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教师职后教育需求发展研究

2018-09-10 03:29宋丕琴彭健民
体育风尚 2018年4期
关键词:娄底市体育教师

宋丕琴 彭健民

摘要:针对娄底市初中体育教师职后教育的需求,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进行研究,发现教师职后教育已经成为教师提高教学技能、接受新知识新理念、与时代共同发展的必然途径。笔者从教师对职后教育的内容、开展方式、授课教师、授课时间、考核方式等方面的需求进行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对政府职能机构、培训机构、和任职学校提出了满足教师职后教育需求的对应措施。

关键词:娄底市;体育教师;职后教育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娄底市初中体育教师职后教育需求为研究对象,以娄底市城区和农村的初级中学随机抽取200名初中体育教师和娄底市教育局的有关负责人及部分初级中学的有关负责人为调查对象。根据研究的需要,查阅相关书籍、文献、期刊、著作,阅读相关法规文件,收集相关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根据研究的目的和主要内容,遵循调查问卷的设计原理和要求,设计了用于初中体育教师的问卷与用于管理者的访问提纲。本研究共发放初中体育教师问卷200份,回收问卷195份,回收率97.50%,其中有效问卷182份,有效率93.30%;并对得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

二、娄底市初中体育教师职后教育需求

(一)教师对职后教育的认知

职后教育对于所有的教师而言已不是一个陌生的词语,但是每个人对职后教育的理解有所不同,根据教师自身在工作中的需求,职后教育的功能充当着不同的角色。调查统计得出,认为职后教育的作用是提高教学技能、培训新专业知识与技能、学习运动训练方法的选项位居前三位,这些选项都是与体育教学实践息息相关的,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其价值就在于传道、授业、解惑,能把这三点做好的就是一名合格的教师,体育教师也是一样。在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培养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强化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需要教师不断的完善自我,不断的进修学习,不断接受培训教育,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适应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职业要求。

(二)对职后教育内容的需求

1.对职后教育课程设置的需求

调查统计得出,娄底市初中体育教师认为职后教育的课程中有必要设置的课程前三位分别是:教育类和心理类,占68.68%;教学技能和现代教育技术类,占56.04%。运动训练类,占46.70%;教育类和心理类学科相对体育教师来说是薄弱的知识学科,但在现在的素质教育中这类学科知识非常的重要,初中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期,这个时期的孩子在心理上和身体是都有一些变化,所以必须要有老师和家长的正确指导,可见心理学知识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根据实际所需,职后教育加强对此类知识的补充是重中之重。

2.对职后教育效果的需求

调查统计得出,娄底市初中体育教师对职后教育效果的需求的前三位分别是:提高教学、运动训练能力,占64.29%;提升理论知识修养,占53.30%;提高专业技能,占42.86%。通过调查访谈得知:初级职称的教师想通过职后教育提高教学能力、管理能力、获取知识能力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等;中级职称的体育教师更注重的是运动训练竞赛能力、心理咨询指导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等;高级职称教师则想培养科研能力、指导能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创新能力、训练竞赛能力等。

(三)对职后教育开展方式的需求

1.对职后教育培训形式的需求

调查统计得出,娄底市初中体育教师对职后教育培训形式的需求的前三位是:学校组织培训,占96.70%;教育部门各种培训,占69.78%,提升学历学位教育,占30.76%。学校组织的培训是根据本校的教师需求而组织的,实用性很高。教育部门的各种培训一般是集体的培训,它还有一个优势是可以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教师之间可以取长补短。提升学历学位教育对教师的知识结构、理论体系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对职后教育模式的需求

调查统计得出,职后教育模式需求选择比例最高的为任职学校,占86.81%,任职学校开展的职后教育往往是从实际出发,更能满足教师自我发展的需求,任职学校组织的职后教育一般有校本培训、学校之间的交流学习、专家讲座等等,及能开阔教师的视野,又能掌握到现在体育教学的发展趋势,有利于学校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时代的来临,远程网络教育作为职后教育受欢迎的一种模式是现今科学信息时代的必然产物。高等学校作为教师教育的发源地,在教师教育的理论知识、运动技能与学科研究方面是不可替代的。

(四)对职后教育授课教师的需求

调查统计得出,娄底市初中体育教师对职后教育授课教师的需求的前三位分别是:体育专家,占36.81%;特级教师,30.22%;教育专家,18.13%。初中体育教师职后教育能否成功,关键在于有没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五)对职后教育时间的需求

1.对职后教育的频度需求

调查统计得出,娄底市初中体育教师对职后教育的频度需求前三位分别是:每年一次和每两年一次的比例是相等的,均占35.16%,每学期一次占19.78%。总的来说职后教育培训过多将加大教师负担,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教师的积极性也将受挫,同时也会增加财政负担;相反则会制约教师总体质量的提高,不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难以满足社会进步的需要。因此,应建立频度变化机制,根据教师本人和学校情况,合理安排职后教育频度和时间。

2.对职后教育參与时间的需求

调查统计得出,娄底市初中体育教师职后教育参与时间的需求在工作期间的占53.85%,在寒暑假的占34.07%,在工作期间的占12.09%。通过调查访谈得知,由于教师们周末休息时间有个人及家庭的事物需处理,一般不太愿意挤占周末的时间来进行职后教育,希望能尽量安排在工作期间或寒暑假,如果是在工作期间,就必须要解决好“工学矛盾”,这就需要学校做好相应的对策。如增加体育教师带编的数量,有效错开工作与培训学习的时间,适当设定脱产培训的假期等。

