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校内汽修实训室的管理与建设

2018-09-10 21:47冉日红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8年3期
关键词:课堂环境校企合作教学实践

冉日红

【摘 要】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与道路交通的发展带动了汽车业的进步,汽修专业也成为学生学习的热门专业。在职业学校,汽车维修技术专业成为重点建设专业,各个职业院校都对其加大了人力、物力等方面的投入,汽修实训室的成立为学生的学习确立了实训、实练的目标,为培养高技能、高质量的汽车维修人才提供了有力保障。在高科技产物日新月异及人类思想不断进步的背景下,实训室的建设与管理也面临着挑战,文章通过对汽修课程的研究,分析实训室现状,对汽修实训室的发展提出了部分建议。

【关键词】汽修实训室;校企合作;教学实践;课堂环境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8)03-0192-02

1 汽修实训室的发展方向

为了能够更好地解决汽车行业发展对汽修人才的需求问题,职业院校在政府部门的带动下加大了对汽修实训的资金投入,用来完善汽修实训室的建设和发展。同时,通过对职业院校汽修专业的调查与整理,将所发现的问题加以剖析,确立了汽修实训室的管理负责人设置、相关教学内容、实练环境及规定机制等发展的方向。汽修实训室的发展提高了学生的技术能力,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人才储备。

(1)完善教学实践的内容。灵活的技巧对操作性较强的汽修行业有着一定影响,因此在汽修学习过程中,教学指导对学生们技术的传授与培育有着重要作用。职业院校在汽修实训室的教学课程安排中,可以通过对汽车行业的走访调查,收集汽车行业维修与改进更新等问题,针对所掌握的资料,抓住社会发展下汽车业所需要的重要技能与发展需求,使校内汽修实训室的教学实践内容得以完善,让学校为学生提供专业技能更强、更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指导[1]。此外,汽修实训室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任务安排,通过项目设定,让学生在解决故障的情况下完成知识学习,增强动手操作能力并提高自身汽修技能。

(2)建立汽修实训室的实练环境。良好的实练环境是汽修实训室发展的根本,也是学生进行汽修学习的基础。学校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合理地创办一部分汽车装置试验室,通过购买相应的先进器材对实验室进行设备更新,来满足汽修教学对汽车行业发展的需要,从而进行更好地教学。此外,学校在汽修实训室建设过程中,可以尝试着开展建设校外汽修中心,通过真实的场地与汽车维修工作来进行更实际的教学,使学生在校内学到的技能与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进而对自身所掌握的技能有所巩固。汽修实训室也可以请企业人才骨干来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将企业人才的高能技巧通过多媒体、网络等方式保存下来,让学生进行观看与领悟,增加学生的学习灵感。

(3)落实汽修实训室的相关机制。汽修实训室要设立专门的负责人来对实训室进行管理,确保实训室卫生、秩序、安全、器材操作等工作的正常进行。实训室的负责人要在课程开始前将实训室的各项规章制度与要求告知学生,在实训室内进行的各项活动,老师与学生均要听从负责人的安排。同时,为了汽修实训室健全发展,要建立一套相关机制,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规章,采取与此相匹配的管理手段,确保实训室持续稳定开展。对于汽修实训室内的实训工作人员,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不仅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技术要求,也要对工作人员进行奖励,通过对其工作表现、技能提升等方面进行考核来完成对工作人员的调动、奖励与晋升,鼓励工作人员为教学工作提供优质的服务。

2 汽修实训室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汽修专业受到了重视,国家财政部门加大了汽修专业实训基地的建立投资力度,汽修实训室在成长过程中也积累了相关经验,这些有利条件都为汽修实训室的发展铺就了良好的道路。但当前的汽修实训室仍有不少问题需要解决,随着高科技产业化的发展,汽车产业也发展迅猛,汽修难度的加大及汽修实训室在思想方面的变革都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问题。

(1)汽修实训室课堂环境的制约。首先,汽修实训室的课堂实训所传授的知识技能并非从实践活动中引申出来、具有针对性的理论课题,学生接受到的技能具有老化性,不符合当前主流市場的走向,汽车品牌特色课程相对较少,造成学生的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无法有效结合。其次,受传统维修的影响,汽车维修课程部分应有的课程未被列入必修课,造成课程安排不合理,影响了学生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汽修实训室因缺乏专业器材、检测设备,造成教学手段过多地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缺少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方式,使教师大部分时间用于画图与板书的讲解,导致时间消耗过多,影响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2)汽修实训室的教师资源缺乏。强大的师资队伍是保证汽修实训室建立后能有效发展的关键因素。就目前的汽修实训室发展来看,学校所配备的教师资源缺乏,而在校的教师又达不到当下教育所需要的双项要求,因为大部分教师都只是通过学校学习而完成的教师考核工作,缺乏相应的实际汽车维修经验,所以无法为学生进行手动技能练习提供充分指导,而社会企业中的优秀技术人才只掌握了丰富的维修技能,对正常的理论教学缺乏知识传授的方法,在校教师同时掌握理论知识与维修技巧的人才较少,就影响了汽车实训室对学生的高效培育[2]。同时,政府相关部门也对学校教学人员进行管控,使学校与社会之间的教师人员不能实现共享,从而对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产生制约。

