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探究

2018-09-10 11:09王丽
体育风尚 2018年4期
关键词:体育专业人文素养高校

王丽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追求已不再局限于物质享受,开始注重身体素质的提高,各中小学校开始注重学生的体育教育,这就对高校的体育专业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是以后体育教育的重要力量,他们的素养会直接影响到受教学生,所以高校的体育老师要思考如何提高体育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高校;体育专业;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是指人们所具有的人文知识、人文能力和人文素质,具体表现为文化品位、道德素养、人生态度和审美情趣等丰富的精神世界。人文素养是一个人外在精神面貌和内在精神气质的综合表现,是一个人文明程度的综合体现。但现在在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中,老师更关注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运动能力、教学手段,人文素养反而被很多人忽视,致使一提到体育专业就会想到“四肢发达,头脑简单”。

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我国的体育专业教学主要突显出来的问题就是重技能轻素质,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老师教学观念落后,教学质量差

目前很多高校开始对重视体育教学,但是很多体育教师并没有明确高校体育教学的目标,忽略了体育教育教学的实际意义,而过分强调教育的形式和特长的教育,从而无法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在很多高校的体育教学中,老师的教学观念比较落后,老师仍比较重视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和素质教育,再加上很多的学生是体育特招生,本身就厌学,如果老师不能正确引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就会影响学生以后的全面发展。

(二)学校对体育教学专业不够重视,忽视了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

尽管高校已经开始重视体育教育教学,但相对其他学科,它还是略显边缘化,这就导致学校在设置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时,课程安排简单,文化课程相对要少,课堂教学也是以体育运动教学为主。学校对学生的要求也主要变现在运动能力和体育教學理论上,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态度、心理健康等方面,有可能忽视或打击学生其他方面的兴趣和爱好,从而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三)教学方式落后,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目前,我国很多高校的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还遵循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教学中老师是教学的主导,对学生是灌输式教学,很少和学生有教育教学方面的互动,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没有发挥出自己的主体能动性。而且老师在技能教学中还是放羊式教学,老师在教导完之后放任学生自己练习和摸索,这样的教学无法调动学生主动学习,也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热情,不符合新课改的教学思想要求,最终也做不到学生全面发展。

二、采取措施,提高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和体育特长班的学生不太一样,他们将来是作为体育老师来教书育人的,他们的言行举止会对他们的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的教育不能仅限于体育方面,还要采取措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提高老师的自身素养,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高校体育老师是教学的主要执行者,老师自身的素质高低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老师是学生学习道路上的领路人,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性格暴躁,动辄张口骂动手打的老师和温文尔雅,和蔼可亲的老师教出来的学生,不管是言行还是未来作为老师教学,绝对是不一样的。所以高校的老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不但有专业的授课知识和运动技能,还要有较高的人文素养,从自身开始影响学生,培养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最终培育出合格的全面体育教育人才。

(二)学校应重视体育教育专业,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学校应重视体育教育专业,转变对体育教育专业的教育观念和管理模式。首先在招生时,可以适当的提高教育专业的文化分数,提高学生整体的文化水平;其次转变教育观念,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未来是体育教育而不仅是体育,所以,学校在安排课程时可适当的调整课程结构,加重人文课程的比例,营造良好的人文学习氛围,强化学生的人文意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加强对新课改教学的理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改的教学核心价值是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老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从而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和学生的互动,不管是人文教学还是体育技能教学,通过师生互动都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并且在互动中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老师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人生态度。而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但学习到体育技能和教学知识,还树立了对体育教育的兴趣和热情,为以后投身体育教育事业打好基础。

三、结束语

高校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作为未来体育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具有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而且更要具有社会责任感、甘于奉献的高尚职业道德和为人师表的表率意识等人文素养。作为高校老师要从自身做起,引导学生开展专业知识和人文素养的学习,研究和开创新的教育模式,培养出合格的体育教育人才。

参考文献:

[1]戴佼芩.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J].当代体育科技,2017,7 (27):88-88.

[2]王娜.河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6.

(作者单位:重庆理工大学)

猜你喜欢
体育专业人文素养高校
关于体育本科专业理论课隐性逃课现象的分析
如何促进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学习体育理论课
高校人文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基于自我意识唤醒下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途径研究
高校 《大学语文》 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