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干麻黄重楼汤加减对老年过敏性哮喘冬季发作患者血清Th1/Th2因子影响的研究

2018-09-04 09:26罗登攀戴凌云何雪云曾洁
新中医 2018年9期
关键词:射干重楼尘螨

罗登攀,戴凌云,何雪云,曾洁

衢州市人民医院,浙江 衢州 324000

过敏性哮喘是多种细胞尤其是嗜酸性粒细胞、T淋巴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1],约40%伴有打喷嚏、流鼻涕等过敏性鼻炎症状[2]。粉尘螨变应原是过敏性哮喘反复发作最常见的诱因之一,而Th1/Th2比例失衡是本病重要发病机制[3]。研究证实,中医药治疗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CARAS)具有疗效理想、药效持续时间长、副作用小、善于预防和长于治本的优点[4],笔者采用射干麻黄重楼汤加减治疗过敏性哮喘患者,以探讨其对血清Th1/Th2因子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取2016年1月—2017年3月在本院呼吸科收治的74例老年尘螨过敏的冬季发作过敏性哮喘患者,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各37例。对照组男20例,女17例;年龄55~77岁,平均(59.27±10.01)岁;体质量54~88 kg,平均体质量(65.68±9.22)kg;过敏性哮喘病史12月~4年,平均病程(2.19±0.30)年;皮肤点刺:(++)22例,(+++)15例。研究组男18例,女19例;年龄54~80岁,平均(60.17±11.12)岁。体质量58~76 kg,平均体质量(66.22±9.30)kg;过敏性哮喘病史13月~5年,平均病程(2.32±0.32)年;皮肤点刺:(++)19例,(+++)18例。2组基本临床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均符合《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支气管哮喘的定义、诊断、治疗和管理方案)》[5]中相关诊断标准以及轻-中度严重度分级。中医辨证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6]制定,症见气喘,喉中痰鸣,胸膈满闷如塞,咳不甚,痰少咯吐不爽,色白而多泡沫,形寒怕冷,天冷或受寒所发,舌苔白腻,脉滑,辨为冷哮。

1.3 病例选择 符合临床轻-中度过敏性哮喘诊断标准,伴常年慢性哮喘病史以及(不)伴过敏性鼻炎,并符合中医辨证为冷哮;尘螨皮肤点刺结果阳性(++或++以上),特异性IgE分级Ⅲ~Ⅳ级;1秒用力呼气量容积(FEV1)≥80%;4周内未服用相关糖皮质激素;经本院医学伦理会审核通过,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研究。排除伴其他免疫性或变应性疾病;重度或危重度哮喘;存在行脱敏治疗史;伴心、肝、肾和肺等器官疾病;中药成分过敏;严重并发症或特殊生理变化等,难以继续参与治疗;依从性差,不能按时服药。

2 治疗方法

2组均尽量消除过敏原,予氨茶碱(国药集团汕头金石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1063),每次3~5 mg/kg,口服,每天3次;特布他林(AstraZeneca AB,批准文号H20090134)5 mg+布地奈德(AstraZeneca Pty Ltd,批准文号H20140475)0.25~0.5mg混合,雾化吸入,每天2次。

2.1 对照组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粉尘螨滴剂(浙江我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批准文号S20060012)舌下含1~3min后吞服,每天1次。治疗第1周尘螨总蛋白1mg/L,第2周10mg/L,第3周100mg/L,每周内剂量逐日递增,依次为1、2、3、4、6、8、10滴,每滴40 uL,第4周333mg/L,每次3滴,每滴40 uL。

2.2 研究组 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再予射干麻黄重楼汤口服,处方:射干、地龙各10 g,麻黄、半夏各6 g,苏子15 g,葶苈子12 g,细辛、重楼、白芥子各3 g。上诸药,每天1剂,水煎煮100mL,分早晚温服。