(3)学校、企业资源工作力度较小。汽修实训室的建立是为了对场地、设配等进行集中,通过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来增强其专业技能。然而,学校能力较为单一,一方面受财政资金的影响,汽修实训室无法对日常建设更新及定期修护工作进行人力、物力等方面的支出,另一方面又因为学校课程的广泛性,出于对学校全方位发展的统筹考虑,无法对汽修实训室进行长效管理服务。此外,社会企业对汽修实训室的资源配置工作也尚不到位,校企之间的合作运行方式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仍停留在对企业人力进行借调的方式来对学校的汽修工作进行指导。由于汽车品牌市场的发展,汽车厂家对自身品牌的核心技术采取了保密工作,这就使汽修实训室的工作与社会企业产生了脱节,对汽修实训室更好地适应社会带来了阻力。

3 校内汽修实训室长效发展建议

在职业院校中,汽修实训室的开展是一项复杂而又艰巨的任务,汽修实验室是中国高等人才的培育中心,对社会发展与进步有着重要意义。校内汽修实训室发展时间短、经验不足,而汽修专业涉及内容广、技术要求较高、投资力度相对较大,因此高校需要通过合理的规划与管理、强大的师资力量、完善的机制、健全的制度来确保汽修实训室长效发展。

(1)加强对汽修实训室的管理与培训。在汽修实训室的建设过程中,除了完善必要的设备、场地等硬件设施,相应的管理制度也至关重要。实训室要想长效健康发展,一定要将硬件设施建设与科学管理相结合,为学生制定相应的学习任务,完善汽修实训室的教学环境,以此来提高实训室的教学质量。并且,学校要加强对实训室的培训工作,对实训室的工作人员定期进行相关社会管理与技能培训,增加实训室工作人员外出学习与交流的机会,督促其通过在外学习来丰富自身知识、提升自身技能,从而能够对汽修实训室进行更合理地规划,提高汽修实训室的利用效率。

(2)增强汽修实训室的师资力量。建设一支师资力量雄厚的教学队伍是汽修实训室最关键的发展环节,学生的学习除了需要先进的硬件设施外,优质的教学指导也尤为重要。因此,我们要加强职业院校内高质量教师队伍的建设。针对职业院校中汽修教师技术水平较低、理论知识薄弱、没有过多项目经验等问题,学校要结合汽修实训室当前的实际状况,为汽修教师制定一套相应的培训进修课程,让教师通过节假日等课余时间进行维修技能培训[2]。学校要投入部分资金,让知识能力较强的教师到高等学府完成进修或参加科研交流活动,丰富教师知识。同时,可以将教师分配到企业进行锻炼,让教师在积累经验的同时提升自身素养,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质量。

(3)增强校企合作,保证校内汽修實训室的持续发展。校内汽修实训室可以加强与企业部门的沟通,通过与相关企业达成合作共识,在制定明确的目标后共同完成任务,实现双赢局面。首先,在校企合作中,要对学生的知识、技能训练做出要求,使学生在企业开放性的实践学习中提升自身能力。学校要保证教学义务,在带领学生到企业锻炼过程中,做好自身的理论知识辅导及技术指导工作。其次,学校可以充分利用企业中的教学场地与高端设备,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企业也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观察,选拔优秀学生进行员工培训工作,以壮大企业集团的人才储备。

(4)完善汽修实训室的各项机制。随着近年来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财政部门投入了大量资金来完成对校内汽修实训室的建设工作,为了使其长期平稳发展,高等职业院校要改变单一的资金保障模式,调节各项机制,通过自身的完善来吸引外部企业投资,增加汽修实训室中企业的主导力量,改变实训室的投入机制,建立多元化机制以确保汽修实训室发展能够获得更多物力支持。此外,要完善汽修实训室的责任分担机制,可以通过无偿的社会服务来保证其公共开放性,通过有偿的培训活动,进行专业技术交流,不仅确保汽修实训室的利用效益,还提升了学生的技术经验,从而促使汽修实训室健康发展[3]。

参 考 文 献

[1]张松松.汽修专业实训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J].文理导航·教育教学与实践,2013(5).

[2]林敏祥,林玉荣.中职汽修公共实训基地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的研究[J].人生十六七,2017(5):1-5.

[3]谢旭青.中职学校汽修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研究[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16.

[责任编辑:陈泽琦]

猜你喜欢
课堂环境校企合作教学实践
关于高中英语课堂环境与学习成果的关系探索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