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喜获美军“战斧”导弹相关技术

2018-09-10 09:53袁臻睿
中国军转民 2018年6期
关键词:战斧逆向军事

袁臻睿

日前,俄罗斯军方宣称:4月14日美英法三国空袭叙利亚时,有两枚“战斧”式巡航导弹在空袭中疑似未能引爆。叙利亚已将“战斧”导弹移交给俄罗斯。“这种防区外精确打击武器有着相当大的威胁,对这种武器展开研究不仅很有意思,而且已为俄方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和相关技术。”“俄军将据此研究新的电子战武器。”

此话一出,立即引起美军方官员的极度愤慨。据美联社近日报导:美军方强烈要求叙利亚归还未爆导弹。对于“山姆大叔”如此淋漓尽致的、非常霸道的要求,叙利亚媒体戏称,“你以为你是谁?”“美国优先”的侵略行径表现得太猖狂了。“归还未爆弹已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有本事去俄罗斯取回。”

尽管美国方面透露这仅仅只是上世纪末生产的“战斧”导弹,但俄专家表示:这两枚导弹可能包括了增程型“联合防区外空地导弹”,即JASSM-ER导弹。因此,美军方官员的极度愤慨是可以理解的。

联合防区外空地导弹,简称“JASSM”导弹和增程型JASSM-ER导弹。它们均可在各种天气条件下进行全天候自主巡航,并具有相同的毁伤能力和隐蔽特性。

俄罗斯军方宣称:这是美军JASSM-ER巡航导弹第一次参加实际作战,就被俄罗斯意外收获,拿到实物,应该是“天道酬勤”。俄专家表示,研究这些导弹将有助于俄罗斯改进其导弹防御系统,以及电子战系统。

美俄叙的“舌战”,不禁让人联想到上世纪70年代“冷战”时期的“军事技术暗战”。当年,苏联飞行员别连科夫驾驶最先进的米格-25P战斗机叛逃到日本。美日如获至宝。因为,当时苏联米格-25是世界上飞-行速度最快、飞行高度最高的截击战斗机,曾经一度是美国空军最感恐惧的“火狐”。别连科夫叛逃送上的大礼,最终是让美日完全掌握了这种战机的各种性能,从而终结了米格25的神话。

1991年,美情报部门利用原驻扎民主德国的苏联红军撤退之机,与德国联邦情报局联手实施了代号“长颈鹿”的采购大行动(实质上是一次对苏军高层大面积的行贿)。在这次大采购中,北约军事专家得到了他们梦寐以求的东西一一唯一一部部署在民主德国的机动战略导弹预警雷达系统。

当然,从未休止的“军事技术暗战”中,也并非老是西方得利。据美媒报导,前苏联早期的部分核武器制造技术,“据称就是通过间谍从美国窃取而来的。”而美国等西方国家“也经常通过类似方式获得苏联军事技术。”

国防科技与武器装备专家认为:“通过拆卸和分析其他国家武器装备,了解其具体技术、关键部件和所用材料,破解武器装备内构并进行跟踪研究,进行逆向工程仿制,同时寻找反制方式或对己方武器进行针对性的改进和提高,是促进本国武器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

在当今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情况下,虽然获取军事技术的手段可谓多种多样。但要详尽了解对方武器装备性能,“最见效和最实际的还是近距离接触武器装备。”

2017年,有媒体报道称:尽管与俄罗斯签有保密协议,但印度还让美国海军代表进入了他们从俄罗斯租賃的“查克拉”号核潜艇上参观,此事引起了俄罗斯军方极大地震怒。

因为对于专家来说,不要说直接进入装备内部,就算是能够近距离观察,也是非常难得的。这类观察,有时也能基本判明一些本来不甚清晰的细节,了解其外形设计和获取设计灵感。有些专家甚至对包括某型导弹(运载火箭)发射时喷火的图像都非常有兴趣。因为对这类“图像”火焰的分析,就可能泄露究竟有多大威力,从而“披露”其射程。如果能够进入装备内部,那真是莫大的“荣幸”,必定会造成该装备更多的军事技术毫无秘密可言。

