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林业种苗管理措施及生产技术

2018-09-10 00:52徐秋林
种子科技 2018年7期
关键词:种苗林业种子

徐秋林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8)07-0016-01 中图分类号: F326.2 文献标志码: A

随着林业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林业种植的成活率越来越高,因人为因素导致的种苗死亡率逐渐降低,一方面影响了种苗栽培,另一方面促进了林业事业更好的发展。只有加强林业种苗的管理和维护力度,才可以推动林业更好地发展。

1 主要问题

1.1 专业人才严重缺乏

由于缺乏专业人才,管理体系粗放,在林业种苗管理过程中没有科学的管理。大部分植树造林工作人员存在思想上的错误,加之薪酬待遇不高,工作地区比较偏远,很难有专业的人才愿意从事此工作,导致人才紧缺情况的进一步加剧。

1.2 市场调研存在不充分及不到位现象

没有新颖的管理模式,目前使用的依然是过去的体系,很难提高工作效率,加上缺乏科学的综合服务体系,没有进一步完善信息交流体系,所以种苗在进行生产时不能和实际生产需要相结合。工作人员因没有市场观念和完善的信息,很难与种植需要相结合,在市场上也做不到供求相适应[1]。另外,由于很多种植户的个人综合素质不高,只看重眼前利益,对苗木质量要求不高,直接降低了林地绿化的质量。

1.3 资金短缺

某种程度上,要想改善林业发展的问题,优化当前的种苗管理,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加之投资周期较长,短时间不能获得利益。资金短缺,则不能改进树种研发的创新模式及种苗栽培方式,使林业很难实现长远发展。

2 种苗管理措施分析

2.1 加强质量管理,树立全新发展观念

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林业发展要和市场发展相结合进行不断创新。在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引导下,需不断优化可持续发展的集中化管理模式,充分学习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与当下林业种苗发展状况相结合,推动林业种苗管理的长久发展。

2.2 加强信息渠道沟通建设,保证信息交流畅通性

信息技术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各个行业的发展。通过信息技术的促进作用,使现代化管理体系更加完善,林业种苗与市场发展相适应,更好地传递和林业种苗有关的信息。

2.3 以因地制宜为指导,提升产业模式升级

伴随着粗放式的林业发展,苗木种植技术没有科学的应用,通过单一的技术发展模式,市场的占有率大大降低,不利于林业种苗的发展。因此必须采用科学的方法,因地制宜地进行科学管理,不断提高种苗的市场占用率[2]。

2.4 完善种苗科研培训,加强技术指导

通过专业知识的培训,可以让种苗科研人员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在实践的过程中做好研究分析,保障检测工作到位。

3 林业种苗生产技术管理措施

3.1 种子管理

第一,在贮藏种子的过程当中,必须对种子进行脱粒,进一步做好净化和筛选工作,然后进入采购环节。第二,播种之前做好消毒工作,催芽后通过加盖草苫保温。第三,在进行催芽过程中科学地观察种子,若出芽率达7%,就可以把草苫清除掉。第四,种子发芽后,及时做好浇水工作,夏季需注意防止种子被阳光晒死,通过遮阳网可以有效防止种苗被直射。

3.2 造林管理

首先,及时清理林地,更好地推动种苗的生长,通过开垦林地,让种苗的根部更加舒适,获得足够的生长空间[3]。其次,在进行种苗培育过程中做好抚育工作,保证充足的水资源,通过及时清理杂草和松土,让幼苗更好地生长。需专业的林护人员進行看守,不能让牲畜践踏种苗。

4 结束语

林业种苗管理对于整个林业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经验来完成,更离不开林业工作者长期的努力。应建立以林业重点工程项目为主的工作规划,积极探索种苗管理工作新模式,为林业种苗管理工作事业的健康发展和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 1 ] 周红军,王德斌.农业科技信息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

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1(24):36-37.

[ 2 ] 侯元兆.现代林业育苗的理念与技术[J].

世界林业研究,2010(08):24-29.

[ 3 ] 魏红亮,周晓光.浅谈林业育苗及苗期管

理[J].农林论坛,2010(01):127.

(收稿日期:2018-06-14)

猜你喜欢
种苗林业种子
林木种苗行业发展现状及管理措施探讨
浅谈林业技术创新对林业发展影响
提高林业技术创新促进林业快速发展步伐
浅谈林业种苗管理措施及生产技术
桃种子
land produces
苗木信息
林业种苗管理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可怜的种子
洋县林业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