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公益初心 牢记医者使命

2018-09-10 18:09姜哲
新长征 2018年5期
关键词:义诊吉林市关心

姜哲

窗明几净,温馨和谐。这就是中国首个由医疗志愿者组建的医院——吉林市青年暖心医院给人们留下的最初印象。走进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墙壁上的一幅幅照片和一张张报道,还有一件挂满全国多个志愿组织徽章的汗衫……所有这些都在默默地记录着我省这支优秀志愿者团队的发展历程,记录着发起人张杨的付出与梦想。

不为良相便为良医

2004年,作为一名优秀的医学毕业生,张杨来到了吉林市中心医院,正式成为一名心内科医生。为了无愧于“白衣天使”的称号,他热情认真的身影总是活跃在医院组织的各种义诊活动中。每次深入偏远山区或来到低收入者身边进行义诊,都让张杨深刻地意识到,疾病对于普通群众来说,不仅是身体上的痛苦,更是精神上的折磨——好多群众面对疾病时都有这样共性的想法:辛苦一年換来的收入不容易,要是看病就要花钱,挺一挺也许就会好起来……一个“挺”字深深地刺痛了张杨身为医生的心。他意识到,作为医生,一定要找到一条途径,能经常走到这些困难群众的身边,让他们正确面对疾病,不再恐惧。

张杨在医院导管室工作期间,发现病人在心脏支架术后二次住院的特别多,原来是由于病人缺乏必要的医疗常识而造成病情复发,这大大地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并且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为此,2013年3月,张杨建立了“关爱健康,从心开始”QQ群,他利用休息时间义务为群内患者及家属提供支架术后的康复指导。无论是患者还是家属,都在这里得到了及时有效的专业指导,这个网络平台甚至挽救过患者的生命。

医者之心仁者之行

“医生面对病人,就像面对一条被污染河流的末端,不从源头治理就永远治理不好。”这个想法促使张杨将自己医生的身份主动“前置”,并从网络走向现实,希望大家能够注重早期筛查,树立防病意识。2013年9月,以“关注弱势群体,心系百姓健康”为宗旨的“关心会”在张杨的号召下正式成立。他自费2万余元买来心电仪、血压计、血糖仪等医疗设备,和十几位中心医院的优秀青年医生在休息时间,为低收入人群、农村患者针对“三高”问题进行免费检查和义诊。

张杨和他的志愿群体足迹遍布吉林市的各县市,举办多学科大型义诊30余场,开展健康科普讲座30余场,有超万人受益。他们把最贴心、最专业的医疗服务送到群众的家门口,宣传防病知识,为群众的健康把关,这不但解决了偏远地区群众看病难的问题,还拉近了医患关系,广受赞誉和好评,迅速得到了吉林市百姓的认可。张杨和他的志愿者团队被《中国青年报》《中国健康报》、中国文明网、《吉林日报》《医师报》、吉林电视台等50多家媒体广泛追踪报道70余次,“关心会”也成为共青团吉林市委及吉林市中心医院最重要的协会之一,并获得了2013年和2014年度吉林市优秀志愿服务集体的光荣称号。

张杨的义诊活动不仅有家人、同事的支持,更得到了吉林市中心医院的大力帮助。他们打破“一次性”义诊模式,将其“项目化”,让义诊有了更强的针对性和执行力。在张杨的策划下,专门为低收入人群提供免费的医疗服务,从而以达到降低此类人群心脑血管病发生为目的的“暖心行动”,被共青团中央、民政部、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评选为银奖。从此,拉开了吉林市“关心会”创建暖心行动帮扶定点单位的序幕。

2015年,在暖心行动全力推进的同时,张杨代表“关心会”经与吉林市丰满区建华村协商后,由建华村为“关心会”提供了200平方米的办公场所,组建了全国首个由青年志愿者组建的“青年暖心医院”,以医院诊疗模式,让建华村的村民群众足不出户就能得到优质、免费的医疗服务。这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充分展示了张杨领导下的“关心会”对社会资源的整合能力,也开辟了社会团体与村集体合作的先河。

任重道远拓步前行

张杨深知疾病的预防需要更多的力量加入进来,所以在先后向医院、市卫生计生委有关部门汇报后,2017年1月,张杨将志愿服务再次推向了新高度——吉林市医疗志愿者协会正式成立了,这是东北三省首个在民政部门注册的医疗服务类的志愿者协会。在张杨的号召和带领下,更多有理想、有责任感的人聚集在一起,让很多潜在高危人群通过义诊得到了早期干预和治疗,避免了自身和家庭的悲剧,也有很多深受疾病困扰的患者及家庭在志愿者们的帮助下进行科学规范的康复训练,走出了疾病的阴霾,重新拥抱生活。

2017年7月13日,吉林市普降暴雨。张杨在第一时间与市卫生计生委沟通,主动请命要深入灾区。救援期间,张杨共组织志愿者走访村户5000余家,服务人次过万,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超过2000小时,为灾区的群众带来了最及时、最暖心的医疗服务。从“关心会”到“吉林市医疗志愿者协会”,从“有温度”到“有态度”,张杨的志愿服务逐步走向成熟。

张杨说自己作为一名普通的医生,只是做了自己力所能及的“小事”。可是,正是他这名“普通的”医生,却带领着一群人为江城群众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小小的”号召,汇聚成一股巨浪,把吉林市的医疗志愿服务推向更高更远。张杨以专业知识为沃土,用他对医学事业的爱与坚持细心浇灌,为江城百姓种出一片健康的绿荫。在这绿荫下,一片片生之希望,正茁壮成长。?

猜你喜欢
义诊吉林市关心
如何面对“贴上标签”的关心
你的关心会不会成为别人的负担
爱心义诊
韶州医院开展“面对面,手拉手,伴您建康行”义诊
关心
吉林火灾
午睡与关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