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时代保险行业人才的建设①

2018-09-10 13:00陈艳茜章小兵
中国商论 2018年31期
关键词:人才建设保险新时代

陈艳茜 章小兵

摘 要:新时代背景下,保险业处于转型升级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保险人才作为推动保险业发展的第一资源,研究其人才建设问题对于促进保险业稳健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新时代保险行业发展特点和保险人才需求现状,探究保险行业人才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希望有助于推动保险行业人才建设,促进保险业稳健发展。

关键词:新时代 保险 人才建设

中图分类号:F8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8)11(a)-191-0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十九大报告要求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中国保险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对我国保险行业发展进行了新的规划,强调转型发展为现代保险服务业,努力由保险大国向保险强国转变。保险人才作为保险业发展第一推动力,对于促进新时代保险发展、增强金融服务经济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1 新时代保险行业发展特点

(1)保险业务规模快速增长。2017年,保险行业共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36581.01亿元,同比增长18.16%。产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9834.66亿元,同比增长12.72%;寿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21455.57亿元,同比增长23.01%;健康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4389.46亿元,同比增长8.58%;意外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901.32亿元,同比增长20.19%(数据来源于中国保监会《2017年保险统计数据报告》)。以上数据说明保险业务规模整体呈快速增长趋势。

尽管如此,中国保险业仍处于较为初级的阶段。随着经济发展和国民保险意识的改变,保险行业发展前景广阔,离不开保险行业人才建设的加强。

(2)新技术应用保险行业。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车联网、无人机等新技术不断应用于保险领域。新技术的融合使保险行业除了本质不变,其商业模式、产品形态、服务方式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比如无人机可以代替查勘人员的查勘工作,相比人工查勘具有费用低、速度快等优点。创新技术的应用,保险产品研发、保险产品营销、查勘定损等领域用人需求将会发生变化。

(3)保险服务领域不断深化。“十三五”时期保险业服务领域主要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民生保障”“服务经济建设资金需求”以及“服务对外开放重大战略”四个领域。未来保险行业发展继续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脱贫攻坚战略两大主线,同时还需贯彻新发展理念,对接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拓展其服务领域。自然保险人才结构、专业背景等方面需求也会随着服务领域的深化而有所改变。

(4)保险需求增加而多样化。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计划生育政策的改变,养老和医疗保障不足的矛盾将凸显。因此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中产阶层队伍的壮大,政府财政税收政策支持将激发旺盛的保险市场需求。同时随着社会多元化发展、消费结构的升级,国民保险意识不断增强,保险需求势必增加并呈现多样化。伴随着保险需求变化态势,保险产品设计、营销、客服、理赔等人员需求也会随之变化。

2 新时代保险行业人才需求分析

(1)保险服务领域的拓宽与新技术应用于保险领域,保险行业亟需创新型保险人才。保险行业知识密集,需要融合经济学、法学及统计学等诸多学科,不但与银行、证券、信托等行业密切联系,而且与非经济类学科的交叉融合日益增多[1]。因此,新时代保险人才需要懂经济、法律等多学科知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从保险产品、保险服务、保险制度等方面对保险行业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如创新养老保险产品、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发展多样化健康保险服务等。基于此,新时代保险人才不但需要具备医疗健康、国家养老政策、气象灾害等相关领域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将其专业知识与保险实务有机融合。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应用于保险领域,保险人还需具备较强的信息专业知识和数据处理分析能力。

(2)保險业务规模快速增长需要大量保险人才的供应。瑞士在保险经济研究与咨询部的数据显示,保险行业的从业人员数量上随着中国保险市场的迅猛发展也呈爆炸式增长[2]。随着保险服务领域的延伸以及国民保险需求增加态势,保险机构的数量与质量均需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背后意味着需要相应的保险人才供应的增加。另外,我国目前每年高校保险及保险相关专业毕业生仅有2万人左右, 保险专业人才供需存在严重失衡。同时在保险行业人才流动性也是不容忽视问题,这些均导致了目前保险行业人才供给不足,相对滞后于我国保险行业规模快速发展态势。

(3)保险行业创新发展需要高端创新型人才。新常态下经济增速的放缓,保险公司需要不断改革创新,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保险产品服务。随着经济结构变化,产业融合不但催生了新风险点,更增加了保险行业风险管理难度。因此新时代保险行业发展急需风险管控、财务预算以及管理等领域人才。这些人才专业技术性强,工作内容与创新变革紧密相关,市场薪酬价码高,不但是保险行业内部较突出的稀缺资源,而且其留存问题也是各保险公司关注焦点。

3 新时代保险行业人才存在的问题

(1)保险行业人才短缺。保险行业人才的短缺已成为制约新时代保险业稳健发展重要因素之一。背后原因是多方面的:国民保险认知有限,对保险行业存在一定的负面看法导致选择保险专业学生不多、进入保险行业意愿不高;保险行业属于知识密集型行业,对从业人员的知识水平和文化素养要求很高,需要的是跨学科、复合型人才,人才培养有难度;我国高等院校培养保险专业学生数量不足,保险专业人才培养数量与保险行业人才需求有所脱节;保险企业对保险人才重视不够,自身培养不足;保险行业人才流动性过大,容易流失到其他行业。

