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果断起来

2018-09-10 07:06蔡占奎
家长 2018年5期
关键词:瑞瑞程程主意

蔡占奎

不优柔,不盲从,有主见,善于选择,是一个人应该具有的良好性格素质,它比好的考分重要一百倍、一千倍。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看到有些人在社会上办事或与人交往中,缺乏应有的气魄,当决不决,应断不断。自己刚刚决定的事情,马上又推翻了。其实,这并不是什么小心谨慎,而是自己缺乏果斷性。据心理学家研究,这种性格的形成要追溯到童年,很可能是父母影响的结果。下面两个案例就反映了这种情况。

典型案例

案例一:房先生的儿子程程既聪明可爱又懂礼貌,见过他的人都说他是人见人爱的小帅哥。可面对这样可人的小宝贝,程程妈妈却还有她的烦恼。程程妈说孩子太磨叽了,做事总是犹豫不决。就说最简单的买瓶饮料,程程会站在饮料柜前左看右看拿不定主意,可乐想喝,冰红茶也想喝,又拿起了果粒橙看半天,最后还是她发脾气了,程程才匆匆拿了瓶冰红茶。每次看到程程这样犹豫不决、优柔寡断,程程妈妈总是又生气又担心:男孩子这样优柔寡断,将来怎么成大事?

案例二:5岁的女孩子瑞瑞也是这样。瑞瑞的爸爸赵先生说最怕和女儿一道上街买东西,如果给她5元钱让她上超市买零食,她会挑来挑去,拿不定主意。如果没人催促,可能要挑上十几分钟。有一次爸爸和瑞瑞一起逛超市,爸爸让瑞瑞自己挑选一辆挖掘机玩具。可在挑选过程中,瑞瑞对服务员推荐的几款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挖掘机拿不定主意了,后来又把货架上的各类车模都拿起来把玩,玩会儿又再放下,如此反复将近半个小时。爸爸见此情景,不断催促瑞瑞赶紧挑选一件,好回家吃晚饭。可瑞瑞在爸爸的不断催促下,更加犹豫不决了。

心理分析

看了这两个案例之后,相信很多家长都深有同感,因为他们在生活中也为孩子这样优柔寡断的性格苦恼过,无奈过。

研究表明,孩子优柔寡断有一定的基础性与普遍性,孩子做事也不会天生就果断,父母应注意教育孩子,并让孩子在自我锻炼中培养果断的意志品质。孩子做事拿不定主意、犹豫不决、不果断是意志薄弱的表现。究其原因有以下两种:

一是父母过于保护,孩子依赖性强。成人出自“好心”,唯恐委屈了孩子,一味包办、代替或过多干涉孩子的事情。这样一来,孩子就缺少独立做事的经验,一旦遇事让他拿主意时,他就会不知所措,祈求别人的帮助。

二是家长要求过分严格,孩子自信不足。爸爸妈妈望子成龙心切,对待孩子往往期望过高,总是不满意孩子的表现,赞许少,批评多。有的爸爸妈妈还让孩子做力不能及的事,又不帮助他,结果,孩子常常感受失败的痛苦,无自信,害怕做错事,更拿不定主意了。

专家支招

培养孩子做事的果断性,家长就要让孩子具有充足的自我锻炼机会。具体操作上,我们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是培养孩子的“自我决定”意识。父母亲在孩子面前必须果断,用自己的果断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对于孩子提出的要求,该满足的就要满足,不该满足的,就要态度明朗地加以拒绝,并且向孩子讲明原因。从小培养孩子的“自我决定”意识,有益于孩子的性格发展。

同时,父母要善于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和褒奖孩子的果断精神和行为,批评孩子的畏缩、疑虑行为。有些事情孩子自己本来能决定,就让他们自己去决定,父母不要去干预,免得孩子产生依赖心理,难下决心。