零距离接触武器装备,这种方式往往能对武器装备的研制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常情况下,武器装备研制中一个小小的细节就可能会造成研制进程停滞不前或者装备性能不能达标,但经过零距离接触这样的“参观”,或许对那层“窗户纸”可以起到一点即通的作用。

国防科技与武器装备专家表示:“另一种获取信息的方式是通过搜集武器装备的残骸或者是缴获武器装备。”如当年伊朗诱骗的美军无人机。还有美军在击毙本·拉登行动中,曾坠毁了一架先进的隐身直升机,尽管当时海豹突击队进行了销毁处理,但还是留下了一截完整的尾桨。相关国家的技术人员从尾翼残骸、机身碎片上获得了一些特别有用的信息,比如尾翼的构型、整流罩、隐身材料等,为其研判提供了重要参考。

当然,这种逆向仿制也不是谁都能搞的。能够进行逆向仿制工程的国家,必须具备一定的工业基础、试验设施和技术积累,拥有一支相对优秀的技术研发团队,才有可能获取想要的军事技术。4月中旬空袭后,叙利亚缴获了美方导弹自己却不研究,而是交给了俄罗斯,表面上是担忧美军再度空袭、炸毁其研究机构;实质原因还是叙利亚的战乱环境导致其技术能力不够,更缺乏相应的工业基础、试验设施和研发体系。

必须承认,通过这种实物的解构,可以获知对方武器装备的外形结构、使用材料和其他的技术细节,甚至了解对方的技术路线,获取设计灵感,寻找差距等等。但即或是在当今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情况下,也有部分比较复杂的装备,即便是拿到了实物,进行逆向工程研判,可能也无法对一些关键和核心的技术进行破译。“很多东西还是只能依靠自己长期研发和技术积累及过硬的加工工艺。”

比如众所周知的航空发动机等基础装备,其基础材料就是很难逆向仿制的。航空发动机的材料成分构成,用现代分析技术或许可以获取。但同样的成分比例与制作工艺的不同,都会导致材料性质发生细微的“迥然不同”。这些成分比例、原始数据、工艺流程的细微变化,往往要经历十几年、几十年甚至百余年的无数次反复试验、无数次失败与成功,才能获取。此外,“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为对付这种逆向仿制,先进武器装备生产国也会在硬件上采取一些“保护性”措施,一旦被强制拆开,就会破坏硬件完整性。即“自毁装置”。曾有媒体报道称,俄罗斯交付给中国的苏-35战斗机,为了防止中国获取先进技术并进行复制,俄方就在其发动机关键部位上“做了特殊处理”。要解构它们不但难度大,还可能将整个发动机破坏掉。

从这次叙利亚空袭“失之桑榆,收之东隅”的范例看,有国防科技与武器装备专家指出:在当今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情况下,即便可以解构武器装备的硬件,了解相应的关键技术、使用部件,但对其中最为重要的软件系统,如武器装备的控制系统软件,还是无法复制的。在某种程度上,这才是决定武器装备性能的关键因素。不破解安全密码,没有数据、没有源代码并理解代码含义,一切都无从谈起。因此,很多东西只能自己开发、试验。一方面,我们不能否认,通过逆向工程获取军事技术这种方式,可以获取灵感,更好地理解设计理念和技术细节、技术路线。但最终想要在高新军事技术上取得突破,关键还是要立足于自主研发和自主创新,必须要切实在提高综合国力和科技实力上下功夫,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国防科技与武器装备的跨越式发展。

(作者单位:国家国防科工局军工项目审核中心工程师)

猜你喜欢
战斧逆向军事
逆向而行
美新“战斧”巡航导弹战力几何
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的碳排放效应
战斧数到5
战斧牛排
美海军新型潜艇发射管发射首枚“战斧”巡航导弹
军事幽默:局
军事
军事幽默
世界军事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