2组治疗疗程均为4周。

3 观察指标与统计学方法

3.1 观察指标 ①血清Th1/Th2因子,治疗前后采集晨起空腹静脉血3mL,经离心后取上层血清于EP管中,白细胞介素-2(IL-2)、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以及免疫球蛋白E(IgE),上述指标均采用ELISA法检测,试剂盒由北京北方生物技术研究所提供,并严格在说明书指导下操作。②特异性SIgG4及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使用瑞典法玛西亚公司研制UniCAP 100仪器,采用ELISA法定量检测户尘螨SIgG4、粉尘螨SIgG4以及ECP。③肺功能,采用MIR米尔肺功能仪[米尔思维(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检测肺功能指标:呼气峰流速(PEF)、FEV1、用力肺活量(FVC),并计算FEV1/FVC。④过敏性哮喘症状评分,依据气促、喘鸣、咳嗽、呼吸困难、胸闷等过敏性哮喘的临床症状进行日、夜间评估[7]。日间评分:0分,无症状;1分,轻微症状;2分,发生2次或2次以上症状;3分,较频繁发生轻微症状,对日常生活影响较小;4分,频繁发生严重症状,影响日间生活。夜间评分:0分,无症状;1分,轻微症状;2分,发生2次或2次以上症状;3分,较频繁出现症状,夜间醒来多次;4分,症状频繁发作,无法入睡。⑤安全性,动态检测血尿常规以及肝肾功等常规检查,记录给药期间任何可能相关药物不良反应事件,并酌情予对症处理。

3.2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7.0软件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以率(%)表示,采用秩和检验。

4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4.1 疗效标准 临床疗效评价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6]拟定如下:临床控制:喘、咳等症状均完全缓解或消失;显效:喘、咳等症状明显好转,疗效指数≥70%;好转:喘、咳等症状有所好转,30%<疗效指数<70%;无效:喘、咳等症状无变化,甚至恶化加重,疗效指数≤30%。疗效指数=[(中医症候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总有效率=(临床控制例数+显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4.2 2组血清Th1/Th2因子水平比较 见表1。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血清IL-2、IFN-γ 水平均升高(P<0.05),IL-4以及IgE水平均降低(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研究组IL-2、IFN-γ 水平均较高(P<0.05),IL-4以及IgE水平均较低(P<0.05)。

表1 2组血清Th1/Th2因子水平比较(±s)

表1 2组血清Th1/Th2因子水平比较(±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②P<0.05

组 别n对照组37研究组37时 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IL-2(ng/mL)2.41±0.32 2.87±0.37①2.40±0.34 3.19±0.44①②IFN-γ(ng/mL)138.69±14.74 161.17±19.18①139.05±15.28 174.52±22.36①②IL-4(ng/mL)6.76±0.88 5.29±0.71①6.70±0.94 4.49±0.55①②IgE(U/mL)12.36±1.69 10.22±1.33①12.42±1.73 8.01±1.03①②

4.3 2组特异性SIgG4及ECP水平比较 见表2。与治疗前比较,2组血清户尘螨SIgG4及粉尘螨SIgG4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ECP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研究组户尘螨SIgG4及粉尘螨SIgG4水平均明显较高(P<0.05),ECP 水平明显较低(P<0.05)。

表2 2组特异性SIgG4及ECP水平比较(±s)

表2 2组特异性SIgG4及ECP水平比较(±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②P<0.05

组 别对照组n 37研究组37时 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户尘螨SIgG4(U/mL)0.34±0.04 0.47±0.06①0.33±0.03 0.69±0.08①②粉尘螨SIgG4(U/mL)0.31±0.03 0.44±0.05①0.30±0.03 0.61±0.07①②ECP(ng/mL)36.76±5.16 34.44±4.74 36.80±5.20 32.21±4.29①②

4.4 2组肺功能指标比较 见表3。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肺功能指标PEF、FEV1以及FEV1/FVC均升高(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研究组PEF、FEV1以及FEV1/FVC均显著较高(P<0.01)。

表3 2组肺功能指标比较(±s)

表3 2组肺功能指标比较(±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①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②P<0.01

组 别对照组n 37研究组37时 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PEF(%)34.56±4.49 77.86±10.67①33.69±4.62 90.79±12.58①②FEV1(%)38.77±5.37 71.66±11.07①37.94±5.40 89.65±12.73①②FEV1/FVC 36.16±4.72 62.82±8.80①35.93±5.04 83.61±11.69①②

4.5 2组过敏性哮喘症状评分比较 见表4。与治疗前比较,2组日间、夜间过敏性哮喘评分均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日间、夜间过敏性哮喘评分均较低(P<0.01)。

4.6 2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5。经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78%,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1.8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4 2组过敏性哮喘症状评分比较(±s) 分

表4 2组过敏性哮喘症状评分比较(±s) 分

组 别对照组研究组t值P值n 日间评分夜间评分37 37治疗前2.37±0.31 2.40±0.34 0.397 0.693治疗后1.22±0.16 0.81±0.09 13.585 0.000 t值20.052 27.499 P值0.000 0.000治疗前1.89±0.24 1.93±0.26 0.688 0.494治疗后1.09±0.13 0.76±0.10 12.239 0.000 t值17.828 25.548 P值0.000 0.000

