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质量评价模式的构建研究

2018-09-10 03:04陈洪鑫
体育风尚 2018年4期
关键词:公共体育课构建研究高校

陈洪鑫

摘要:教学评价作为一种教学质量的评价方法,它主要是指运用教学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教学过程以及成果进行价值评价,为以后教学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提高高校公共体育课的教学质量,不仅仅能够促进现阶段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同时,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身心健康。随着现阶段教学环境的改变,传统的教学质量评价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的教学需求,因此,我们要重视这一课题的研究。

关键词: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质量评价模式;构建研究

我国进行学校体育课程设置的主要目标就是在教学以及学习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整体素质以及身心健康发展。同时,我国国务院在深化教育改革的相关文件中指出,青少年作为祖国未来的主力军,学校应该积极进行学生身体素质的锻炼。因此,在高校公共体育课堂中,教师要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能力以及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为目的,要根据教学环境的改变以及新课程的要求进行教学,我们必须对新型的公共体育课教学质量评价模式进行研究。

一、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质量评价模式的研究意义

(一)研究价值

一是间接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二是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三是加强管理。一所高校若是建立较为科学合理的评价模式,可以不断加强其教学管理。一方面,通过这一模式,可以让学校相应的领导人员通过定期考核的方式进行自己学校整体师资力量以及教学现状的了解,通过这样的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范教师的教学活动,积极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方法的改进。除此之外,通过为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评价,对优秀教师的评选提供了有力的依据,通过这样的方法,可以不断促进学校的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符合时代的发展需求

教学质量评价模式的制定,其主要目的就是在于学校进行教学活动以及教师管理。但是,通过分析发现,现阶段随着各大高校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的飞速发展,这导致未来企业或是相关单位对于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变化的其实,这导致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其主体越来越广泛。同时,我们发现,各个评价体系的角度不同,但是都有一定的必然联系,因此,进行新型评价模式的研究符合时代的发展需求。

(三)符合其实际工作现状

通过分析发现,现阶段部分高校并没有根据相应的教学实际活动的开展进行配套评价模式的建立,大部分高校对于体育公共课的评价还是采用传统的方法进行,这导致在进行评价过程中存在这样或是那样的问题,同时,也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发展目标不相适应。因此,这导致高校能难找到自身的定位,并不能够有效的进行教学评价模式的建立,由此可见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国内外教学评价研究

(一)国外教学评价模式理论研究以及实践

要想清楚的了解教学活动开展的实际效果,其中最为关键的环节就是教学质量评价。针对这一方面的内容,国外的相关学者进行大量的实践以及研究,在此基础上取得了相应的研究成果。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卢布姆始创的“教育目标分类学”标志着国外的现代教育评价理论的最初体系。关于教学评价的概念,相应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阐述以及分析,这些观点具有一定的意义,教学质量评价是对“当时方案中发生的事件以及方案结局的系统考查”;四是得雷斯着眼于过程,强调评价是收集信息的过程、提供决策依据的过程、判断效果的过程、教育优化的过程以及价值判断的过程等。

(二)国内相关理论以及时间研究

与国外研究成果相比,我国相应的研究起步较晚,高校的教学质量评价模式并不是十分的健全,尤其是部分模式的评价结果以及适用性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我国在这一方面的研究逐渐进入到创新的阶段,其研究的重点在于相应的教学评价模式以及方法,随着这一理论的逐渐兴起,相应评价活动开始增多。除此之外,我们要清楚的意识到,我国相关评价体系在理论方面还是存在较多的漏洞,部分教学评价体系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在未来,我们还应该重视这一方面的发展。

三、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质量评价模式的构建

(一)基本原则

1.客观性原则

世界上无论进行何种规则的制定,都要遵循事物的客观事实以及发展规律,对于高校体育公共课教学质量评价模式构建也是如此。在进行评价体系构建的过程中,要尊重客观事实,要从现阶段我国高校体育公共课教学的实际进行出发,指标的制定要实事求是,全面、系统的分析规则制定过程中涉及的相关因素,进而做出客观的评价以及判断。

2.可行性原则

在进行这一评价体系构建之前,相关人员要对现阶段我国高校的体育公开课质量评价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要积极发掘实际工作中的优点,同时,还要对其存在的问题以及不足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相关评价方法进行改善以及改进,从而让这一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实际操作能力更高,在一定程度上为评价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3.科學性原则

在进行这一评价体系建立的过程中,无论是对于评价指标的制定,还是对于评级方法的选择,还要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在此背景下进行教育发展规律的遵循,进行科学合理的独立评价指标的选择。通过这样的方法才能够较为有效的进行体系的构建,进而提高高校体育公共课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水平。

4.全面性原则

在进行这一评价指标设置以及体系构建的过程中,要想不断提高其评价工作的工作效率,我们还要遵循的一项原则就是全面性原则。在进行指标的选取以及方法的采用的过程中,要求整个教学评价体系具有相应的全面性以及层次性,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评价工作的过程中,要站在不同的角度进行。相应的指标设置必须要全面,这才能够有利于评价工作全面的开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的判断。

