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伯俊读《三国》(下)

2018-09-10 22:00沈伯俊
名作欣赏 2018年3期
关键词:张飞三国

沈伯俊

摘 要:本文是对《三国演义》中两个著名桥段的细读与赏析:“义释严颜”:莽张飞的智谋与胸襟;“蒋干盗书”:一波三折,妙趣横生。

关键词:张飞 蒋干

“义释严颜”:莽张飞的智谋与胸襟

《三国演义》中的张飞,素来以“莽”著称。作者在突出张飞这一性格基调的同时,也注意表现其性格的其他侧面,如粗中有细、闻过知改、敬贤爱才等。“义释严颜”(第63回)就是这方面的一个成功范例。

历史上确有张飞义释严颜之事。《三国志·蜀书·张飞传》曾有记载:

先主入益州,还攻刘璋,飞与诸葛亮等溯流而上,分定郡县。至江州,破璋将巴郡太守严颜,生获颜。飞呵颜曰:“大军至,何以不降而敢拒战?”颜答曰:“卿等无状,侵夺我州,我州但有断头将军,无有降将军也。”飞怒,令左右牵去斫头。颜色不变,曰:“斫头便斫头,何为怒邪!”飞壮而释之,引为宾客。

这段记载,表现了严颜的刚强耿直和张飞的顾惜英雄,但对张飞是怎样捉住严颜的却没有交代,对张飞义释严颜的心理变化也写得十分简略。罗贯中在这一史实的基础上,合理地运用想象和虚构,创造出一个生动感人的情节。

小说第63回,写庞统进攻雒城时中箭身亡,诸葛亮在荆州接到刘备的告急文书后,立即命关羽留镇荆州,亲自统兵入蜀增援,并命张飞分兵从旱路杀往雒城。临行前,诸葛亮谆谆叮嘱张飞:“益州豪杰甚多,不可輕敌。于路戒约三军,勿得掳掠百姓,以失民心。所到之处,并宜存恤,勿得恣逞鞭挞士卒。”这三点——尊重益州豪杰,爱护百姓,存恤士卒——是张飞此行的行动纲领,为他义释严颜奠定了思想基础。

张飞出兵后,“所到之处,但降者秋毫无犯”,因而进展顺利,不久就来到巴郡。巴郡太守严颜,“乃蜀中名将,年纪虽高,精力未衰,善开硬弓,使大刀,有万夫不当之勇,据住城郭,不竖降旗”。于是,张飞和严颜的斗争开始了。

在这里,作者描写了严颜连续三次激怒张飞的行动。第一次,张飞命人前去招降,严颜断然拒绝投降,并把张飞派去的军士割下耳鼻放回,气得“张飞大怒,咬牙睁目”。第二次,张飞亲自领兵到城下搦战,“城上众军百般痛骂”,却并不出战;张飞想要冲过护城河,“又被乱箭射回”,相持到晚,全无结果,张飞只好“忍一肚气还寨”。第三次,张飞又到城下搦战,竟被严颜一箭射中头盔,气得张飞暴跳如雷,指着严颜大叫:“若拿住你这老匹夫,我亲自食你肉!”这几番激怒张飞的行动,虽皆寥寥数语,却表现了严颜刚强的性格、老辣的部署和高强的武艺。这样的忠直勇猛之士,正是图谋建立王霸之业的人所渴求的。尽管每被严颜气一次,张飞的愤怒都要增加一分,但严颜在他心目中的分量也同时增加了一分,这就为张飞义释严颜暗暗埋下了伏笔。

面对严颜这个强劲的对手,莽张飞不得不动动脑子了。作品紧接着写了张飞的三次用计。首先,他“教马军下马,步军皆坐”,企图造成松懈无备的假象,引诱严颜出战;严颜抱定深沟高垒,以逸待劳的主意,就是不肯应战。接着,张飞又改变办法,“只教三五十个军士,直去城下叫骂”,想把严颜激出来;严颜胸有成竹,还是不加理睬。这两次用的计策实在太简单,岂能瞒过经验丰富的严颜?

