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创新的影响因素
——基于关系嵌入的视角

2018-09-10 10:52朱馨禄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科研机构管理制度供应商

朱馨禄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江苏 苏州 215542)

一、问题提出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我国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必须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和知识经济的要求,大胆创新并及时调整发展战略。企业进行管理创新后,能将创新思想和制度运用到企业产品和技术中去。因此,企业管理创新能使企业真正拥有核心竞争力,研究企业管理创新在当今重视创新的环境下是十分必要的。

企业不是一个单独的个体,它存在于一个社会网络中,因此,研究企业管理创新不能只关注企业内部的各项影响因素,还要考虑到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而关系嵌入视角就是从嵌入网络中人际关系的刻画的角度着手,让单个主体的经济行为嵌入与他们直接互动的关系网络中。企业的外部网络关系中包括政府、科研机构、供应商等,因此,本文将企业的社会网络关系分为企业与科研机构、企业与供应商、企业与政府的关系,并探究这些外部网络关系是否真的影响企业管理创新。

国内外不少学者都对管理创新的内涵做过研究,其中陆园园(2009)提出的管理创新的定义主要由管理任务创新、管理手段创新和管理目的创新构成,其中管理手段创新分为企业制度创新、企业文化创新、管理模式创新、管理职能创新,管理目的创新中包括企业战略创新、企业理念创新、企业核心观创新,这是较为全面的管理创新的基本要素的划分。本文在此基础上将企业管理创新分为企业战略创新和企业制度创新。

徐泰玲(2005)在研究家族企业不同时期采取的管理战略创新中指出,在创业阶段,家族企业的管理战略重心应该放在经营战略,市场和产品策略关系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在成长阶段,家族企业的战略创新就该注重组织结构的创新,组织的文化和结构都制约着企业的创新,关乎着企业能否从创新型向管理型转变。因此,本文认为管理创新一大构成要素是管理战略创新,而管理战略创新的含义可以包括营销定位、促销方式等管理经营战略创新、组织结构创新、管理理念创新和管理文化创新。

肖为群、陈红丽(2006)研究了企业管理制度创新,将管理制度分为了决策制度、信息管理制度、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和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其中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中指出,薪酬制度和绩效评估制度是重要的组成部分,管理制度不应该局限于对员工的管理,而应该培养员工的能力,这可以理解为是一种领导制度的创新。卞保武(2005)在对中小企业管理制度创新的思考中,把企业营销管理制度创新作为企业管理制度创新的一部分。因此,本文设计调查问卷时,将企业管理制度创新分为绩效评估制度创新、领导制度创新、薪酬制度创新、营销管理制度创新。

目前涉及到“关系嵌入”和“企业创新”,国内外学者都着重于研究关系嵌入与企业技术创新和企业绩效的关系,正是有国外Granovetter、Dyer J H、Uzzi等学者关于“嵌入型悖论”的存在,才会有更多的学者将精力放在关系嵌入与企业技术创新方向。但Farrokh Alemi曾通过实证发现,很多美国的公司落后最大的原因是企业缺乏管理创新而非技术创新,且强调管理创新以技术创新为前提。

不少国内文章也涉及到企业外部网络关系和企业管理创新的关系,如李子叶等(2015)通过实证研究证明,供应商使用营销策略中的拉动策略和推动策略都能促进经销商采用其所推广的新产品,而企业能否将新产品迅速推入市场已成为企业成功的关键所在。胡新欣(2013)指出推动企业管理创新的力量有六方,其中一方来自政府,一方来自咨询机构,政府主要是通过制定企业管理现代化纲要,鼓励在管理创新领域有所成果的企业,并将这种创新成果发扬、交流,咨询机构通过专业化的管理工具、方法,给企业制定实用的制度、流程,在理论与实践中架起桥梁。

基于此,本文提出假设,企业外部网络关系嵌入对企业管理创新也会产生影响,并从关系嵌入角度来分析企业管理创新的影响因素。

二、样本选择与研究分析

纵观以往文献,探究政府与企业创新关系,主要有问卷调查法和文献研究法等,本文以问卷调查法为主,问卷调查法易于量化统计,且能从关系嵌入视角直观反映企业管理创新的影响因素。

本文抽取了200多家企业进行第一阶段预研究,通过SPSS对企业管理创新和关系嵌入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从关系嵌入角度,探究企业社会网络关系嵌入对企业管理创新的影响。

(一)企业管理创新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调查问卷的样本共217份,有效问卷为217份,问卷设计时将企业创新分为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三大类,本文重点研究其中的管理创新,运用SPSS17.0对管理创新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

