[14],能使个体具备心理资源应对外在负性情绪或压力,从而保持心理及生理健康[15],因此,随着治疗的进行,患者家属对疾病的认知加深,经历增加,其不良情绪和心理状态得以缓解,与沈飞燕等[16]研究结果一致。此外,本研究基于ABC-X模型实施干预,将患者家属的压力事件进行分析并指导,可提升患者家属对疾病的认知水平,改善了患者对压力事件的适应能力,有助于改善其不良情绪和心理状态,与叶冬梅等研究结果一致[17]。

综上所述,采用ABC-X模型干预可缓解危重症患者家属的不良情绪和心理状态,提升其心理一致感。在临床工作中,可采用ABC-X模型进行急诊患者的心理疏导和情绪护理,以改善患者家属的对患者疾病的应激状态,进而提升家属对患者的护理水平,以利于患者疾病康复。

猜你喜欢
危重症条目家属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体外膜肺氧合救治心脏危重症患者的研究进展
首都医科大学危重症医学系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词诠》互见条目述略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
呼吸系统危重症患者抗生素相关腹泻的临床观察
Can we treat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by preventing an age-related decline in microRNA expression?
对县级二轮修志采用结构体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