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盈利影响及相关建议

2018-09-10 04:35纪珊珊
中国商论 2018年20期
关键词:影子银行盈利建议

纪珊珊

摘 要:随着金融市场体系多样化的发展及社会对资金需求的不断上升,中国影子银行的应运而生,且迅速发展。影子银行的出现对传统银行来说是“双刃剑”,一方面,传统银行为了抵御影子银行对其的高冲击并且为了盈利,不得不改变运行模式;另一方面,也给金融业和客户带来风险。对于影子银行的监管,传统监管方式已不合时宜,金融监管当局应当不断适应当前的金融市场现状,优化监管结构,不断更新监管理念。致力于维持金融体系的科学健康发展。

关键词:影子银行 盈利 建议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8)07(b)-053-02

随着经济的发展,影子银行已成为当前金融结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对传统金融业尤其是商业银行,构成强有力的挑战和威胁。怎样规避金融业风险,确保其稳健的发展,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国内外金融界及监管机构普遍关心和值得探讨的问题。

1 影子银行的界定与特征

1.1 内涵

影子银行的概念诞生于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前夜——在2007年的美联储年度会议上,由美国太平洋(601099,股吧)投资管理公司执行董事麦卡利首次提出并被广泛采用。在中国,影子银行的概念至今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只要涉及借贷关系和银行表外交易的业务都属于影子银行。”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发展室之人易宪容给出如此定义。该研究所金融重点实验室主任刘煜辉认为,中国的影子包含两部分:一部分主要包括银行业内不受监管的证券化活动,以银信合作为主要代表,还包括委托贷款、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信托公司、财务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等进行的“储蓄转投资业务”;另一部分为不受监管的民间融资,主要包括地下钱庄、民间借贷、典当行等。

1.2 特征

影子银行的典型特征是:(1)市场流动性对其资金的来源有着较大的影响;(2)其与传统商业银行最大的区别是负债不是存款,不受针对存款货币机构,如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的严格监管;(3)受监管较少,杠杆率较高。影子银行和传统银行相似处在于,其本质都是有融资贷款中介的功能,確游离于传统货币政策监管之外。

2 影子银行对传统银行盈利情况的影响

2.1 影子银行迫使商业银行改变运行模式,促进其业务创新

商业银行及影子银行与一般企业的本质是相同的,最大的目的就是盈利。以往停留在依靠传统存贷款利差就可获得高额利润的商业银行,因影子银行的出现开始在同一片土地上抢夺市场,争取利润。与传统商业银行相比,影子银行具有灵活多变的特点,这使得在传统商业银行不可能的融资变为可能,影子银行的出现给商业银行带来前所未有的危机,迫使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银行不得不改变运行模式并不断业务创新,从而在竞争与挑战的环境下不断追求自身发展与进步。

2.2 二者互补而存在,且具有部分替代效应

受经济下行影响,传统商业银行为确保资本金安全,将信贷投放目标锁定为国有控股企业等有国家背景支撑的经济体,虽然监管机构对各商业银行都有小微企业贷款“三个不低于政策”的考核,考虑到其还款能力及风险规避等因素,贷款利率仍较大型国有企业高出很多,致使中小企业仍存在贷款难、融资难的问题。然而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力军、融资需求旺盛,资金需求仅仅依靠传统银行难以得到满足。此时,影子银行利用其灵活多变的特点,一方面,不断创新金融工具;另一方面,分散组合风险。从而使在商业银行中不可能的融资成为可能,不断填补市场缝隙,在服务实体经济、丰富居民投资渠道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因此,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而言,二者互补而存在且具有部分替代效应。

2.3 影子银行依附于传统银行,却加大传统银行风险效应

我们知道商业银行盈利主要依靠赚取传统存贷款业务利差,且商业银行资金来源是吸收存款。而影子银行属于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其自有资金非常有限,其运行过程中通过各种渠道吸收资金,且大量资本金大多来源于银行体系的理财资金,募集资金的成本高,又由于其放贷门槛低,并且在资金运用过程中,隐藏了其来源与去处,资金脱离银行体系后,难以受到监管,资金成功回流难以得到有效保证,造成银行资金安全隐患,给商业银行带来流动性风险,一旦业务出现问题给传统商业银行带来的损失将是惨重的,且有可能波及商业银行声誉。

