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高新技术人才培养的现状与对策

2018-09-10 23:04沈国荣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8年4期
关键词:河南省

沈国荣

【摘 要】现阶段河南省高新技术人才的培养面临着人才培养理念落后、一线生产环节人才短缺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存在会对河南省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造成制约。文章首先探讨河南省高新技术人才培养的现状,其次分析产生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河南省高新技术人才培养的创新策略,旨在进一步推动河南省高新技术水平的提升,推动河南省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关键词】河南省;高新技术人才;高校建设

【中图分类号】F27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8)04-0069-02

河南省是我国华中地区的重要省份,并且一直以来都是我国重要的制造大省,但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不断转型与调整,河南省在高新技术发展与高新技术人才培养方面的劣势也逐渐暴露出来,并且成为制约河南省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

1 河南省高新技术人才培养的现状

1.1 人才培养理念较为落后

河南省高新技术人才的培养,需要以先进的人才培养理念为基础和先导,以该理念为依据更好地为社会培养出高新技术人才,为高新技术人才建立更多的知识理念,为人才提供更多的累积技术经验的平台,也要求高新技术人才具备探究技术与问题的积极性与能力,确保人才更好地适应社会对于高新技术人才的需求,并且具备应对不同技术问题的能力。然而,当前我国许多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体制对于人才培养有着一定的限制,也因此而存在人才培养理念淡薄的问题,缺乏对于人才资源重要性的正确认知,人才培养理念的陈旧影响高新技术人才培养的与时俱进与现代化意識。

1.2 一线生产环节的高新技术人才较为短缺

河南省现阶段高新技术人才数量较少,也体现在各行各业的一线生产环节中。据数据显示,河南省高新技术人才用工率不足50%,机电一体、数控技术等行业中的高新技术人才数量无法满足企业生产的实际需求。随着时代的发展,河南省的制造业面临着更多的竞争与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河南需要同时应对发达国家与发达省份两方面的巨大压力,并且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推动河南经济技术的高新发展,必须推动河南在发展技术与经济的同时,减少资源的消耗与污染的排放,并且推进河南迈向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河南高新技术应用水平的有效提升。河南高新技术人才的短缺严重限制了河南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限制了河南向经济强省建设与发展的空间与途径。参考2018年的河南省春季人才招聘会的相关数据,发现信息技术、新材料与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依旧存在较大的高新技术人才缺口。

2 河南省高新技术人才培养现状的成因

2.1 缺少对技术教育的充分重视

河南省高新技术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原因是各地对于技术教育的重视不足。从区域的角度进行分析,地区高新技术人才的培养水平与地方技术教育的发展情况直接相关,一直以来,河南省技术教育模式的建设存在很大的问题,比如照搬照抄普通高校教育模式,其招生制度、教学模式、专业课程等都无法与时代接轨,这样的技术教育体系培养出来的人才并不能够适应时代对于人才的实际要求,技术教育未能体现其实用性与有效性,也未能缓解河南地区的就业问题。

另外,由于对技术教育的不够重视,现阶段,河南省技术教育院校的现代化建设还有很多不足,包括设备设施、教学场地、师资力量、专业结构、实践操作、教学材料、信息化建设水平等均有待加强。河南省自“十二五”以来,技术院校的信息化建设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整体来看,河南省技术院校信息化建设与我国“互联网+”教育的战略目标与战略需求相比,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这也是限制技术院校高新技术人才培养的重要因素。

2.2 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不合理

技术教育与高校教育是培养高新技术人才的重要途径,而高等教育专业设置的合理性,也是保障高校培养更多高新技术人才的主要方法。河南省高等教育机构大多历史较短,与其他文化强省相比,其高等院校的平均建设时间远远少于我国大多数高校建设时间,其历史文化积淀与技术水平就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另外,河南省的高等院校主要专业大多是传统专业,无论是专业数量还是专业结构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这种高校专业设置的局限性,也严重限制了高新技术人才的培养。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大环境是华中地区逐渐崛起,并带动西部地区的发展,河南省的经济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专业与教育机制的设计无法适应经济大发展环境下市场对于高新技术人才的需求,导致河南高校高新技术人才的培养面临一定的困境。

