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体育”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

2018-09-10 08:21陈钊盛
体育风尚 2018年4期
关键词:阳光体育高校体育身体素质

陈钊盛

摘要:高校大学生身体综合素质不是很理想,这与体育教改成效有很大的关系。当先,高校全面启动阳光体育运动计划,大力进行体育教学改革,可以有效地引导每一个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提升身体素质,因此备受国家与高校的重视。文章结合阳光体育大环境,探索高校体育教改的新思路,如强化体育锻炼宣传,提升体育锻炼意识、创新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实现学生个性发展等,以期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使其成为他们自发的行为。

关键词:阳光体育;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身体素质

高校体育教学中一直存在很多不容回避的问题,而阳光体育运动的提出为其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思路与方向。为了适应阳光体育的大趋势,高校应该强化体育教改力度,多措并举,在校园营造体育锻炼的氛围,尽可能地使所有学生都能加入到体育锻炼中来,使其发展为一种全校性的活动,并逐渐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良好生活习惯,以保持身体处于持续健康的状态。本文结合自己多年的高校体育教学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阳光体育运动大背景下体育教改的具体思路与有效路径。

一、意识先行,强化体育锻炼宣传,提升学生体育锻炼意识

大学生体育锻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高校应该从培养他们主动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出发,以此来促生他们进行进一步参加并定期参加体育锻炼的行为。这就要求高校强化对体育锻炼的宣传,使大学生从心底里能够意识到体育对于其自身发展的意义与价值,进而他们才会自发产生参与的行为表现。具体来说,高校要积极利用多种宣传途径,如通过传统媒介(宣传栏、黑板报、校刊、校园广播等—)、新媒体平台(学校公众号、学校微博等)、体育活动的开展等途径,加大宣传攻势,营造全校进行体育锻炼的良好氛围,使之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能够自觉地参与体育锻炼,并不断使之内化为自己的终身习惯,使阳光体育运动真正开展起来。

二、因材施教,创新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实现学生个性发展

目前高校体育教学中依据保留有浓厚的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子,这也导致学生对于体育锻炼也没有很高的积极性。所以说,高校应该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引导他们制定符合他们自身情况的体育锻炼计划,激发他们自觉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致与激情;在学生提供统一教学内容外,根据学生兴趣爱好,进行分组教学;将体育由公共必修课改为选修课,避免学生因为强制参与产生的内心抗拒;充分体现个性自由,由学生选择授课内容、教师等,让他们心理感受到尊重,并爱上体育,主动投身到自己所喜爱的体育项目中去。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对于体育的兴趣,实现其与个性发展的一致性。

三、创新高校体育教学方法,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在传统教育观念、教学体制深刻影响下,一直以来,高校体育都过分关注理论教学,忽视学生实践活动。显然,这已经难以满足当下高校体育发展的现实需求,也不符合其未来发展要求,因此高校应该创新教学方法,将多种方法融入课堂教学,并将体育教学延伸到课外,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活动兴趣,全面提升教学水平。

四、完善高校体育教学评价,激发学生参与热情

高校体育教学过分重视结果评价,将学生最后的测试成绩作为考核学生本学期课程的唯一评价指标,忽视了学生的课上表现。种方式已经难以满足體育教改的需要,高校要不断地引入过程性评价,将学生出勤、迟到早退等列入考核范畴,使学生意识到体育课程与锻炼的重要性,让他们感受到阳光体育运动的好处,从体育锻炼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增加参与的积极性。

五、多措并举,切实开展阳光体育运动

高校应该重视阳光体育运动活动,为其定期开展提供充足的人力和物力支持,添置齐全活动开展所需要的场地、运动设施与器材;顺应信息化潮流,并将其引入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加大平台建设,使学生能够凭借该渠道获取体育资讯、训练须知、注意事项、技术分解视频等,以弥补由于师资力量不足产生的指导不到位问题;定期组织体育比赛,使学生通过比赛了解具体项目、提高技术水平;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为其专业化提升提供有力保障,以确保教育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综上所述,高校应该主动适应阳光体育运动大环境,以增强学生体魄为出发点,不断调整与加大本校体育教改强度,将健康第一的理念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促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与习惯,引导他们从自身身体状况出发,制定符合自身身体素质的体育锻炼形式与训练计划,实现“校内+校外”训练模式,使学生踊跃地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参考文献:

[1]张凯.“阳光体育”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9(01):150-151.

[2]吴润平.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现状与模式构建[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5,35(05):100-103.

[3]秦洁琼.“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2(16):176-178.

(作者单位:仰恩大学)

猜你喜欢
阳光体育高校体育身体素质
针对性身体素质训练在标准舞技术中的应用
锻炼
新发现
闲暇体育促进校园阳光体育发展的有效策略研究
边远山区农村小学如何有效开展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
浙江省金华市社区体育与高校体育的互动研究
阳光体育背景下中学武术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体育锻炼也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