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异质分组”提高课堂效率

2018-09-10 12:24胡丽莉
体育风尚 2018年4期
关键词:体育课堂教学个体差异篮球教学

胡丽莉

摘要:提高体育课课堂效率,让课堂更有效、更有趣是每个体育老师的追求。本文通过对《篮球行进间运球》教学案例、反思教学策略及教学活动设计,探索高效教学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异质分组;个体差异;篮球教学;体育课堂教学

篮球运动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体育运动之一,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占很大的比重。笔者以二年级下册《篮球直线运球》一课为例,探讨解决课堂重难点的教学策略。

一、取长补短 共同进步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在体育教学中尤为明显。由于身体条件、兴趣爱好以及运动技能等差异让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出现很大的差别,比如篮球,男女生运动技能高低的差异性表现的更为明显,年级越高,区别越大。同时差异不单指学生个体的差异还包括教师教学的差异。面向全体学生,正视个体差异,并针对“差异化”的学生主体,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促进课堂教学:

(一)转变观念、正视差异

差异并不是消极因素,一味的强求相同的教学目标,只会降低教学效果。男生对篮球的兴趣高,课余时的练习频率和时间远远高于女生,如果将男、女生的教学目标设定的相同,常常会出现“吃不饱”“吃不消”现象。教师必须从学情出发,仔细了解学生的差异,让教学目标和方法更有针对性。

反思:进入二年级,学生不单单只玩球,而开始学习认识篮球的基本动作。正视男女生及身体上的差异性,无论学生的起点如何,不在教学中存在不公和不关心的态度,设置不同的目标,通过语言激励、降低游戏难度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信和兴趣。在课前,笔者与授课的2年级两个班的学生以聊天、游戏等方式进行摸底,大部分学生对于篮球课比较感兴趣。但个别小个子的同学和柔弱的女生开始望而却步,“不敢”“不愿意”。在课堂伊始,笔者设计了“让篮球听话”的环节,热身的同时,熟悉球性,并和篮球交朋友,消除个别学生对篮球恐惧的心理,提高自信,在“玩”球中去认识篮球,同时请球性好的学生进行示范,发挥骨干作用,激励学生去参与。

(二)合理设计、利用差异

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制定教学方法。利用差异性合理的设计教学内容和过程。课前根据学生学情,不停留在表面的,以游戏的方式导入教学为低年段学生所乐见,以赛促练,不仅提高课堂趣味性,同时可以提高集体意识。

通过实验法、对比法,在平行班中选择201班和202班进行对比。

结果:在游戏竞赛环节,相同的游戏内容和次数202班的游戏时间远远少于201。

反思:本节课在是小篮球直线运球单元里的第四课时,笔者在202班教学中采用异质分组,将学生分成实力相当的四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充分发挥体育骨干的作用。在比赛过程中,202班的竞赛异常激烈,学生们的参与性高。整体的运球时间及组织上少于201班。因为多出的时间,在运球接力游戏后,笔者临时加了运球追逐赛,让优异的女生挑战男生(选择男女生水平相当的)。学生兴致高涨,很快分成两大阵营,助威声此起彼伏。结果女生以微弱的优势获胜,女生欢呼雀跃,男生则不敢相信,自己的小徒弟们居然超过自己。比赛后,更多的女生跃跃欲试,发起挑战,而男生也不甘服输。

(三)适度调整、改变差异

学生是不断发展的个体,随着学生的不断学习和教学条件的变化,必然引起差异的变化,因此就要求我们在学生学习发展的过程中定期对学生的差异进行测查,因人施宜,及时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教学。

反思:学生这个学习者,是一个变量,由于学生时间和学习兴趣的改变,教学目标也应跟这学习者这个变量而改变,而不是一直对部分学生降低目标。通过循序渐进的方法,让学生慢、稳、快,一步步提高、进步。

二、及时反思 汲取提高

有效的教学需要高效的课堂,这不单单是备教材,还需要理解、认识学生,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乐于学,勤于练,优而展。

1.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根据学生的学情,分层设计教学目标,制定阶梯式学习进度,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自我,寻找适合自身特点的学习任务,准确定位,循序渐进,逐个完成教学任务,最终达成目标。

2.组内异质,组间同质

根据学生的差异,让身体素质好,篮球技术好的学生担当组长,均衡各组的实力,分成四个大组。组间同质,让各组水平相当,利于开展组间竞赛,而组内异质,让身体素质好的带着身体素质相当弱的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中来,起到了以优带劣,以点带面的效果。

3.小组竞赛,激励共进

小学阶段的孩子,喜欢游戏,喜欢竞赛。我们以游戏竞赛的方式,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在游戏与竞赛中学习体育技能,提升身体素质,并热爱体育运动。

通过实验对比法,在篮球课中异质分组教学,学生们互相激勵,学习互助,差异互补,共同提高。异质分组的最终目的,是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性,让每个学生得到发展和提高。差异教学设计也不宜偏执一见,在教学中要正视差异,合理使用教学分组方式,让教育真正落实到实处。教无定法,在授课过程中还要更加细心的去观察,了解学生,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让课堂实现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林小燕.体育课堂异质分组教学探析 [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2(01).

[2]曾继耘.关于差异教学若干理论问题的思考 [J]. 教育研究,2007(08).

(作者单位:浙江省丽水市庆元县城东小学)

猜你喜欢
体育课堂教学个体差异篮球教学
体育课堂教学增强学生体质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农村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有效策略
试析如何提高高中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讲究纠错艺术,提升英语学习效果
浅谈循环训练法在初中篮球教学中的应用
借助体育游戏教学法促进小学篮球教学
高中生二语(L2)习得的性别个体差异
篮球教学中三步上篮教学方法研究
如何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体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