5.导向性原则

进行评价模式应用的主要目的就是希望体育教师在进行公共课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发现自身教学的不足,并对问题进行分析,通过相应措施的采取改善自身教学水平,积极改善自身教学工作,进而为高校体育公共课指出相应的工作方向。通过这样的方法,可以进一步发挥教学评价的导向作用,为教学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构建方法

在进行高校体育公共课的教学质量评价模式构建时,其具有相应学科的一般共性,同时,我们也要清楚的意识到这一学科具有它自身的特殊性,因此,在进行评价方法的确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评价方法的好坏不仅仅直接影响到教学评价是否能够顺利的进行开展,同时,对于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具有一定的影响。这一评价方法不仅仅要具有较强的科学性以及技术性,同时,还应该将国家教育的方针政策作为评价的基本依据,只有选择正确的评价方法,才能够将相应的教学目的进行合理的分解,并建立多层次、全面的评价体系。

1.分解目标

进行评价体系的构建,首先,我们要做的工作就是将相应的教学目标进行分解,从而积极进行目标层次系统的形成。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指标选择或是设计的过程中,要根据高校体育公共课教学的目标进行分析,确定在进行教学过程中所要实现的相应教学目标,并对评价对象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具体的分析。

2.指标筛选

在进行教学目标分解之后,我们需要做的工作就是通过归类合并等方法进行指标的筛选。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在针对教学目标而建立的指标体系中,对于这些指标,相关指标制定人员就要根据评价对象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改以及筛选。

3.指标内涵的明确

在进行指标筛选之后,基本的评价指标大都已经确定,接下来工作人员要做的任务就是进行指标内涵的明确。在这一环节中,我们要对评价指标内涵以及外延进行全面的分析以及描述,并对其指标的范围等级进行明确,通过这样的方法,可以不断提高教学评价的实际操作性。

4.用初拟评价体系预评试验

在整个指标体系进行初步确定之后,为了提高整体评价指标的实际效果,我们要进行体育教学评价的预评工作来对整个评价系统进行实验。在进行预评的过程中,相应的评价体系以及权重体系一定要相互匹配,工作人员可以选择小范围的评价对象进行预评工作的开展,这一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观察整个评价系统实施的整体效果,以及指标实施的效度。

(三)教师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这一体系应该能够较为全面的进行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开展过程的整体反映,其主要核心在于相关的教学评价指标要围绕教师开展的实际教学活动进行,其主要过程如下:教学设计(备课)—实施(上课)—辅导与反馈(反思)—教学设计修改(完善)。在此结合相关高校体育公共课开展的实际情况,针对教师的教学活动进行以下指标的建立。

(四)学生学习效果指标体系

随着现阶段相关素质教育的改革力度不断加大,高校的整体教学评价模式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在对教师进行评价的过程中,还要关注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通过学生学习效果指标体系的建立不仅仅能够促进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提高,同时,还十分有利于体育活动参与度的提高,因此,相关高校人员一定要重视这一方面的研究。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对这一方面研究意义以及国内外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现阶段高校体育公共课教学评价的实际情况,指出相应的具体评价方法,并分别进行相关指标体系的阐述,并对体系中的指标以及方法进行全面的优化,进而不断促进其高校体育公共课教学水平的提高。通过上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高校体育公共课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中,具有其特定的特点,例如,多层次、多指标等等,这些指标之间总是存在这样或是那样的问题。因此,高校的相关研究人员应该重视这一方面的研究,同时,为了积极促进评价工作的有效进行,相应的评价人员应该本着实事求是、负责的态度进行教学评价,对于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及时的指出,根据评价反馈的信息,教师进行教学方法的改进。

参考文献:

[1]王建明,赵洁萍.课程改革视野下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v.28;No.14307:154-156.

[2]刘传进.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五·三”课程模式实践研究——以菏泽学院公共体育教学改革为个案[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02:91-94.

[3]李清,季建成,邬燕红.高校特色公共体育教学模式构建——对中国计量学院公共体育课教学模式的探讨[J].浙江体育科学,2011,No.14403:67-70.

[4]孙雄华,曾白琳,孙建华,黎珍.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质量综合评价模型与计算方法[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1,No.9108:88-90.

[5]张新萍,杨茜,宋花香,曾李萍.关于构建高校公共体育课研究型教学模式的理论探讨[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2,03:27-29.

[6]田洪霞.高校公共体育课之快乐体育教学模式的構建——从体育游戏角度出发[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v.29;No.16505:99-101.

(作者单位:青岛理工大学体育教学部)

猜你喜欢
公共体育课构建研究高校
高职卓越校财经管理类专业“互联网+”实训室构建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的内涵及构建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中化学趣味性教学模式的构建与研究
试析我院公共体育课选项教学模式的利弊
RFID技术应用于图书馆的构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