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酒精性脂肪胰与中医体质类型及相关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2018-09-04 09:26翁思颖柴可夫周建扬
新中医 2018年9期
关键词:湿质气虚脂质

翁思颖,柴可夫,周建扬

1.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宁波中医院,浙江 宁波 315010;2.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3

非酒精性脂肪胰(Nonalcoholic fattypancreasdisease,NAFPD),又称胰腺脂质异位沉积症,是以胰腺脂质侵润或胰岛细胞脂肪变性为特征的疾病。研究表明,胰腺脂质异位沉积可引起机体胰岛β细胞早相分泌功能障碍及胰岛素抵抗,此二者恰是2型糖尿病(Type2 diabeticmellitus,T2DM)发病的关键因素[1]。NAFPD病因尚未明确。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显示,NAFPD者更易出现肥胖、糖脂代谢紊乱、高胰岛素血症[2~3]。中医体质是结合了人体先天禀赋与后天获得的一种相对稳定的特质,其影响机体疾病的发生、发病倾向及病情转归[4]。本研究拟从中医体质角度出发,探讨NAFPD患者中医体质的分布特点,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疾病的易感体质与胰腺脂质沉积程度、糖脂代谢指标、脂肪因子等因素的相关性进行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6月期间就诊于宁波市中医院体检中心、门诊受检者为研究对象,筛选NAFPD患者。

1.2 纳入标准 NAFPD人群:经腹部超声检查确诊NAFPD者;健康对照人群:无糖脂代谢异常的相关疾病、无重大脏器疾病及传染病、无急性疾病、非应激状态者。

1.3 排除标准 ①胰腺外分泌疾病、胰腺占位等疾病者;②大量饮酒者,每周饮用乙醇(男性>280 g/周,女性>140 g/周)之间[5];③服用他汀类、贝特类降脂药者,服用二甲双胍、噻唑烷二酮类、肠促胰岛素(GLP-1)类似物及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类对血清脂肪因子水平有影响药物患者;④各种应激状态、严重心脑肾并发症、各类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糖尿病其他兼症(如肿瘤、免疫系统或血液系统疾病)患者;⑤妊娠或哺乳期、行经期妇女。

1.4 超声资料采集及诊断 超声资料采集由2位超声医师联合完成,采用高分辨率超声(LOGIQ7,美国GE)、探头频率3.5 MHz。受检者空腹12 h以上,取仰卧位、左侧卧位及半卧位常规扫查胰腺、肝脏范围。NAFPD诊断参照文献[5]标准,将脾脏作为对照物,与胰腺进行比较,评估胰腺实质回声强度。超声下可见胰腺形态饱满,体积增大,边缘模糊,胰腺头体尾三值接近,回声强于脾脏,回声增强面积>80%,排除胰腺纤维化。①轻度:胰腺实质回声中高度增强,腺体边缘中度模糊,胰管边界中度模糊;②重度:胰腺实质回声高度增强,腺体边缘重度模糊,胰管边界重度模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NAFLD)诊断参照2012年中华肝脏病学会制定《非酒精性脂肪肝诊断标准》[6],具备以下异常发现中的2项以上者可诊断为脂肪肝:①肝脏近场回声增强,远场回声减弱;②肝脏实质回声致密,强于肾脏实质;③肝内血管和胆道结构显示不清[7]。

1.5 其他一般资料采集 记录入组人群的性别、年龄,测身高、体重,计算体质量指数(BMI)。

1.6 实验室资料采集 入组人群在禁食12 h后,空腹取血。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空腹血糖(FBG),放免法测定血清空腹C肽。亲和色谱微柱法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Elisa法测定血清脂联素(APN)、瘦素(LP)。以FBG与空腹C肽数值,运用HOMA2计算器2.2.3ver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8]。

1.7 T2DM诊断标准 采用美国糖尿病协会标准(2010年)[9]:空腹血糖(FBG)≥7.0 mmol/L,糖负荷后2h血糖(P2hBG)≥11.1 mmol/L。

1.8 中医体质资料采集及体质分型判定方法 参照《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中华中医药学会行业标准,标准号ZYYXH/T157-2009),由2名有体质辨识经验的中医师对受检者体质进行共同分类判定,分气虚、阳虚、阴虚、痰湿、湿热、气郁、血瘀、特禀及平和质,将受检者答案输入“炎黄中医体质辨识软件”(北京炎黄东方健康科技公司),统一计分、判定体质类型。