要在以往,经过三次被激怒,两次用计不成,性如烈火的张飞早就不耐烦了,他或者会终日纵酒以浇愁,或者会鞭挞士卒以泄愤。严颜就是想等他这样,以便乘虚攻之。然而,这一回张飞记住了诸葛亮“存恤士卒”的叮嘱,不是拿部下出气,而是沉住气,进一步思谋用计。经过一番考虑,他“传令教军士四散砍打柴草,寻觅路径,不来搦战”。严颜接连几天不见张飞动静,反而感到心中疑惑,便派出十几个军士,扮作张飞砍柴的兵卒,出城进行反侦察。他们打听到张飞的部下已经找到一条小路,可以偷过巴郡,张飞决定连夜行动,并且亲自在前面开路,便连忙禀报严颜。严颜大喜,嘲笑张飞是“无谋匹夫”,决定当晚亲自出城劫夺张飞的粮草辎重。

这天夜里,严颜率领全军出城,埋伏在树林之中。“约三更后,遥望见张飞亲自在前,横矛纵马,悄悄引军前进。”前军过了三四里,便是粮草辎重迤逦而来。这一切,似乎都在严颜预料之中,他立即下令出击。万万没想到,正当严颜军抢夺车仗之时,“背后一声锣响,一彪军掩到”,“为首一员大将,豹头环眼,燕颔虎须,使丈八矛,骑深乌马,乃是张飞”。这一意外的变化来得是那么突然,犹如雷霆轰击,久经战阵的严颜也不觉手足无措,只好勉强迎战,斗不到十合便被张飞生擒,其部下也“大半弃甲倒戈而降”,张飞乘机挥兵夺取了巴郡城。这一情节,写得扑朔迷离,腾挪跌宕。张飞探路偷越,以假乱真,可谓计中有计,“无谋匹夫”偏偏想出了令人叫绝的妙策;严颜老谋深算,稳扎稳打,自以为万无一失,却偏偏上了大当,兵败被擒。一个本来不算复杂的事件,被作者写得如此一波三折,峰回路转,实在令人赞叹。

在急骤的情节变化中,作者忙而不乱,又特意补上一句:“张飞叫休杀百姓,出榜安民。”用计成功,并不忘乎所以,而是依然记住诸葛亮的叮嘱,莽张飞真是今非昔比,令人不能不刮目相看了。

严颜被擒,张飞将如何处置?这是读者关心的问题,也是全篇的中心环节。当严颜被刀斧手押到张飞面前的时候,昂首而立,不肯下跪。见此情形,张飞不禁怒目咬牙,大声呵斥:“大将到此,何为不降,而敢拒敌?”面对有猛虎之威的张飞,严颜毫不畏惧,也厉声叫道:“汝等无义,侵我州郡!但有断头将军,无降将军!”如此强硬的态度,使张飞更加怒发冲冠,喝令将严颜推出斩首。在死神降临之际,严颜仍然面不改色,高声叫道:“贼匹夫!砍头便砍,何怒也?”这叫声,充满了对死亡的蔑视,对战胜者的不服。严颜的铮铮铁骨、凛凛正气大大地震动了张飞,唤起了他对严颜的敬意——这是“好汉识好汉,英雄惜英雄”的感情。顿时,情节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只见张飞“回嗔作喜,下阶喝退左右,亲解其缚,取衣衣之,扶在正中高坐,低头便拜曰:‘适来言语冒渎,幸勿见责。吾素知老将军乃豪杰之士也。”威震天下的张飞如此折节下士,敬重英雄,这使严颜深受感动。“士为知己者死”,对方以义相释,自己岂能不以义相报?于是,他胸中的敌意顷刻全消,心甘情愿地表示愿降。写到这里,全篇的情节达到了高潮,作者也情不自禁地赋诗赞美这两位三国时代的“忠义”英雄。

张飞义释严颜,产生了极好的效果,蜀中军民看到了刘备集团的胸襟气度,极大地争取了人心。当张飞虚心请教入蜀之计时,严颜慨然表示:“从此取雒城,凡守御关隘,都是老夫所管,官军皆出于掌握之中。今感将军之恩,无可以报,老夫当为前部,所到之处,尽皆唤出拜降。”由于严颜的尽心帮助,张飞军进展极为顺利,沿途“望风归顺,并不曾厮杀一场”,比诸葛亮亲率的大军更快地赶到了雒城。

在“义释严颜”这一篇章里,严颜那刚毅倔强、老当益壮的形象表现得相当鲜明。不过,作者着重刻画的还是张飞的形象。在这里,不仅张飞勇猛善战的雄风丝毫未减,更重要的是,他的智谋和胸襟也焕发出光彩。毛宗岗在第63回回评中说:“益德生平有快事数端:前乎此者,鞭督邮矣,骂吕布矣,喝长坂矣,夺阿斗矣。然前数事之勇,不若擒严颜之智也;擒严颜之智,又不若释严颜之尤智也。”可以说,这一篇章为塑造一个性格丰满的张飞形象,添上了十分重要的一笔。

