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霸的为官之道

2018-09-10 06:39刘立祥
月读 2018年9期
关键词:光武帝刘秀政权

刘立祥

侯霸一生经历了西汉末、新莽、东汉初三个时期。任随县县宰时,他明于治乱,缉盗安民;任淮平郡大尹时,他治理有方,百姓“攀车卧辙乞留任”;东汉政权建立不久,他又辅佐刘秀安天下,深得光武帝的信任和器重。无论主政一方,还是立身朝堂,侯霸都干得风生水起;他勤勤恳恳、持身清廉、公正无私、恪尽职守的为官之道,更成为后世学习的榜样。

笃志好学,随县宰缉盗安民

侯霸,字君房,河南郡密县(今河南新密东南)人,一生经历了西汉末、新莽、东汉初三个时期。

有一个成语叫笃志好学,说的就是侯霸的故事。据《后汉书·侯霸列传》记载:“霸矜严有威容,家累千金,不事产业。笃志好学,师事九江太守房元,治《穀梁春秋》,为元都讲。”侯霸秉性端庄严肃,不苟言笑,仪态威严,家中虽积有万贯家财,却对用钱财置业了无兴趣。他专心致志,勤奋好学,师从九江太守房元,专攻《穀梁春秋》,并且协助房元主持讲学。

侯霸因学养深厚、正直无私、一身正气、家国情怀浓重,而声名远扬。

汉成帝时,侯霸被任命为太子舍人。

新莽政权建立以后,侯霸调任南阳郡随县任县宰。随县地域广袤,山峦众多,江河纵横,不法之徒多啸聚山林,结伙为盗。他们勾结豪强恶霸,打家劫舍,欺男霸女,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百姓苦不堪言。历任地方官都束手无策。

侯霸到任后,深入百姓之中,通过调查摸清了盗匪团伙的来龙去脉。他雷厉风行,迅速组织起武装力量,分头捕捉山贼,且毫不犹豫地杀掉了几个罪大恶极的头目。盗匪受到震慑,随县境内渐渐恢复了清净太平。

随县缉盗安民为侯霸赢得了文武兼备、明于治乱的声名。

后来,侯霸被擢升为执法刺奸(新莽朝所设官,负责执法之事)。他刚正不阿,无所畏惧,特别是纠举豪强权贵,无丝毫顾忌。

不久,侯霸又迁任淮平郡大尹(太守)。他治政有方,体恤百姓,贤良能吏的美誉不胫而走。新莽政权倒台后,群雄割据,天下大乱,侯霸安定全郡吏民,凭险据守,经过艰难苦撑,终于使淮平郡在天下动荡之中安享太平,使得全郡百姓免遭兵燹之祸。

更始征召,攀车卧辙乞留任

除了“笃志好学”,关于侯霸的成语还有一个,就是“攀车

卧辙”。

更始政权期间,更始帝刘玄遣使者持诏书前往淮平,征召侯霸入朝任职。

百姓得知侯霸要离开淮平,纷纷从四面八方蜂拥而来。“百姓老弱相携号哭,遮使者车,或当道而卧。皆曰:‘愿乞侯君复留期年。”他们有的横卧在道路正中,以身体阻挡使者的车子前行;有的手拉手组成人墙,表达自己的挽留之情;更多的人呼啦啦跪倒一大片,请求使者让朝廷收回成命。甚至有人劝说正在哺乳的妇女干脆不要再抚养孩子了,因为侯霸一旦被朝廷调走,淮平郡必然又是兵荒马乱,孩子根本无法保全。

使者被这样的场面惊呆了。目睹此情此景,使者对侯霸在淮平的影响力有了切身的感受。因担心众意难犯,也害怕侯霸一旦接受朝廷征召,淮平郡又会发生动乱,使者始终不敢把诏书递给侯霸。出于稳妥考虑,使者把这一情况写成奏章,向朝廷汇报,请更始帝给予明确指示。

恰在此时,更始政权在起义军的夹击下土崩瓦解,因道路不通,奏章没能送出去,此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股肱之臣,輔佐刘秀安天下