分析结果显示管理创新因素分析的KMO大于0.9,说明变量间的偏相关性较强;球形检验P约等于0,小于0.001,显然变量间存在相关性,适合做因子分析,经删除因子负荷小于0.3的项目和同时在多个因子上负荷大于0.3的项目,管理创新由两个因子构成,分别命名为管理战略创新和管理制度创新。依据上述删除原则,在管理战略创新维度删除了一个测量项目,管理制度创新项目保留了全部测量项目。方差累计贡献率达到71%。经过对各因子的信度检验,表明Cronbach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9以上,因此,管理创新的因素分析是可靠的。

表一:管理创新因子分析图(KMO=.905;累计贡献率为71.59%)

经过SPSS对管理创新的探索性因子分析可以看出,企业管理创新分为管理战略创新和管理制度创新。

其中管理战略创新包括营销战略创新、促销方式创新、管理文化创新、管理理念创新和组织结构创新。

企业的营销战略创新和促销方式创新可以统称为企业经营战略创新,一个优秀的企业必须要有不同于竞争对手的市场和产品创新,根据市场需求,不断地创新营销定位和促销方式,才能使得企业占据市场份额,立于不败之地。

企业的管理文化对企业的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对企业管理文化的战略创新,就是要根据企业的需求,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增强企业凝聚力,使得企业管理创新成为员工的共识,从而在行为和思想上达成一致。

企业的管理理念创新是在企业文化创新的基础上,针对企业发展的特点、外部环境的变化,相对具体、灵活、针对性地制定新的计划,可以说企业管理理念创新是企业文化创新在经营执行中的一种具体诠释。

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必要的组织结构创新能使企业更有效率地运作,在调整组织结构和各部门职权分工的过程中,让员工处于最合适的职位,找到最高效率的人员组合方式。

管理制度创新包括领导制度创新、绩效评估制度创新、薪酬制度创新、营销管理制度创新。

管理制度创新应该把创新重点放在“以人为本”上,这就需要领导制度的创新。管理制度不能再用以往的领导方式,一味地控制员工,这会很大程度上阻碍员工的发展,创新后的领导制度应该更多地激励员工,让员工的能力和个性得到发展,有利于员工思维火花的碰撞,从而让企业更具活力。

绩效评估制度创新和薪酬制度创新是激励制度创新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薪酬制度和绩效评估制度要改变原来局限于企业内部的强制,将员工个人的发展和企业的发展联系起来,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鼓励员工的个人创造,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营销管理制度创新需要企业根据客户的要求,寻找企业利润与顾客需求相适应和相平衡的营销策略,在现代社会,强势的营销制度会让顾客反感,企业应该要充分考虑到顾客的心理,充分运用网络文化,在潜移默化中打开销路。

(二)企业社会网络关系的构成要素

本文运用SPSS17.0对企业的社会网络关系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关系嵌入因素分析的KMO大于0.9,说明变量间的偏相关性较强;球形检验P约等于0,小于0.001,显然变量间存在相关性,适合做因子分析,经删除因子负荷小于0.3的项目和同时在多个因子上负荷大于0.3的项目,企业的社会网络关系嵌入由三个因子构成,分别命名为供应商、科研机构和政府。依据上述删除原则,供应商和政府两个项目各删除了一个题项,科研机构项目保留了题项。方差累计贡献率达到69.2%。经过对各因子的信度检验,表明Cronbach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95以上,因此,企业网络嵌入的因素分析是可靠的。

表二:企业社会网络关系嵌入因子分析图(KMO=.922;累计贡献率为69.17%)

企业的社会网络关系嵌入有三个维度构成,分别为供应商与企业的关系,科研机构与企业的关系,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在每个维度里,都以双方的信任度、关系亲密程度与合作状态作为双方关系嵌入的衡量标准。

(三)企业管理战略创新的影响因素

本文以供应商、科研机构、政府作为自变量,战略创新作为因变量,作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从企业社会网络关系嵌入视角拟合战略创新的影响因素方程:战略创新得分=0.656+0.455(科研机构)+0.252(供应商)+0.135(政府),模型经方差检验,F=112.584,P <0.01,R2=0.651,即进入模型的两个自变量对应变量的解释力达到65.1%。

