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专业学生田径运动损伤的成因及其预防

2018-09-10 14:09吴琦敏
体育风尚 2018年4期
关键词:田径运动体育专业运动损伤

吴琦敏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据分析法对来自上饶师范学院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田径运动损伤状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分析和研究,找出其损伤的几率、部位和类型,分析损伤原因,并就如何预防运动损伤提出相关的措施与方法。

关键词:田径运动;体育专业;运动损伤

田径运动是由走、跑、跳、投掷与全能所组成的运动项目,其运动损伤的情况也越加的普遍,不管是大型的竞技比赛项目还是平常的体育活动,都避免不了损伤。因此,我们应该多了解运动损伤的病因,采取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这样才能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率,保证教学、训练和比赛的顺利进行。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230名来自上饶师范学院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其中男生130人,女生100人。

(二)研究方法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据分析法。通过体育统计学的有关知识对所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统计数字,制成表格来分析运动损伤的各种原因。

二、结果与分析

(一)运动损伤的机率

我们可以看出,在230名学生中有204名学生有过运动损伤的经历,其中所有的男生有过运动损伤的经历,有95%的女生有过运动损伤的经历,其中只有5名女生没有过损伤。

(二)运动损伤的部位和类型

1.运动损伤的部位

其中踝关节受伤的人数最多,约为48%,其次受伤部位第二的是小腿,受伤的学生有39.7%,接着是腕关节37.3%,膝关节30.9%,腰部19.1%,肩关节17.1%,指关节7.8%。

2.运动损伤的类型

学生出现韧带拉伤的情况最多,有65.2%的学生受过伤,然后第二高的是韧带损伤,约为58.3%,接下去是学生扭伤,发生率为27.9%,随后从高到低是骨膜炎、骨折、脱臼和肌肉痉挛,发生率分别为24.0%、8.3%、6.4%、4.4%。

三、运动损伤的原因

(一)思想不重视和自我预防认识不足

由于教师或者教练员以及学生对于运动损伤的思想不重视,教师认为学生或者学生认为自身的一些小的运动损伤是小事,以为训练或者比赛必不可少会有损伤,而且甚至有的人会认为没有一些小损伤就不会有成绩的提高,因此小的损伤可能积聚为大的伤病。

(二)准备活动不恰当

准备活动是指在正式训练和比赛时进行的有组织、有目的的专门性身体练习。

未做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做的不充分。学生所做的准备活动与训练内容不对应,专项的准备活动没做。准备活动的量过大。准备活動完成后到正式运动的相隔时间过长。

(三)教师、教练员对预防运动损伤的意义认识不足

如果教师或者教练员对于预防运动损伤的意义认识的越全面,学生或运动员就越能有效的避免或者减少运动损伤的几率和损伤的程度,而如果认识不够或认识错误必定会增加运动员运动损伤的程度。

(四)安排学生的运动负荷过大

安排运动负荷没有充分考虑运动员的生理特点,运动量过大,尤其是局部负荷量过大,超过了运动员所能承受的负荷量,常见于专项训练时操之过急。

(五)身体机能和心理状态不良

学生或者运动员如果在睡眠不足、生病、伤病初愈、身体疲劳时,容易造成注意力减退,做动作不积极、用不上力,不能发挥最好的状态去训练,极易发生错误动作而引起运动损伤事故。

(六)教练员、老师组织方法不当

教师或教练员在安排教学、训练和比赛的过程中,若是组织的方法不正确或错误,都会给学生造成或大或小的伤害。教师或教练员应针对不同年龄、性别的学生区别对待,循序渐进的进行教学与训练,这样才能有效的防止或避免不必要发生的运动损伤事故。对体育教学内容的安排、体育教学方法的采用、运动负荷的实施都应按照由易到难,由小到大,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原则。

(七)场地、器材、服装不符合运动要求及气候因素的影响

所在运动场地不达标以及场地存在碎石和其它硬物;跑道太硬太滑;沙坑细沙表层过硬或者沙坑里面有石头或其它锋利物体;踏跳板与地面不平齐;跳高垫不平或连接处有断缺;标枪、铁饼的投掷区太小等等,这些都会使学生受到运动损伤。

四、预防运动损伤的措施与方法

(一)加强思想教育

加强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健康安全性教育,培养学生的乐于助人、集体主义感、互帮互助的体育道德作风,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

(二)充分做好准备活动

训练水平高、身体素质强硬、专项训练或比赛的项目持续时间长或在冬季做准备活动的时间应长一些,强度该适当加大。

(三)加强医务监督与注意场地设备卫生

严格禁止伤病者或者身体不合格者进行剧烈的比赛和训练。要认真的对运动场地,器械设备做好清洁工作,适当的器械还应做消毒处理,看见损坏的器械教师应该及时上报领导,叫有关人员进行维修或者拆除,以防止运动员或学生二次受伤。

(四)加强保护与自我保护

学生和教练员也应该做好自我保护,加强对自身的保护意识,例如平时多加强对易受伤的部位的练习,如踝关节,腕关节等部位。

(五)合理安排教学、训练和比赛

教师应该制定合理的教学工作计划,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和身体情况,安排训练和比赛内容,组织方法应恰当。教师应该事先充分了解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参考文献:

[1]姚鸿恩.体育保健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赵乾福.浅谈中学生运动训练损伤的防治[J].安徽体育科技,2006,27(6):39-40.

(作者单位:西安体育学院)

猜你喜欢
田径运动体育专业运动损伤
关于体育本科专业理论课隐性逃课现象的分析
当前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如何促进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学习体育理论课
田径运动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及对策
关节镜治疗踝关节运动损伤的临床应用意义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