1.9 统计学方法 数据用SPSS22.0软件进行分析。编制各组计数资料的频数分布表,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连续性变量以(±s)表示,用t检验进行比较;单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变量进入方程按照α=0.05,剔除变量按照α=0.1,选取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子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入与剔除条件同前。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人群的一般情况 在受检者选取符合诊断及排除标准的NAFPD患者共946例(男542例/女404例)为NAFPD组,同时选取体检健康人群658例(男372例,女286例)为健康对照组。入组人群年龄分布在35~65岁。NAFPD组平均年龄(49.51±9.15)岁,健康对照组平均年龄(48.65±8.93)岁。2组人群性别、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 2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情况 见表1。对2组人群中医体质分布频率进行统计发现,与健康对照组比较,NAFPD组中气虚质(27.48%)、痰湿质(37.42%)、血瘀质(26.22%)增多,平和质(25.16%)减少,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情况 例(%)

2.3 2组中医体质兼夹情况比较 见表2。在NAFPD组中共出现单一体质510例(52.91%),多于健康对照组446例(68.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2种体质兼夹NAFPD组322例(34.04%),健康对照组198例(30.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2种以上体质兼夹NAFPD组114例(13.04%),健康对照组198例(1.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2组中医体质兼夹情况比较 例(%)

2.4 中医体质分布对NAFPD发病影响的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见表3。对九种体质与NAFPD发病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在校正了年龄、性别的影响后,气虚质、痰湿质、血瘀质、平和质进入回归方程。将以上4个因素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验证,结果气虚质、痰湿质、血瘀质与NAFPD发病呈正相关(P<0.05,OR>1),说明拥有这三种体质者NAFPD易感性增加,且根据OR值所示,其易感性血瘀质(3.955)>痰湿质(3.840)>气虚质(1.705);平和质与发病呈负相关(P<0.05,OR<1)。以上结果说明气虚质、痰湿质、血瘀质是NAFPD发病危险因素,为易感体质,平和质则为保护因素。

表3 中医体质分布对NAFPD发病影响的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2.5 NAFPD易感体质与NAFPD严重程度、伴发疾病、BMI、HOMA-IR、血脂及血清脂肪因子相关性的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将NAFPD的高频体质气虚质、痰湿质、血瘀质设为因变量(是=1,否=0),以BMI、HOMA-IR、HbA1c、血脂(TC、TG、HDL、LDL)、血清脂肪因子(APN、LP)、是否伴发NAFLD、T2DM(是=1,否=0)以及NAFPD严重程度(轻度=0,重度=1)为自变量,分别行单因素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2.5.1 气虚质分布对NAFPD严重程度影响的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见表4。结果显示,气虚质与以上自变量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

2.5.2 痰湿质分布对NAFPD严重程度影响的单因素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见表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2DM发病、BMI、HbA1c水平进入回归方程(P<0.05)。将以上因素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验证,T2DM发病、BMI、HbA1c水平均进入回归方程,与痰湿质呈正相关(P<0.05,OR >1),相关程度:T2DM(OR=1.857)>HbA1c(OR=1.300)>BMI(OR=1.101)。

2.5.3 血瘀质分布对NAFPD严重程度影响的单因素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见表6。结果显示:NAFPD加重、NAFLD发病、APN进入回归方程(P<0.05)。将以上因素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验证,三者均进入回归方程,NAFPD加重、NAFLD发病与血瘀质出现呈正相关(P<0.05,OR>1),相关程度:NAFPD(OR=2.819)>NAFLD(OR=1.641),APN与血瘀质出现呈负相关(P<0.05,OR=0.896)。