“蒋干盗书”:一波三折,妙趣横生

在《三国演义》有关“赤壁之战”的情节系列中,作者着力突出“人谋”的作用,把大部分笔墨用于描写孙、刘、曹三方在决战之前的谋划与斗智。在孙、刘联盟内部,周瑜与诸葛亮互逞才思,面对面地反复较量。而在孙、刘联盟与曹操之间,则一直是隔江斗智。后一种斗智的特殊性,使它往往需要借助于一些中介人物来展开。“群英会蒋干中计”(第45回)便是作者为此而精心设计的一个扣人心弦的情节。

小说第45回写周瑜率军抗击曹操,在三江口与曹兵初次交锋,首战告捷。曹操责令荆州降将、水军正副都督蔡瑁、张允加紧训练,蔡、张二人沿江建立水寨,让熟悉水战的荆州降军在外,不习水战的青、徐军居中,以便操演迎敌。周瑜亲自窥探曹军水寨,见其布局得法,防范森严,不禁大惊,深感蔡瑁、张允对东吴构成了威胁,暗下决心:“吾必设计先除此二人,然后可以破曹。”要做到这一点,最好的办法当然是诱使曹操犯错误,借刀杀人。就这样,作者为一场斗智交代了背景,设置了矛盾。

正在这时,曹操向众谋士问计,寻求战胜东吴的办法。幕宾蒋干自告奋勇道:“某自幼与周郎同窗交契,愿凭三寸不烂之舌,往江东说此人来降。”并夸下海口:“丞相放心。干到江东,必要成功。”曹操求胜心切,大喜之余,忙派蒋干前往江东。这样一来,蒋干便成了曹操与周瑜之间的中介人物,曹操与周瑜的斗智便直接表现为蒋干与周瑜的斗智。

蒋干的到来,正适应了周瑜的需要,于是他“与众将附耳低言”,“众皆应命而去”。这一番神秘的布置给读者造成了强烈的悬念,使读者急欲窥知究竟。

随着周瑜和蒋干的见面,智斗展开了。作者以一波三折的笔法,把情节安排得跌宕起伏、曲折多姿。

首先,周瑜单刀直入,话锋直逼蒋干:“子翼良苦,远涉江湖,为曹氏作说客耶?”面对这一质询,真正的雄辩之士本可顺水推舟,就势发动游说,或反唇问难,争取主动。然而, 蒋干对此却毫无精神准备,情绪顿时由“昂然”变成“愕然”,慌忙表白道:“吾久别足下,特来叙旧,奈何疑我作说客也?”周瑜再逼问一句,蒋干只好故作姿态:“足下待故人如此,便请告退。”这一声明,正好中了周瑜的圈套。周瑜擒而复纵,“笑而挽其臂曰:‘吾但恐兄为曹氏作说客耳。既无此心,何速去也?”这样,在第一个回合的交锋中,周瑜就掌握了主动权,蒋干则暴露出眼高手低、志大才疏的面目,“故人”的面子虽然勉强维持着,“说客”的伎俩却根本无从施展。

接着,周瑜会聚江东英杰,大摆筵席,以示对蒋干的隆重欢迎。席上,周瑜当众宣布:“此吾同窗契友也。虽从江北到此,却不是曹家说客。”又命勇将太史慈执剑监酒:“今日宴饮,但叙朋友交情;如有提起曹操与东吴军旅之事者,即斩之!”这就进一步堵住了蒋干的嘴。蒋干只有“惊愕”的份,却“不敢多言”,其内心的懊恼与恐慌是可以想象的。

饮至半酣,周瑜领蒋干步出帐外,在军营中走了一圈,有意让他观看东吴军容的整肃和粮草的丰足,以显示自己实力的强大和抗曹的决心。在蒋干已被震慑的情况下,周瑜以对老友剖露心迹的姿态说道:“大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必行,计必从,祸福共之。即使苏秦、张仪、陆贾、郦生复出,口似悬河,舌如利刃,安能动我心哉!”这一番铿锵有力的话语,是对一切劝降企图的严正警告,无异于又给了蒋干当头一棒。他已吓得“面如土色”,哪里还敢摇动如簧之舌?