另外,父母之间在某些问题上产生矛盾或意见相左,在生活中并不鲜见,但父母间的矛盾切勿完全暴露给孩子。否则,孩子将会无所适从,“他们究竟谁对?”假如,父亲在孩子面前数落母亲的不是,批评母亲,过一会儿,母亲又在孩子面前述说父亲的缺点和错误,相互否定,这样的结果,必将使孩子陷于难堪境地,久而久之,便会导致孩子性格上的游移不定。

二是要把孩子当作独立的人来对待,帮孩子摆脱依赖心理。家长要培养孩子的果断意识,就要在生活中从意识上真正把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人来对待。爸爸妈妈不妨回忆或反思一下:在一些关系到孩子个人生活和学习的事情上,我们是否充分考虑了孩子的实际情况和需要?是否尊重了孩子的意见?是否给了孩子充分表达自己感受的机会?

另外,我们还要帮孩子摆脱依赖心理。遇事能够征询他人意见,借助他人智慧,然后自己做出正确决策,这无疑是值得提倡的,但是,缺乏主见的孩子不是这样。他遇到点事就问别人怎么办,完全等着别人拿主意,这是孩子的依赖心理在作怪,家长必须想方设法帮他拿掉这根“拐杖”,这样,他的自主意识才能培养起来。例如,当孩子遇事向爸爸讨主意时,爸爸不要马上说三道四,而是要引导和鼓励他拿出自己的意见,哪怕孩子说出的意见没有多少价值,也要先予以鼓励的语言,然后再帮其完善,最后要让孩子感到,这个决定是自己做出的,以此来培养孩子的自信、自强、自立的勇气和信心。

三是鼓励孩子当断则断,鼓励孩子下决心。有些人遇事犹豫不决,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总怕自己考虑不周全。这本无可非议,但是,周全与否是相对的。爸爸妈妈要让孩子懂得,万事不可能十全十美,很多人就在追求完美中犹犹豫豫,甚至坐失良机。凡事能有七八分的把握,就应该下决心了,这对于孩子形成果断的性格大有裨益。一个人在做出一个决定之前,需要考虑利弊得失后,再做出最佳选择。父母应在一定范围内给孩子充分自主的机会,让孩子有自我决策和选择的权利,凭自己的思考、能力去决定做什么事,如何做。如到商店给孩子选购衣服,价钱由父母选定后,鼓励孩子自己拿主意选择自己喜欢的款式与花色。

四是宽荣宽待孩子,给予孩子必要的帮助。一些孩子之所以优柔寡断,做事不能快下决心,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家长要求太严,孩子怕自己的做法不能使家长满意。对于这样的孩子,家长们应注意三点:正确评价孩子做的事;对孩子要求不要过高,要多鼓励、少批评;对竭尽全力也没做好的事,父母要给予理解。父母正确的评价,可减轻孩子的心理压力,下次做事,他会再一次鼓起勇气去拿定主意。

对于较难做的事,父母应同孩子一起去做,并给予适当帮助,教孩子逐步学会一些克服困难的方法和技巧。孩子有了成功的经验,就会增强自信,做事果断。让孩子做事时,家长提要求要具体、明确。尽量让孩子明白如何做。含糊不清、笼统会使孩子感到无从下手,拿不定主意。

五是让孩子积累经验。在知道孩子犹豫不决的原因后,家长要引导孩子去思考,哪一样更适合他,然后说出你的意见,这样的方法,更容易让孩子理解和接受。通过这样的方式,孩子慢慢地会积累很多经验,再遇到需要选择的时候,他就能很快地找出适合自己的那一个,从而做出选择,做到当机立断。 不优柔,不盲从,有主见,善于选择,是一个人应该具有的良好性格素质,它比好的考分重要一百倍、一千倍。我们家长一定要做有心人,要不惜花大力气培养孩子的这种素质。

(责编 刘国栋)

猜你喜欢
瑞瑞程程主意
熊主意
寻找晴雨花
开心一刻
改造笨男人
瑞瑞趣事多
天才主意
猴年快乐
人生中10件无能为力的事
观点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