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下政府舆论监督现状与对策

2018-09-03 08:37林世和
锋绘 2018年2期
关键词:新媒体现状对策

林世和

摘要:在如今大数据信息化时代下,新媒体的迅速崛起对社会舆论有着重大影响,给政府行政管理与社会管理增添了新的挑战。在理解新媒体概念、特点基础下,分析现今我国政府典论监督的现状,以及运用增强政府网络舆论引导意识、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等对策予以解决。

关键词:新媒体;现状;对策

1 新媒体的内涵诠释

1.1 新媒体的概念

所谓新媒体时代,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在报刊、电视、通信、广播等传统媒体之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新媒体是一个相对概念,相比较传统媒体延伸更广。新媒体可以很宽泛的理解为一切数字化的媒体形式,通过数字信息、网络媒体等形式,向用户提供信息与服务的传播方式。

1.2 新媒体的特点

1.2.1 交互性

传统媒体大众只能被动的接受信息,然而新媒体比较报纸、信件等传统媒体大众而言,却可以通过网络对于他人都言论进行评论与转发、自己主动上传言论等交互性行为。新媒体在这一点上更加体现人与人之间、区域之间信息的互动性。

1.2.2 实时性

现如今的科学信息技术在快速发展,从单纯的依靠计算机来获得信息到现今手机网络终端的广泛运用,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的获取各种信息,加上现如今移动手机的网络终实现全覆盖、即时通讯技术的大力发展以及WIFI的广泛运用使手机获得信息更具便利性与时效性。相比较于传统媒体而言,新媒体的优势不言而喻。

1.2.3 匿名性

新媒体下的信息交流平台,在用户发布信息的情况下,用户不需要实际公布自己的真实信息与地址。在信息交流过程中可以随意发布自己的言论,有着充分的主观性,同时也可以很清楚的知道这种主观随意性的发布自己的言论也会造成一些谣言的负面能量的舆论导向。

1.2.4 共享性

众所周知,传统媒体的交流模式上是一对一的模式,这就造成了信息传播的不通畅、影响力不广的弊端。新媒体下的传播交流模式可以一对多的进行,某一方发布的信息可以被所有使用新媒体的人接收。这不仅仅方便人们了解世界各地的信息,同样也可以参与其中,发挥舆论的作用。

2 新媒体下我国政府舆论监督的现状

2.1 当前我国舆论环境的现状分析

2.1.1 舆论热点问题集中化

近年来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手机的极速发展,使人们在信息交流上更具广泛化。社会热点问题尤其涉及政府管辖事务的舆论更具集中性,往往一个小事件也可能成为舆论风暴。这就加大了政府的舆论引导压力,甚至一些负面消息会影响、冲击政府的公信力。

2.1.2 舆论涉及领域广及关注范围更广泛

社会公众对于同一个社会热点问题的集中舆论是可以集中爆发的,这就导致全面性的舆论是很难控制的。在关注范围上,如今网络、手机的极速发展,信息传播早已不在是区域性的了,而更是一种全球性的。随着公民主人翁意识的不断增强,公众对于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点也不仅仅是涉及民生、经济等问题了,而在更加广泛的领域都存在公众的影子,这深刻突显舆论关注范围的广泛性与涉及领域广的特点。

2.1.3 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的失真

在大数据时代下,新媒体的广泛运用使信息交流更加通畅便捷,但是存在人们在内容上的主观随意性。公民是信息的接收者,同样是信息的传播者,其传播者由于身份、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价值观不同,对同一件事情的看法也会截然不同。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因为人们的主观随意性导致出现信息的多版本、意思曲解、内容误导与概念偏差等问题。一个本身很普通的事件,经过舆论的力量也会掀起一阵“风暴”,尤其是一些谣言,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政府对于舆论的正确引导工作的难度,对于政府更好的进行舆论监督出了一个大的难题。

2.2 政府对待突发事件舆情控制存在问题

2.2.1 预警机制不够完善,反应速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在近年来的突发事件中,政府虽然有着预警意识,但是从根本上看还可以进一步提高,比如横向与纵向上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合作预警。预警机制可以帮助政府在危机事件反应上更加迅速的处理。

2.2.2 信息发布与信息互动之间存在矛盾

在互动环节,出现了一味否认、一味辩解、闪烁其词等等现象。这些失误不但没有化解政府危机,反而会引发次生舆情的产生。政府各部门在发布信息上仍然存在失误,一部分领导岗位上的人不懂得新媒体,对于网络舆论的复杂性与变化性没有很深层的思考,这就导致虽有着新闻发言人制度,但是真正面对问题也会出现政治口径不一的错误。

3 我国政府舆论监督问题的解决对策

3.1 发挥政府主导下的舆论引导

在当今时代下,舆论的力量的极其庞大的。第一,舆论安全可以说关系国家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在舆论领域上的具体体现;第二,从社会稳定的角度来看,一个稳定的舆论环境是形成社会稳定的一大重要因素之一。现如今我国许多在民生领域上、群体性事件发生上,都很清晰的指出这不仅仅与个人的价值取向的素质有关,也与利益关系的分配有关。营造一个积极良好的舆论导向环境,有助于社会公众舆论导向更加理性。

3.2 健全网络舆论传播机制

第一,建立健全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我国新闻人发言的制度具备先进性,政府应该充分利用这一平台,将它引入网络舆论引导的方向上,能够及时、有力的通过网络发布最新的危机事件状况!与之匹配应建立政府舆论的预警机制,能够及时的理清舆情的发展趋势。

第二,需要健全网络舆情的搜集机制,通过专门部门密切关注舆论动向,在舆情初发的时候可以第一时间做好应急处理工作。

第三,加强对各网站的监督。对各大网站的审查监督需要制定完备的监督措施,引导各大网站朝着健康的舆论环境发展。

3.3 加强网络舆论引导法治建设

首先,加强建设舆情监督的法律制度。在现今网络舆情高度发达的环境下,需要制定有力、易落实的法律制度支持,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加強权威性和引导力。其次,加强政府舆情引导法制化的水平。加强对政府部门人员的网络舆论的意识教育,加强网络舆情法制化建设。公民享有言论自由的权利,是一法定性质的权利表现;此外,网络舆论也可以成为党和政府优化社会治理、构建社会和谐的治理工具。最后,政府各个部门之间应该加强沟通,在法律允许范围内,重视协作精神,在危机事件舆情控制上紧密配合。

参考文献

[1]杨雅厦.新媒体时代政府对群体性事件的舆论引导策略[J].发展研究,2017,(11):103.

[2]那斌.新媒体环境下的政府危机管理与舆论引导[J].新闻传播,2016,(7):113.

[3] 沈雪梅.新媒体时代政府公关策略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7,(05).

猜你喜欢
新媒体现状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