这几个回合的交锋,如波澜起伏,逐层推进。周瑜居高临下,步步进逼,在精神上完全压倒了对方;蒋干则如困兽入笼,进退失据,狼狈不堪,“说此人来降”的美梦早已成了泡影。但他既已夸下海口,又怎能空手而回呢?至此,情节自然进入第二个阶段,由“群英会” 转为“蒋干盗书”。

当天晚上,周瑜邀蒋干抵足而眠。在寝帐中,周瑜佯装酩酊大醉,和衣而卧,呕吐狼藉, 故意给蒋干制造空隙。此时的蒋干,心急火燎,辗转难眠,他想到无颜回去覆命,想到可能遭到曹操的严厉训斥,哪里还睡得着?既然身处机要之地,残灯尚明,周瑜又“鼻息如雷”,何不起床偷视一番?也许能偷点东吴的军机回去交账呢。事情就有这么“巧”,蒋干果真在桌上堆放的文书中发现了伪造的蔡瑁、张允写给周瑜的书信,内称:“今已赚北军困于寨中, 但得其便,即将操贼之首,献于麾下。”对于蒋干来说,这封信犹如输光了的赌徒意外捡到的金子,真使他大喜过望。按照他此时的心理,有了这封信,他不仅可以免遭劳而无功的训斥,还会得到曹操的重赏。于是,他忙不迭地“将书暗藏于衣内”。

作者不仅写出了蒋干盗书的必然性,而且通过周瑜的一系列言行,增强了情节的可信性。周瑜先是在床上发出呓语:“子翼,我数日之内,教你看操贼之首!”接着,有人入帐唤起周瑜,周瑜故意懊悔酒后失言;来人报称“江北有人到此”,周瑜故意喝令“低声”,并假作呼唤蒋干;待蒋干以为周瑜相信自己真的睡着了时,周瑜又与来人在帐外悄声低语,故意让蒋干听到“蔡、张二都督道:‘急切不得下手……”这一系列神秘的举动,使人不能不相信真有其事,急欲捞取好处以为补偿的蒋干更是不会有丝毫怀疑!

周瑜演完自己设计的好戏之后,便解衣就寝了。蒋干却自以为得计,连忙溜出营帐,唤起随行小童,凭着与周瑜“同窗契友”的关系,闯出辕门,乘来船飞棹而回,将盗来的书信献给曹操。生性多疑的曹操本来就不相信蔡瑁、张允这班降将,只是暂时利用一下而已,见了此信,勃然大怒,也不暇辨别真假,更不耐烦听蔡、张辩解,便下令将二人推出斩首。等他恍然大悟时,已是悔之晚矣!至此,周瑜的反间计获得了完全成功。

在这场斗智中,周瑜和蒋干明是“故人”,实是敌人。双方都不挑破这层皮,各自假戏真做,使情节扑朔迷离,层层出奇。看到结果,读者不禁会发出会心的微笑。

在这一篇章中,周瑜和蒋干的性格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周瑜机警过人,足智多谋,他一听到蒋干来访就巧设奇计,洞察全局,稳操胜算,一步一步地把蒋干引入自己布下的圈套之中。蒋干则是气粗心浮,昏庸无能,在周瑜的摆布下处处被动,本想当“说客”,却做了窃贼,自以为讨了便宜,实则上了大当,活现出一副愚而自用的蠢相。作者按照人物的性格逻辑编排情节,又通过巧妙的情节突出了人物的性格。

作者对蒋干这个次要人物的描写是十分成功的,尽管他只出场一兩次,却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过,我们在前面已经说过,作者写周瑜与蒋干的斗智,目的是要表现周瑜与曹操的隔江斗智。蒋干的上当直接导致了曹操的上当,而曹操的上当则表明其智谋比周瑜略逊一筹。书中引“后人有诗叹曰:‘曹操奸雄不可当,一时诡计中周郎。”正是为了向读者点明这一点。

需要说明的是,在历史上,曹操与蔡瑁关系甚为亲密,并未将其诛杀。至于蒋干,据《三国志·吴书·周瑜传》注引《江表传》,本是九江郡人,与庐江郡人周瑜并非同窗好友;他“有仪容,以才辩见称,独步江、淮之间,莫与为对”。这就是说,历史上的蒋干生得仪表堂堂,颇有大丈夫气概,而且才干优异,长于辩对,并非庸才;而他往见周瑜是在建安十四年(209),也就是赤壁大战之后,并且自始至终显得高雅、稳重,没有上什么当。由此可见,“蒋干盗书”这一篇章完全是罗贯中根据自己的创作倾向和情节发展需要而虚构的(自然,这一虚构给蒋干鼻子上抹了一点白粉,使他受到委屈)。了解了这一点,人们会更加钦佩罗贯中惊人的艺术才华。

猜你喜欢
张飞三国
谦虚的铅笔
三国乱谈(2)
三国乱谈(1)
张飞竟是个男的
丫丫
版三国之回到过去教自己
张飞因酒丧命
张飞丢鸡毛(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