4.7 2组安全性评估 2组治疗期间,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疲劳1例,胃肠道不适1例,皮疹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51%;研究组发生皮疹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1%,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31,P=0.427>0.05),上述症状予对症处理均可消失。

5 讨论

过敏性哮喘是一种多发、常见的慢性气道疾病,持续存在的气道炎症与高反应性是其主要特征[8]。随着外界气候环境、居住条件以及饮食结构等因素的改变,本病发病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父母哮喘史、食物和药物过敏史、职业接触粉尘以及不经常晾晒床褥等均为过敏性哮喘的危险因素[9]。中医学中并无与过敏性哮喘相对应的病名,众医家将其归属于哮病范畴,具有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的特点。本病多因夙根内伏于肺,复因外邪、饮食、情志、劳逸等因素而引触,致气滞痰阻、气道痉挛而发病。而冬季发作时多感受寒邪,肺气不宣,痰壅于肺,肺失和降,形成咳喘痰多等证。《丹溪心法》曰:“未发以扶正气为主,既发以攻邪气为急”,故本病发作时当以开郁肃肺散寒,兼以化痰止哮。方中,重用射干开郁散结,豁痰利咽;麻黄温散寒邪、宣肺平喘,其中麻黄碱能直接兴奋支气管平滑肌β受体,舒张支气管,但其对横纹肌也有兴奋作用,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从而引起心烦不安和颤抖。麻黄碱抑制气道炎症和EOS浸润,抑制IL-13与Eotaxin蛋白的表达[10],可能是治疗哮喘的作用机制之一;地龙性沉降,与麻黄性升散同用,功擅宣肺平喘,有升降既济、开合适度之妙;重楼清热解毒,其水煎剂有明显镇咳、平喘作用;半夏、细辛合用,温肺降逆;苏子、葶苈子和白芥子共用,起到化痰泻肺平喘止哮的效果。全方共用,共奏开郁肃肺散寒、化痰止哮之效,切中过敏性哮喘冬季发作时病机。

表5 2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哮喘发病与Th1/Th2细胞功能紊乱密切相关,变应原对特异性个体诱导高Th2细胞因子IL-4、IL-5等应答和低Th1细胞因子IL-2、IFN-γ 等应答,从而导致Th1/Th2分化与调控比例的失衡。IL-2由Th细胞分泌,与IFN-γ共同作用,对IgE产生和Th2克隆表达起抑制作用[11]。而IL-4在Th1、Th2细胞网络中处于重要地位,能够促进B细胞活化和增殖,调节抗体同种型转换效应。IL-4能诱导IgE分泌,促进IgE介导的速发性变态反应过程,此外还能抑制IL-2诱导的T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免疫[12]。ECP是嗜酸性粒细胞释放的毒性蛋白之一,在过敏性哮喘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13]。尘螨是过敏性哮喘最常见变应原,进入鼻腔后,吸附于鼻黏膜和支气管壁表面,刺激机体产生SIgG4。SIgG4能抑制变应原与IgE结合,阻止IgE介导的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分泌炎性介质[14]。在肺功能和过敏性哮喘日夜间评分比较上,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推测可能机制为射干麻黄重楼汤加减通过多途径、多靶点等作用,使得变应原特异性应答从Th2转移到Th1,调节Th1/Th2细胞因子间平衡,从而降低了气道对变应原的特异性反应,提高其反应阈值,大大减少炎症细胞的浸润,抑制了气道炎症的发生和恶化,促进肺功能的恢复。

综上,射干麻黄重楼汤加减能缓解哮喘症状,促进肺功能的恢复,可能与调节Th1/Th2细胞平衡有关,且易于接受以及耐受,用药安全可靠,但具体机制有待下一步探讨。

猜你喜欢
射干重楼尘螨
面对小小尘螨,我们该怎么办
方修《重楼小诗》中的《红楼梦》情怀
跟螨虫在家做伴
重楼:梁春宏的脱贫“药方”
创新药物二乙基射干苷元的杂质研究
清咽良药说射干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川射干中7个异黄酮成分的含量
多叶重楼与云南重楼中4种重楼皂苷的积累差异
基于HPLC指纹图谱鉴别云南重楼和长柱重楼
如何除螨才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