表4 气虚质分布对NAFPD严重程度影响的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表5 痰湿质分布对NAFPD严重程度影响的单因素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表6 血瘀质分布对NAFPD严重程度影响的单因素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NAFPD为内脏脂质沉积相关的代谢性疾病。《内经》对“肥气”的描述与本病相类似,指出疾病发生与肥胖、脂浊相关,亦具有体质易感性。《灵枢·阴阳二十五人》指出土型人“圆面大头,美肩背,大腹,美股腔,小手足,多肉”,属太阴湿土,易损阳气;水型人“大头,廉颐,小肩,大腹,动手足”,属少阴肾水,易损肾阳。此二者脾肾弱而无力运化水湿,聚湿成痰,瘀滞于经络、脏腑、分肉间则为肥。本研究对宁波地区946例NAFPD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析发现,NAFPD患者较健康人群有着更复杂的体质分布,存在着更多的兼夹体质。其中气虚质、血瘀质、痰湿质为高频体质,且纠正年龄、性别因素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亦显示此三者为NAFPD易感体质,易感程度血瘀质>痰湿质>气虚质(OR值分别=3.955、3.840、1.705),而平和质则为NAFPD患病的保护体质。此结果与内经所述肥气“气虚不运、痰瘀阻络”的病机相符。本团队的前期研究亦发现,气虚质、痰湿质为NAFLD的易感体质[10],可见同为内脏脂肪沉积症,疾病的易感体质有着共通之处。

NAFPD易感体质与疾病相关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痰湿质与肥胖相关指标BMI及T2DM发病、HbA1c呈正相关,表明在NAFPD患者中,有痰湿质者是肥胖、糖尿病易感人群,易出现血糖控制不佳。《素问·通评虚实论》云:“凡治消瘅……气满发逆,甘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肥人食多动少,气化不利、痰浊滋生,气机不畅,三焦气化失司,气不化津、热炽津液、肾失固摄故见消渴之症。可见肥胖与消渴发病密切相关,痰湿则是联系此二者的关键元素。痰湿因水谷精微运化不利而聚,又填充于肌肤分肉发为肥胖,具有致病因子与病理产物的双重特性,它作为一个关键因素广泛地存在于NAFPD发病过程中,与NAFPD患者糖代谢紊乱的发生及体重增加密切相关。然而内脏脂肪沉积的严重程度、机体脂代谢紊乱却不一定与肥胖直接相关。

本研究结果亦显示,易感体质血瘀质与NAFPD加重、NAFLD发病呈正相关,与APN呈负相关。APN是一类通过降低脂肪酸合成、加强脂肪酸氧化以抗脂肪变性、增加胰岛素敏感性的脂肪因子,在肥胖、内脏脂质沉积人群中下降,可推断有血瘀质的NAFPD者易发生脂代谢紊乱及内脏脂质沉积增多。血瘀者,水谷精微积于经络脏腑,日久成瘀,致经络、脏腑失司,气机逆乱,则精微化生与输布的愈加失调,故有此体质者疾病易感性最高。

另外,气虚质虽与各因素未发现明显关联,且与NAFPD发病易感程度低于痰湿、血瘀质,但其构成比在8种偏颇体质中最高(27.48%),故可推断气虚质是贯穿NAFPD发病的必要因素,胰腺脂质沉积而成的“肥气”始于气虚引起的气化失司。

现代中医体质学理论以《内经》体质学说为基础,相较传统学说注重先天禀赋,现代理论更重视后天影响,即与证侯的紧密结合与互相改变[11]。有学者提出“证”在形成前已存在变化趋势,可分“前证”与“显证”[12];而现代体质学理论中以气、血、津液为要素评价的偏颇体质则被认为更接近于传统辨证的“前证”。本研究发现,NAFPD患者中气虚质、血瘀质、痰湿质为高频体质,且为发病易感因素,其中痰湿质与NAFPD患者肥胖、糖代谢紊乱相关,血瘀质与其脂代谢紊乱、内脏脂质沉积增多相关。中医体质有体现证候趋化与疾病转归的特点,我们可以此结论为指导,给予患者更超前、更有针对性的体质调护与理化指标监测,以实现“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的目的。

猜你喜欢
湿质气虚脂质
中老年人痰湿质评分与认知功能相关性研究
老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痰湿质患者与瘦素受体和脂联素基因多态性的关联研究*
代谢综合征痰湿质研究进展*
痰湿质与饮食生活习惯的相关性
复方一枝蒿提取物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
气虚便秘用白术莱菔汤
气虚了,病多了
白杨素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及其药动学行为
马钱子碱固体脂质纳米粒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
气虚发热病机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