2.4 影子银行加大了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风险,造成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减少

我国商业银行较多的依赖存贷款利差维持着高额的利润收入,中间业务缺乏改革创新的动力,发展长期滞后且发展缓慢。近年来,中间业务覆盖面较大,有较多不可控因素存在,加上商业银行开展中间业务存在较高的风险;而影子银行发展速度快与依靠抢夺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获得发展契机息息相关。而对于商业银行来讲,没有中间业务仅仅依靠传统存贷款业务将会停滞不前,因此影子银行中间业务的占有欲使得商业银行中收明显下滑,成为威胁商业银行盈利水平的重要因素。

2.5 影子银行造成储蓄存款分流,不利于商业银行发展和金融体系正常运转

商业银行的主营业务是为企业和个人提供信用货币的接待服务,从中赚取利差以获得利润。为了达到目标,商业银行为保障贷款业务需求,尽可能多地吸收各项存款。虽然银行业务在不断的发展,业务种类也不断多样化,但其更倾向于通过其他手段增加额外的营业收入,即便如此,借贷收入利差仍然是传统商业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因此,最大程度地获得存款和发放贷款依然是商业银行最主要的业务方向和利润的主要来源。影子银行的出现必然造成资金的分流,虽然影子银行没有办理存款业务的职能但是其利用监管空缺依靠理财资金、民间融资等方式造成储蓄存款分流,抢夺商业银行的部分利益,这直接造成银行利益上的损失。

影子银行的出现彻底打破了传统银行的垄断地位,使得商业银行的主营业务受到挑战,冲击了商业银行现状,分割着金融市场份额。

3 建议

3.1 监管建议

传统监管方式已不合时宜,金融监管当局应当不断适应当前的金融市场现状,优化监管结构,不断更新监管理念。致力于维持金融稳定,营造一个有序竞争的环境。应做到:首先,监管机构应该给监管对象即国内影子银行一个权威的界定,确保监管机构明确监管对象。其次,监管机构应制定严格的监管政策,利用现有的监测系统,如反洗钱系统及审计平台等对可疑大额进出资金进行有效监测,禁止银行员工参与影子银行业务,如非法集资、民间借贷等,确保商业银行从业人员保持高度独立,建立与影子银行之间的“防火墙”。最后,完善对影子银行的现场与非现场监管体系,为规避业务风险,制定制约影子银行业务的相关法律政策性文件,通过现场检查与非现场监管相结合,加强对影子银行业务的监管,不定期对相关业务进行检查,维护金融稳定。

3.2 对商业银行的应对建议

一是完善创新机制,增强创新活力。如今,影子银行对传统商业银行无论是市场的抢占还是利润的影响已势不可挡,商业银行在对抗影子银行冲击的过程中,为提高自身竞争力,必须注重各项业务创新,建立有效机制,满足中小企业多样化的融资需求,稳住商业银行优质中小企业优质客户,减少影子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分流,确保自身长久发展和竞争优势;二是增强自身管理能力,提高风险防范和化解能力。影子银行的资金来源大部分为理财资金、信托计划、委托贷款等,其在套取银行资金的同时,隐蔽了资金来源与去向,因此商业银行必须在业务贷后环节加强资金监测,努力掌握和监控信贷资金流向和使用情况,确保资金安全和按期回流。因此,商业银行必须不断提高风险管理能力,不断防范和化解影子银行带给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与市场风险,一刻也不能松弛。

参考文献

[1] 巴曙松.应从金融结构演进角度客观评价影子银行[J].经济纵横,2013(4).

[2] 刘荣,崔琳琳.金融稳定视角下国际影子银行监管改革框架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3(3).

[3] 裴欣.影子银行发展现状与监管对策[J].生产力研究,2013(6).

[4] 柳永明,李宏.商业银行风险管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影子银行盈利建议
家电企业的盈利能力评价
单次止损幅度对组合盈亏的影响
关于不做“低头族”的建议
影子银行规模扩张的原因及相关建议研究
三代人的建议
一季度公募赚得盆满钵满 “盈利王”华夏基金每天帮投资人赚3.85亿元
F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