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双网双全”,提升基层治理能力

2018-09-10 11:00蔡肇颖
杭州 2018年14期
关键词:同心圆全科社工

蔡肇颖

近年来,杭州市江干区从党建融入基层社会治理着力,在辖区8个街道全面推行网格化党建、网络化支撑、全科+全能、全员+全域的“双网双全”社区治理模式,有效建强社区党组织核心,形成了区域党组织全面参与、全民协同共建的良性治理格局,推动社区治理更加科学、精细、多元。该区已连续12年摘得浙江省级“平安区”殊荣,辖区居民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增强。

让支部在网格上建强,精准引领社会治理

聚焦网格化党建,旗帜鲜明突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铸强基层“战斗堡垒”。

聚焦基本组织,强化党建引领。按照“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楼道党小组”的三级架构,建立网格党支部549个、楼道党小组3800余个,形成“层级明晰、无缝对接”的网格组织设置体系,确保网格支部能管人、管事、管服务,成为能担当的坚强阵地。

聚焦基本队伍,强化抓人促事。建立“一格五员”协同管理机制,形成由社工任网格管理员,物业、志愿者、户口协管、社区保安任协管员,居民骨干、楼道小组长任民情员,“周三访谈夜”走访小组、机关事业单位在职党员任指导员,业委会、“同心圆”单位代表任协调员的“五员”协同管理机制,共集纳物业工作人员359人、业委会成员112人,党员骨干827人,志愿者代表95人,在职机关党员595人,形成“社工沉网格、在职党员进网格、物业业委会成员包网格、区域性党组织接网格”的工作格局,有效整合区域力量。

聚焦基本制度,强化规范运行。推行网格支部工作清单和网格支部书记行事历制度,以党内政治生活“123”主题活动为重点,全面落实党支部经常性工作。搭建开放式组织生活平台,每季度开展一次互动党课、党小组联动服务,广聚民智。2017年以来,共开展网格支部固定主题党日活动4392场,专题党课1603场。

让绩效在网络中提升,大力推动治理升级

聚焦网络化支撑,构建问题收集、流转、处置、反馈的线上闭环管控,助推基层治理运行绩效提升。

抓基础夯实,提升支部自转力。依托全市基层党建主干系统,对网格党支部和党员基本组织制度落实情况、民情联系服务情况进行实时留痕,实现基层党建工作过程可视化。2017年,采集更新32990名党员的基本数据,全区网格支部固定主题党日的活动开展率达到88.76%,网格党员“三会一课”、固定主题党日的活动签到率达到83.6%。

抓流程管控,提升问题处置率。依托“网格微管站”APP,构建“网格及时发现—智慧平台实时转办—责任单位快速处置—网格员确认反馈”的问题处置网络,确保问题在网格中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解决。目前,网格微管站月均问题处置量达2800余件,有效解决率达98%,平均解决时间由3.5天降至3小时,有效提升治理效能。

抓载体创新,激发党员内生力。构建“党建+公益”微心愿微信平台,搭建党员服务群众桥梁,每年定期组织辖区党员开展线上微心愿认领,实现公益项目线上运转对接,有效强化党群互联互动,激发党员服务群众的内生力。活动开展以来,参与党员达3000余人,累计完成微心愿300余个。

让服务在网格中做实,提升社区工作实效

聚焦全科社工培育、全能服务提升,盘活社工资源,整体推动提升。

推动条线社工向全科社工转变。全面推行“全科社工”考评体系,开展政策通关行,开发涵盖党群建设、社会保障等共1600道题库测试软件,重点考察社工各类政策熟悉度;开展民情通关行,重点考察社工对社区重点人员、网格住户信息、模拟案例处置及应急处理能力。目前,全区全科社工比例由40%提升至85%。

推动上门接访向走访入户转变。聚焦社工资源利用率低、机关化倾向严重等难题,推广“前台接待、后台处理”服务模式,盘活社工资源沉到网格、进户入企。该模式实行以来,基本实现每15天走访居民全覆盖,有效拉近了干群关系,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居民对社区服务满意率月均保持在98%以上。

推动平均主义向绩差薪酬转变。全面推行绩差薪酬管理体系,激发社工队伍活力。综合业绩成效、难易系数、居民满意度等指标,推行社工自评、书记评价、科室考核与群众评价相结合的考核制度,打破社工工资“大锅饭”格局,倒逼社工转作风提能力,有效激发社工积极性,服务群众能力显著提升。

让资源在区域内融通,形成多元治理格局

聚焦全员参与、全域支撑,推动城市基层党建融合发展,实现区域资源在融合中共赢、在共赢中发展。

基层民主引领群眾自治。充分发挥网格党支部领导核心,健全民情恳谈会、社区事务协调会、社区工作听证会、社区成效评议会制度,通过开放式议事决策,听取居民对社区公益性事业、公共事务实施项目决策的意见,实现民主决策、推进民主监督,有效激发居民自治热情。

“同心圆”工程融通全域资源。以“同心圆”工程实体化项目为抓手,统筹区域内的优势资源,开展民生项目共建。截至目前,已建立由80家区级“同心圆”单位、234家街道“同心圆”单位和1600余家社区(村)“同心圆”站点自由灵活组成“党建共同体”。

社会组织凝聚全员力量。大力推动枢纽型社会组织建设,有效发挥孵化培育、辐射带动、引领参与作用,以专业化服务补足社区治理功能短板,推动社会组织成为凝聚基层力量的重要抓手。截至目前,全区共建立枢纽型社会组织综合党委9个,培育社区社会组织1917家,“凯益荟”社会组织综合党委被列为中组部组织二局社会组织党建直接联系点。

作者单位:杭州市江干区委办公室

猜你喜欢
同心圆全科社工
推动侨务发展高质量 画好侨界团结同心圆
扬州邗江杨庙镇:念好“联”字诀,建好“同心圆”
做好“侨”字文章,画好侨界团结同心圆
A Social Crisis
国家卫计委:鼓励有条件的高校成立全科医学系
国务院印发《关于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意见》
我国全科医生缺口巨大
上海市出台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三个同心圆”整体医疗保障方案
透视“社工热”背后的“社工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