(六)对职后教育考核方式的需求

调查统计得出,娄底市初中体育教师对职后教育考核方式的需求为出勤考核的占50.00%,公开课考核的占28.57%,论文考核的为17.58%。单一的考核方式不能评价职后教育的学习效果,要根据不同的内容而制定最合理的考核方式,在访问中得知,目前职后教育多半是采用的出勤考核的方式,出勤考核往往无法真实的评价职后教育的学习效果,部分教师还是希望通过职后教育让自己得到满意的收获。

三、实现需求的路径

(一)政府职能机构方面

1.加大对职后教育的资金投入,专项资金统一管理

尽管目前国家加大了对教育的资金投入力度,但是在教师职后教育的投入上仍然难以满足,尤其是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的职后教育经费难以得到保障。因此,必须依法保证在职体育教师职后教育的经费投入,使中学体育教师的职后教育能够得到必要的保障。

2.完善娄底市初中体育教师职后教育的措施

职后教育工作是一个需要长期开展的工作。一方面教育部门和学校领导要认识体育教师职后教育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体育教师要认清当今的教育形势,树立职业的危机感和提高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的紧迫感。同时还要宣传关于职后教育的方针、政策、法规等,不断强化人民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使他们自觉参与职后教育。

3.建立和完善初中体育教师激励机制,调动初中体育教师参与职后教育的积极性

激励机制建立的前提是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如工资待遇、岗位工作、发展前景等,如果职后教育能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前景,无疑在有效提高其教育教学水平与能力的同时,能使教师更加积极的参与职后教育;激励机制的建立应结合地方特点,只有充分调研学校、教师、学生的需求,确立方向、量化标准、把握尺度,才能有效促进职后教育和學校发展、教师发展的多赢局面,进而带动整个地方的教育事业发展。

(二)培训机构方面

1.做好初中体育教师职后教育项目确定前的调研论证

前文调查显示,对教育心理类课程的需求最为迫切,显示了基层教师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对于实际教学工作的不适,体现了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面临整个教育体系的调节时,基层教学单位往往无法适从,基层教师尤其是初中体育教师的教学工作显然无法跟上改革节奏,对教育心理类课程的需求,正说明了基层教师在当前改革背景下对教育工作的茫然。

2.有针对性地开展初中体育教师职后教育

职后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师资队伍的教育工作能力,教育工作能力包含自身思想素质、业务能力、工作年限等,考虑到个体差异,教师职后教育也应该区别对待。首先应该区分层次,根据层次的不同而施以不同层次的培训,尽力做到整个教师梯队的同步提升。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由于教师分工不同及个体差异造成了教师对培训需求的不同,因此,考虑不同的个性化需求,从教师专业发展的高度,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为不同的教师提供不同内容的培训有利于促进职后教育的有序发展。

3.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积极发展现代化的职后教育技术

教育的改革发展伴随着教育技术手段的更新,利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的建设,教学信息化手段不仅可以极大地推动职后教育形式上的创新,还将大力推进教师职后教育的内涵变革。随着科技手段日益更新,职后教育培训的手段和方法也不断发展变化,更具个性化的单独教育比传统的集中式教育更充分的发掘了个人的潜能、极大的提升参与者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任职学校方面

1.大力开发初中体育教师职后教育的校本课程和实施校本培训

娄底市中学体育教师职后教育的地方特点主要体现为城乡区别,相比农村中学而言,城镇中学在师资、场地、经费等方面占有优势。因此,在不同的条件下,各级学校应结合自身学校的特点开展不同权重的职后教育。中学有办学的自主权,要充分的利用其作用,确保学校对教师职后教育的支持,开发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体育教师校本职后教育课程,以中学为学习基地,与职后教育的研究部门开展校本合作研究。

2.解决“工学矛盾”

对于教师参加职后教育带来的教师空缺,可以把进修培训的时间安排在非教学时段,对于时间冲突的情况,可以采用代课解决问题。只有充分的重视教师的职后教育权利,协调解决好工学矛盾,才能更好的促进教师的可持续发展,进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3.增加保障机制

在进修期间,中学体育教师应依法享受带薪培训的待遇,这是法律赋予的权利,这种权利应该得到保障。部分学校以经费紧张、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等理由忽略了这个问题。国家规定对于教师参加进修培训产生的车旅费、生活费和住宿费给予适当报销和补助,并给予带薪留职的待遇。因此,相关学校应高度重视在职教师的进修权利,为学校教师参加进修培训提供必要保障。

参考文献:

[1]曹凡,王勇.当前体育教师能力需求现状和职后教育对策[J].当代体育科技,2014(03).

[2]李展.苏中地区教师职后教育现状与需求的调查[J].江苏教育研究,2008(05).

(作者单位: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体育学院)

猜你喜欢
娄底市体育教师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才艺大展示
健康中国2030导向下体育教师健康素养提升研究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小兔运南瓜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娄底市召开中小学多媒体教室全覆盖攻坚行动专题会议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质量缺口与配强提升
娄底市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开赛
“体育教师压力大”折射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