建武四年(28),汉光武帝刘秀征召侯霸。侯霸随即前往寿春觐见。刘秀一见侯霸,欣喜异常,当即任命他为尚书令。

当时,东汉政权建立不久,百废待兴,“时无故典,朝廷又少旧臣,霸明习故事,收录遗文,条奏前世善政法度有益于时者,皆施行之。每春下宽大之诏,奉四时之令,皆霸所建也”。侯霸对先朝的典章制度和成例都了如指掌,于是他收录前人的文献资料,逐条奏陈对当前有益处的前朝善政、政策和法令,全部遵循施行。每年春天宽宥赦免罪犯的诏书,按季节制定的时令,奖罚臧否,劝课农桑,全是依照侯霸的建议推行的。

刘秀对侯霸的器重和信赖由此可见一斑。

建武五年,侯霸代替伏湛任大司徒,封关内侯。任职期间,侯霸明察事理,坚持正义,奉公无私,鞠躬尽瘁,为东汉政权的巩固和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侯霸以直道事君,曾经激怒刘秀。他明明知道刘秀对先前的梁县县令阎杨成见很深,但他因为爱惜阎杨的才干,依然上表荐举阎杨,惹得刘秀大怒,遣使者前往大司徒府对侯霸大加斥责:“崇山、幽都何可偶,黄钺一下无处所。欲以身试法邪?将杀身以成仁邪?”意思就是你的行为足够被杀头的了,你是想以身试法呢,还是要杀身以成仁呢?后来,侯霸向光武帝解释了其中的缘由,光武帝才平息了愤怒。

死封列侯,刘秀吊祭寄哀思

建武十三年(37)正月,侯霸病逝。光武帝刘秀闻讯,悲痛万分,亲自前往吊唁。

刘秀在颁赐的诏书中沉痛地说:“大司徒侯霸广积善行,一生清明廉洁,堪称百官表率。他秉公任职,处理政事九年。依据汉家旧制,在任命他做丞相的时候,就应当同时封为列侯。可是我因军务繁忙,一直在外领兵征战四方,使功臣没能得到及时封赏。根据以往惯例,封赏忠臣的规矩是不可改变的,可惜没来得及封爵,侯霸便突然去世了。我实在为之惋惜悲痛啊!”

于是,刘秀下诏,追封谥侯霸为则乡哀侯,食邑二千六百户。由侯霸的儿子侯昱袭封爵位。

侯霸去世的消息传到淮平郡,当地吏民哭声一片,人们自发地为他建起祠堂,祠堂里终日香火缭绕,一年四季前往吊唁的人络绎不绝。

品 评

读《后汉书·侯霸列传》,一个笃志好学、孜孜不倦、忠贞爱民的为政者形象如在眼前。《论语·颜渊》记载了孔子与弟子子张之间的对话:“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居于官位不懈怠,执行君令要忠实。侯霸宦海一生,无论是主政一方,还是立身朝堂,都干得风生水起,政绩卓然。特别是淮平郡百姓得知侯霸离任的消息后,竟自发地蜂拥而至,攀车卧辙,万众遮途。目睹这感人至深的一幕,侯霸这个地方官当得怎么样,他又是如何勤政爱民,如何忠于职守,如何持身清廉,如何公正无私,如何造福百姓,也就无需用更多的语言描述了。

逝者如斯。尽管世事变迁,沧海桑田,但“居之无倦,行之以忠”作为一种为政理念却永远不过时。从政者应该勤勤恳恳,永不倦怠,忠于使命,恪尽职守,努力为人民做出最大的贡献。这是一种孜孜以求、坚持不懈的崇高追求,一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敬业精神,也是一种志存高远、乐以忘忧的高尚境界。

猜你喜欢
光武帝刘秀政权
“糟糠之妻”的由来
一只蝼蛄里的尊重
刘秀苦寻同窗
韩国出口导向工业化战略与现代化模式研究
宋弘糟糠之妻不下堂
蔡英文“政权”下两岸关系的走向
一只蝼蛄里的尊重
刘秀苦寻同窗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任延拒不奉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