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政治学科的德育渗透

2018-09-10 10:37陈婕
求知导刊 2018年18期
关键词:德育渗透新课程改革高中政治

陈婕

摘 要:文章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对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具体要求进行分析,根据新课程改革下的新理念、新观点并结合高中政治的学科特点,对在政治教学中进行品德教育进行了多角度分析,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强化德育功能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中政治;德育渗透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体现新时代的新要求,教育部对基础教育课程作出改革的同时,更对各个专业学科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新课标指出思想政治教学必须促进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让学生掌握和理解基本的思想政治知识,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大课改的背景下强化高中政治的德育功能重要且必要,本文结合政治学科特点提出以下四点措施。

一、挖掘德育因素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可知,中学生正处在形式运算思维阶段,思维的深刻性还在提高过程中。高中生虽已具有一定的知识分析和信息提取能力,但要准确地将教材中所涵盖的德育因素提炼出来并有效地转化为品德素养仍需要教师的引导,这就需要教师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清晰提炼并加以剖析,从而使学生对之有准确的把握。将德育因素清晰化,例如,在学习市场经济的弊端时通过具体的事例如食品安全问题来阐述商品经济下经营者为了牟利而产生的道德问题,用学生在生活中可接触熟悉的事例来阐述,利于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二、拓展德育空间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想要在课堂上赢得学生的认同感、激发学生在政治学科上的学习兴趣,教师不能拘泥于教材的范围,应在以教材为主干的基础上,结合社会实际拓展德育的空间。学生的现实生活与强化高中政治德育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老师应以学生的生活经历、学习经验为基础强化高中政治中的德育功能,将高中政治教材内容与社会生活中具有代表性和思辨性的实例相结合来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培养,让学生的德育以生活为基础,进一步引发对人生更深层次的感悟和理解,将教材中的德育知识从课本拓展到生活实践,不断拓展思想政治学科的德育空间。例如,在讲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时候可以结合当前社会热点如王凤雅的慈善困局等,从而使学生对德育产生共鸣,积极探究问题出现的背后起决定因素的社会存在,同时自觉提高自我觉悟。

三、灵动教学过程

加涅的信息加工理论启示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从学生的学出发并落实到学生的学上,教学的手段和教学方式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依据教材内容的层次精心备课,合理安排进度,在重点难点部分放慢授课速度,引导学生直接探索和钻研教材。教师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等形式,例如,在道德规范标准问题上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在分析、辨析、交流的过程中深化对教材观点的理解;也可以通过播放相关德育视频,例如,在中国梦的相关问题上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让学生在具体的中国梦践行者故事中产生共同情感,从而深化对中国梦的理解。教师要注重教学手段的丰富,教学过程的灵动可以使学科的德育功能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更好的发挥。

四、提升教师素养

作为德育工作的践行者、德育知识的传播者,中学教师,尤其是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更需要在基础教育课程的具体改革目标下形成新理念、新观点。高尚的师风能够为学生带来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要使思想政治学科的德育渗透更加深远,教师必须从自己做起,为学生树立好榜样,从而在教学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启迪学生。教师应该丰富知识、端正言行,以自己的学识和人格感染学生,真正从心出发,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而非一味地灌输刻板的教条知识,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与信赖,才能向学生去诠释德育的真正含义。

高中政治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教学是由社会需求和学科本质决定的,也是适应改革的需要,为此高中政治老师的教学方式应加以改革创新,结合学科特点,注重授课技巧,将政治学科的德育功能在教学中不断深化,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使政治教育和德育能够完美的结合,不断强化高中政治学科的德育功能。

参考文献:

[1]朱昕旻.如何利用学科特点强化高中政治的德育功能[J].课程教育研究,2013(16).

[2]孙 伟.利用学科特点 强化高中政治的德育功能[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版),2011(12).

猜你喜欢
德育渗透新课程改革高中政治
选课机制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
新课改下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活动组织研究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多媒体手段的有效应用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高中政治教学中的“错题管理”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高中政治互动教学有效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