表三:企业社会网络关系嵌入与战略创新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系数

1.科研机构对管理战略创新的影响。

科研机构的系数为0.455,表明企业与科研机构的关系越紧密,企业的管理方法创新度越高。在三个自变量中,科研机构对企业战略创新影响最大。企业要进行战略创新,首先要确立以顾客、员工为导向的创新思想。只有做到以顾客为导向,企业才能真正知道自己的经营目标,知道自己的营销定位。而要了解顾客真正的需求,必须要基于大量的调研数据,这就可以借助科研机构的力量。科研机构智库团在针对企业自身情况提出改革意见时,都会对企业内部的基本情况、企业所处的市场及服务的顾客进行实地调研。

企业管理者也应该清楚地意识到,要推动企业战略创新不能单靠高层领导,更重要的是需要员工的配合,这就需要战略创新以员工为导向,知道员工真正的需求。企业可以通过调整管理文化,调整组织结构,重新明确各部门的职权分工等方法满足员工需求。但怎样的文化战略、管理理念、组织结构、经营战略既最适合企业又能满足员工,这就需要科研机构的帮助,要通过科研机构专家的经验,以及对企业内部情况的调研来确定最适合的管理战略创新。

总而言之,科研机构有助于企业缩短管理战略创新时间,从而增加企业的竞争地位,有利于创新成果的共享。

2.供应商对管理战略创新的影响。

供应商的系数为0.252,表明企业与供应商的关系越紧密,企业的管理战略创新度越高。供应商能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企业进行文化定位、组织定位和战略定位的创新。企业与供应商紧密的合作关系,可以让供应商更愿意与企业进行信息共享,从而有利于企业优化各部门的职权分工,并且长期合作的供应商会有助于企业减少合同谈判时间,减少相关谈判管理人员的设置,降低企业后期绩效跟踪的成本。同时,企业与供应商的合作也可以使得企业重组一些业务流程和部门,从而降低运营成本。

实际上,供应商和企业在利益上存在一定冲突,供应商希望抬高价格,获得更多利润,并与企业保持长期合作关系。相反,企业则希望压低采购价格,缩减采购成本,用低廉的价格买到优质的原材料。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企业就需要调整各部门的职权分工、组织结构和管理文化、管理理念。避免由于组织结构设计和各部门职权分工的不合理造成一些管理人员在供应商和企业间收取高额回扣,导致企业内部的腐败。企业也需要适时调整企业文化、管理理念,使得公司职工的价值观不断得到补充发展。

3.政府对管理战略创新的影响。

政府的系数为0.135,表明企业与政府的关系越紧密,企业的管理战略创新度越高。企业在进行管理战略创新时,应该考虑到所处的大环境,而政府就是大环境的主导者。企业的管理战略创新只有紧随政府的步伐,才能真正有利于企业。企业调整管理文化时,应该和外部文化相契合,当企业管理文化与外部文化脱节,那么这样的文化一定是难以让企业成功进行创新的。企业要时刻关注政府的政策,及时根据政策调整新的计划,了解在政策的大环境下,怎样的经营战略才是最适合企业的。政府也会通过大型招聘会,定期给企业输送人才,这时企业就要适当的调整组织结构,调整部门的职权分工,更好的安排人才,让他们在合适的位置,为企业的创新更好的做出贡献。总体来说,政府对企业的管理战略的各个方面都会有所影响。

(四)企业管理制度创新的影响因素

本文以供应商、科研机构、政府作为自变量,管理制度创新作为因变量,作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从企业社会网络关系嵌入视角拟合管理制度创新的影响因素方程:管理制度创新得分=0.888+0.379(科研机构)+0.205(供应商)+0.172(政府),模型经方差检验,F=101.547,P<0.01,R2=0.627,即进入模型的三个自变量对应变量的解释力达到62.7%。

表四:企业社会网络关系嵌入与管理制度创新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系数

1.科研机构对管理制度创新的影响。

科研机构的系数为0.379,表明企业与科研机构的关系越紧密,企业的管理制度创新度越高。在三个自变量中,科研机构对企业制度创新影响最大。

企业管理制度创新的主要构成因素是激励制度、绩效评估制度、薪酬制度和营销模式的创新。企业要对传统的激励制度、绩效评估制度、薪酬制度和营销模式进行改革,就需要科研机构的理论支撑,需要科研机构的专家提出制度改革的相关建议。科研机构的理论是在研究国外先进思想的基础上,因此理论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科学性。科研机构在为企业制度改革提出意见前,会对企业进行调研,因此改革意见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从而使得企业设计的制度创新措施就会相对科学。

企业与科研机构的紧密合作一定会带动企业的技术创新,同时,技术创新带来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技术创新是企业管理制度创新的基础,先进的技术能为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提供科学、先进的方法,让企业能够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来创新领导制度、薪酬制度、绩效评估制度、营销制度等。