(2)保险行业人才流失率高。近两年中国保险行业人力资源调研报告均显示保险行业销售、精算、资产管理、两核、业务管理人才流失率高。而这些人才恰恰是保险行业关键性战略技术人才,严重影响到保险业稳健发展。其流失原因一方面是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个人获取招聘信息更加便捷化,就业选择面临更多选择从而影响到其流失;另一方面是职场复杂人际关系、待遇不高、绩效考核管理制度不健全以及领导重视不足等,影响了保险人才工作积极性而选择流失。

(3)专业核心人员敬业度不高。2015年保险业人力资源调研显示保险业从业者平均敬业度为76%,风险管控、两核、信息技术这三个关键核心岗位在留任意愿、岗位激励满意度等方面反馈积极度都是很低,说明两核、风险、信息技术岗位敬业度低[3]。而这些岗位人群属于保险企业专业技术核心人才,其敬业度低对新时代保险业稳健发展至关重要。究其原因诸多,主要是缺乏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

4 新时代保险行业人才建设的建议

(1)加强保险宣传,提升国民保险认知,引导民众积极选择保险行业。目前保险行业社会形象有待提高,而对保险行业某些片面的认知是影响民众选择保险行业的重要因素。因此保险监管部门、保险行业协会、保险机构以及保险专业院校等部门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多途径开展保险知识的宣传,提升国民保险认知。如举办保险宣传讲座、创办保险宣传刊物、开辟保险网络专栏、设置保险宣传微信公众号等。鉴于在人性上容易先入为主,建议保险宣传从小开始,针对不同年龄群其宣传内容有所侧重,实事求是宣导保险在国民经济发展与个人家庭生活中的重要性,宣导国民正确认知保险以及保险行业,激发民众选择进入并留存保险行业的热情。

(2)改变教育理念,优化人才培养,形成分层次、多元化保险人才培养体系。保险行业是多学科知识交叉融合的综合行业,其保险人才的知识结构呈多层面、复合型特征。因此开展保险专业培养的高等院校应深入保险行业调研,准确把握保险行业人才需求,依据保险行业工作性质和岗位知识技能需求培养将保险行业人才定位为研究型人才、应用型人才以及综合型人才,形成多元化、分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以满足保险行业不同层次人才需求。保险行业既需要培养高端创新人才,也需要兼顾三、四级保险机构实务技能型人才的需要。不能一味追求培养“高、精、尖”人才,而应改变教育理念,面向社会、对接行业,培养适合保险行业、愿意留存保险行业发展的人才。

(3)保险企业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吸引并留住优秀人才。保险企业应健全人才引进与用人制度,不宜一味追求高学历,避免人才高消费。强调保险行业人才的针对性与实用性,注重人才年龄、性别、学历、专业等方面的合理搭配;健全绩效考核管理制度,明确工作职责,选用合理考核指标,以工作实际成绩为重点进行考核,增强保险行业人才激励度;健全职业晋升制度,强化保险员工专业培训,提升职业发展空间,从而促使保险员工找到归属感;加强对保险企业各级主管要求与管理水平的提升,做到既懂业务又懂管理,能够客观肯定员工工作成绩,从而让员工找到成就感;深化保险企业文化建设,提升保险形象以吸引优秀人才,营造良好工作氛围,增加员工凝聚力,促使保险员工找到安全感从而忠诚于保险行业。

(4)保险企业加强与高等院校合作,联合招生,协作育人。作为知识、技术、智力密集型的保险企业,其人才知识构成是跨学科、复合型。纵观国内保险行业人才培养往往偏于某一个方面,或医学,或法律。而基于新时代保险人才复合型知识培养需求,保险企业应加强与高等院校的合作,联合招生,协作育人,为保险企业发展提前量身定做,储备相应保险人才。国内校企合作培养人才实践研究证明校企合作培养保险人才具有优越性,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贴近保险企业用人需求,更能加强学生对企业文化的认同从而提高职业忠诚度。

加强保险行业人才建设也已成为保险行业面临的重要课题。尽管短期内难有成效,但是当下保险企业、教育机构以及保险监督等部门多方位合作协调,将有望提升保险行业人才的数量与质量,促进保险行业稳健发展,不断提升保险服務实体经济能力和水平。

参考文献

[1] 崔惠贤.“新国十条”颁布后上海高校保险人才培养改革探析[J].上海保险,2014(11).

[2] 徐静,姚琼巍.保险行业人才培养探析[J].上海保险,2012(6).

[3] 赵广道.核心专业人才敬业度低[N].中国保险报,2015-11-19.

①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课题《高职保险专业人才“订单培养”的实效性研究》(XJK014CZY001)。

作者简介:陈艳茜(1976-),女,湖南株洲人,医学硕士,讲师,主要从事保险实务与保险教育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人才建设保险新时代
基层群文队伍人才建设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
科学发展观背景下煤炭企业人才建设问题探讨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金融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国防经济动员信息化建设展望
浅论环境监测垂直管理后的人才建设
浅谈不婚主义下保险“受益人”的指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