3 河南省高新技术人才培养的创新策略

3.1 转变人才培养理念

河南省高新技术人才培养理念的转变,需要彻底消除传统教育体系中对于技术教育与技术人才的偏见。传统的人才培养理念中,更加看重培养理论型人才,认为学习商务管理、法律政治、医疗师范等专业的人才会更加“有出息”,对于技术型人才多有轻视,这也是导致现阶段我国高新技术人才基数较小的主要原因。对于人才培养理念的转变,需要从整个社会入手,加强对于技术革新与时代变革的宣传,加强对云计算、大数据等各种新技术的广泛应用,通过增强社会对于高新技术人才的需求量,来推动高新技术人才的有效培养,推动我国教育理念的进一步革新。

3.2 从政府的角度入手

3.2.1 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

从政府的层面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通过顶层设计为高新技术人才的培养创建更好的外部环境。一直以来,河南省人才的配置都存在一定的偏见,强调“能上不能下”的情况,而并未以市场对于高新技术人才的实际需求为前提进行合理规划与配置。在政府的主导下,地方高校也需要充分考量市场规律与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以人才的高新技术水平为导向,并与学校及区域的发展战略相结合,制定相应的高新技术人才培养与人才队伍建设机制,并为高新技术人才创建良好的自由流动机制。近年来,河南省高校教职员工的人数不断增加,其中专职教师的数量也有所增加,但与市场对于高新技术人才的需求空缺相比,专职教师的数量依旧有待提升。为此,依旧需要地方政府为主导,建立更加多元化的人才培养与用人机制,将固定编制与流动编制相结合,进一步增加流动高校高新技术教师的数量,为培养更多的高新技术人才提供支撑。例如,许多高校在建设过程中,大力引进具备高新技术的专家学者与优秀人才,为人才的培养、选拔与任用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3.2.2 从政策的角度为高新技术人才的培养提供保障

从政府的角度来说,高新技术人才的培养需要以政策及资金作为支撑和保障,建设更加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通过高新技术人才的培养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进而推动河南省产业结构的转型,推动河南省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政府在经济发展与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承担并主导宏观调控,政府需要向高校提供政策支撑,建立更大的高新技术人才培养与任用的平台。政府需要更多地投入建设资金,为高校的建设与发展提供物质支撑,更好地推动高新技术人才的创新与培养。

例如,2017年河南省人社厅出台了《关于加强河南省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方案》,计划在学科建设、产业建设、新兴行业与新型业态等各种领域中,培养出具有高新技术的领军型人才与创新团队,培养至少45万的高新技术人才。从高端制造、新能源、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材料等行业中采取重点措施,至少培养出500位国际一流水平、在高新技术层面有着重大突破的领军型人才,并由政府部门向其拨付专项基金提供支持。

3.3 从高校的角度入手

3.3.1 加强高校学科建设

高校作为培养高新技术人才的主要阵地,也应当从高校的角度入手探索高新技术人才培养的措施与路径。首先可以从学科建设的角度,推动高校高新技术人才的培养。近年来,高校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逐渐凸显,许多高校都开始大力引进外部的科学技术资源,引进高新技术与优秀人才,全面推动“科教结合”的发展,将高校建设作为高新技术人才培养的主要环境。

3.3.2 推动教学模式创新

高新技术人才的培养需要保证高校课程体系建设的合理性,在推动高校优化建设与教育改革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建立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构建新型的教育教学模式,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引进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由教师做好教学的组织与引导,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创新精神,积极探索高新技术的创新性应用。另外,还可以积极引进或借鉴先进的人才培养理念,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加以尝试性探索与应用。例如,高校可以尝试建立学分制,而非传统的学年制,为高新技术人才的培养提供更多的时间与空间,进一步提高高校教育与建设的实践效果。

参 考 文 献

[1]付琛瑜.河南省高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河南科技,2017(20):20-24.

[2]李雯.河南省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對策[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5(3):33-34.

[3]湛宁,曹帮琴.河南省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对策[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8(6):198-199.

[责任编辑:邓进利]

猜你喜欢
河南省
河南省通许县:稳粮增豆 一季双收
当上演员的小鸭子
河南省嵩山少林寺武术馆主要出访教学表演一览表(1989.3-2020.1)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李建峰 钧瓷壶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2018年河南省各省辖市及直管县(市)专利申请量统计表(1月)
2018年河南省各省辖市及直管县(市)专利申请量统计表(3月)
河南省周口市检察院依法对王宏景涉嫌受贿案移送审查起诉
河南省周口市检察院依法对鲁轶涉嫌受贿、滥用职权案移送审查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