2.供应商对管理制度创新的影响。

供应商的系数为0.205,表明企业与供应商的关系越紧密,企业的管理制度创新度越高。

当企业与供应商取得长期稳定的合作时,企业就会节省很多成本,如合同谈判成本、运营成本、绩效跟踪成本等,而这些节省的成本就可以用于对管理制度的创新。很多时候管理制度创新的难度并不在于方法设计,而在于缺少财力支持。

前文已提到,供应商和企业存在博弈关系,供应商希望企业出高价购买原材料,且这种合作关系能持续,而企业则需要低价优质的原材料来减少成本支出。因此,公司的目标之一就是降低成本,增加收益。在双方博弈过程中,企业就需要不断地创新制度,如企业可以改革绩效评估制度,使得缩减采购成本与员工绩效挂钩。并且值得注意的是,企业需要改革管理制度,避免采购过程中出现的腐败。现阶段很多企业管理层利用职务之便收取惊人差价回扣,这无疑是企业制度设计的漏洞,企业应该通过设计制度来加强对这类现象的惩治力度,杜绝这一现象。

3.政府对管理制度创新的影响。

政府的系数为0.172,表明企业与政府的关系越紧密,企业的管理制度创新度越高。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需要三大支撑:人力、财力、政策。首先,企业的管理制度创新需要人去设计,人才是企业创新的源泉,每年各地政府会有各种人才引进计划帮助企业吸纳高层次人才,吸引高层次人才不仅仅需要企业的物质,更多的是政府创造的整个地方的公共服务和整个城市氛围。第二,企业每一次的制度改革创新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很多企业的制度改革未能成形都是源于缺乏资金,中小企业都明白制度创新的必要性,可是却都无能为力。当企业能受到地方政府的财政扶持时,企业的制度创新就能从设想付诸于行动。而政府对企业的财政支持可以是通过给予企业R&D补贴,也可以通过给予企业税收优惠。第三,政府的政策支持对企业制度创新至关重要。制度创新会遇到企业内部很多阻力,如既得利益者、害怕改变者等会有意无意地以改革效果待定、改革无依据等为由阻挠改革,但当企业制度改革与政府政策相一致时,这些理由就不再成立,改革的内部阻力会减少很多,有利于企业管理制度创新的顺利进行。

三、结论与不足

本文运用定性的文献综述和定量的统计分析方法,结合当代中国对企业创新的要求,从企业社会网络关系嵌入角度探索了企业管理创新影响因素,数据显示,科研机构、供应商、政府对企业管理战略创新和管理制度创新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其中,科研机构对两者的影响力最大,其次是供应商,这三者中,政府的影响力最弱。

由于调查问卷的题量限制,管理创新本应该有管理制度创新、战略创新、管理模式创新、管理思维等维度创新,最后分析结果只剩下两个维度,并且企业的社会网络关系中也没有考虑到竞争同行,使得从企业社会网络关系嵌入视角全面分析企业管理创新受限。

本文不再拘泥于企业自身,首次从企业社会网络关系嵌入角度分析企业管理创新影响因素,为管理创新和关系嵌入搭建桥梁,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本文影响因素模型建构是为了促进企业的管理创新。因此,相对客观、科学的实证研究所得结果应该被企业管理者所重视,从而运用到实际的企业管理创新中去。企业管理者在创新企业管理时,不能简单地从企业内部出发,也要考虑到企业所处的社会网络关系,把企业作为社会关系中的一部分去研究。当企业进行管理创新时,要适当地分析企业与科研机构、供应商、政府的关系,当关系不够密切时,需要加强与他们的合作,从而恰当地利用这种密切的合作关系来推动企业的管理创新。其实,运用外力来推动管理创新比从内部反思来推动更为容易。

企业在进行管理创新时,应该要注意科研机构的专家意见,将科研机构对市场和企业内部的调研结果作为主要参考依据。同时要兼顾供应商的需求,在供应商的需求和自身的利益间找到平衡点。企业管理创新应该要考虑到政府所给予这个创新大环境,企业的管理创新不能脱离外部大环境,要紧随政府创新政策的步伐。●

猜你喜欢
科研机构管理制度供应商
探讨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吉林省加快发展新型科研机构的综合思考
逆行者的武汉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与完善评析
涉军中小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探讨
医疗科研机构生物安全柜使用管理相关问题研究
供应商汇总
供应商汇总
供应商汇总
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德基机械与多家知名科研机构展开技术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