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2018-09-10 09:24戚宇飞黄延春张正康
体育风尚 2018年4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体育教学方法

戚宇飞 黄延春 张正康

摘要:素质教育的推广使得我国应试教育得到了不断改革,中小学体育教学也开启改革与发展的新进程,实现了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及模式的优化。但体育教学改革并非一帆风顺,本文就当前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情况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建议,从而更好地推动体育教学改革。

关键词:中小学体育;体育教学改革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普及和“健康第一”的学校教育指导思想的提出,广大中小学体育教师也以高涨的热情和饱满的精神投入到了新一轮体育教学改革之中,给中小学体育教学带来了改变,但在改革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尖锐的问题。学校体育仍是素质教育改革的相对薄弱环节,学生身体素质下降仍然没有得到明显改变。

一、体育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

(一)体育教学的区域不平衡性

受经济发展不平衡等的客观因素,我国城市地区的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进程要优于农村地区,许多农村地区依然延续着传统的体育教学形式[1]。我国农村地区仍然轻视体育教师和体育课程的观念相对严重,甚至经常有取消或占用体育课情况的存在,体育教学的开展非常困难。因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体育硬件设施严重缺乏,且这种情况短期内很难得到改变。农村地区,没有体育硬件设施,没有体育教师,再加上不重视不监管,其体育教学改革无从谈起,只是空喊口号罢了。

(二)当前我国的中小学体育教学理论科研水平滞后

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理论研究较晚,并且发展之初并没有得到相应重视。近年来,体育教学急于追求改革进程,急功近利,从而脱离了实际操作进入唯理论研究的歧途。理论研究者已经脱离了实际教学,不考虑我国教育状况和独有文化,一味追求改革创新,实则为了改革而改革。但这是追求的表面形式的改革,并一定适合我国的教育情况,不能根本改变我国体育教学的薄弱现状。体育科研水平一直落后的原因不止是因为人才匮乏,其主要原因还应该是国家社会的关注度不高,投入小,政策扶持力度不大,没有调动体育科研人员的热情和积极性。

(三)教学方法单一,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没有充分利用

教学质量的情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运用是否合理有效,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合理与否也将直接影响到教学目标能否顺利完成,同时也关系着体育课堂教学的教学效果,现阶段很多中小学体育教师并不能够很好的结合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情况、实际教学条件等多种因素,灵活选择并使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从而使得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教学质量大打折扣[2]。目前大部分体育老师仍然采用传统的千篇一律的传统教学方法,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科学有效地进行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建议

(一)改变中小学生在体育认知方面的偏差

教育改革还在不断深入,素质教育最终会成功取代应试教育。但各种社会力量、政策制度以及家庭因素等对中小学生的影响终究只是外因,要想培养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关键还在于学生本身。学生每一天都有大量时间集中在学校度过,参与体育活动的条件是充足的,且还拥有受专业体育教师指导的优势,只有改变中小学生对体育认知的偏差,才能真正提高他们参与体育教学的动力,深化体育教学改革[3]。我们把该现象作为体育教学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从体育教学的目标,体育课程的活动形式以及内容还有运动的度来丰富学生的体育生活,进而增强学生的参与兴趣,为锻炼身体奠定基础。

(二)关注农村体育教学,确保体育教学均衡

我国农村与城市受多种因素的制约,教育呈现出很大的不均衡性。而体育作为关乎国计民生的教育事业,必须走均衡发展之路。在教学改革与发展中,加大对农村体育事业的帮扶,提供必要的体育教育经费,加强教师引导,鼓励优秀体育教学工作者深入基层、服务农村,致力于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事业,无论是人员还是物力方面都做好帮扶,助力农村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

(三)加强对体育科学研究关注,发挥科研先行作用

体育科学研究是体育教学改革的理论基础,因此必须加大对体育科研的关注,积极致力于体育领域的科研和探讨。以体育科研为导向制定科学决策,积极推动方案的修订完善,为体育教学创新建设提供理论依据。以体育科研为导向创新体育改革形势和内容,确保体育教学的高质量与高效益开展。以体育科研为导向发掘体育教学优秀人才,开展特色体育项目的研究[4]。以體育科研为导向督促教学水平的提升,做好相应研究资料的补充与完善。但也不能陷入唯理论的圈内,应当根据我国国情与实践相结合。

三、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促进社会建设的高速加快发展,体育作为教学的项目得到一定的高度重视,体育教学课程的发展以及改革的序幕已经拉开,以人为本、快乐体育、终身体育教学理念促进了中小学教学的改革以及创新,但是我国体育教学的革新是一个十分繁琐的工作系统,也只有在教育行业的实践中才能发现问题,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够在原有的教学目标基础上进行适度革新。只有适度的革新才能够真正提升青少年身体素质,进而达到终身体育教育的目的,这不仅需要学生个人去配合和努力实践,也需要不同社会群体的相互支持配合。

参考文献:

[1]张文俊.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问题和改革对策研究[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12(1):123-125.

[2]刘海元.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原因及解决对策[J].体育学刊,2008(1):67-71.

[3]孔繁明.目前我国体育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科教纵横(教育科学版),2010(4).

[4]王佳佳.对新世纪中小学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4.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校本部))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体育教学方法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健康中国2030导向下体育教师健康素养提升研究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我们的“体育梦”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