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运用微型物理实验优化初中物理教学

2018-09-10 07:22蒋成波
南北桥 2018年14期
关键词:教学应用初中物理

蒋成波

【摘    要】初中物理作为初中教学课程之中的重要学科,并且物理知识和人类的生活有着紧密的关系,同时初中物理是学生们学习物理知识的启蒙阶段,学生们进行这门课程知识的学习,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们加深对于这个世界的理解和认识,同时对于学生们综合能力的提升也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本文主要分析微型物理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意义与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微型物理实验  初中物理  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4.009

近年来,我国开始推行新课程改革,教育部门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教师在开展初中物理教学时,更为注重学生的需求,开始引入一些新型教学理念。微型物理实验属于创新教学模式的一种,通过物理实验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有趣,学生学习兴趣与積极性也会进一步被激发。物理是初中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教学知识抽象性高,学习难度相对较大。

在传统教学模式当中,教师大多采用灌输式教学方式,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效率与积极性。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更好的保证教学质量,教师可以在开展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应用微型物理实验,通过实验组的趣味性,快速抓住学生注意力,让学生更愿意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从而保证课堂教学质量。

一、微型物理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微型物理实验教学属于新型教学模式的一种,将其运用于初中物理教学中具有比较显著的教学意义,其主要体现在:

其一,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初中阶段的学生本身处于叛逆期,在这个阶段,很多学生对学习兴趣不高,尤其是对于学习难度比较大的物理教学,更是缺乏积极性[1]。运用微型物理实验后,通过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来设计趣味性实验,能够将枯燥乏味的物理知识变得更为生动有趣,学生能够更好地挖掘物理的魅力,学习积极性自然随之提升。

其二,能够提升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物理属于一门典型的理科性学习,知识内容抽象性较高。而初中生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转变阶段,很多知识相对于学生而言,理解难度比较大。针对这种情况,运用为性物理实验能够将一些抽象性的内容更为具体化,从而解决思维的局限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从而帮助学生完成思维过渡,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三,提升学生创造思维。在新课程改革当中,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尤为关键,将微型物理实验运用于初中物理教学当中,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实验的过程,能够更好的培养和锻炼学生创造思维能力。

二、微型物理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实验准备

微型物理实验虽然操作较为简单,但想要保证实验效果,同样需要做好实验准备。首先,教师应该充分明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明确其中的重点和难点,并且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微型物理实验[2]。其次,引导学生根据已经选择的微型物理实验来准备相关物理设备。值得注意的是,微型物理实验中的实验设备应该由生活废弃物,且这些东西在生活中比较常见,也比较易于得到。通过实验准备的过程,不但能够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实验,同时,还能锻炼学生观察能力与实践能力。

例如:在“浮力”相关内容教学当中,教师可以选择物体浮力实验,让学生根据实验内容准备好盆、各种物体、水等。

(二)实验演示

完成实验准备之后,想要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就需要在学生进行实验前,率先做好演示,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实验具体步骤以及相关注意事项[3]。教师实验演示的过程中,还需要配合讲解,提升学生对实验的了解度,从而更好地保证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教师的实验演示,自主开展微型物理实验,充分提升微型物理实验效率。

例如:在“浮力实验”当中,教师可以通过问题的形式,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类似“同学们准备的物体当中,有哪些可以浮在水面上?”、“这些东西为什么可以浮在水面上?”等,然后在为学生展示浮力实验,包括实验过程中应该观察什么?应该注意哪些现象等,保证学生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不会盲目没有目的性。

(三)实验指导

教师在完成实验演示之后,接下来就需要学生进行自主实验。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由于对知识点掌握不充分以及对实验内容了解不足等各种因素影响,很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从而导致实验不规范或者实验失败。这时候,为了保证学生自主实验效率,教师就需要在学生实验过程中,注重观察学生实验,从而更好地进行实验指导,指出学生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保证实验效果[4]。

例如:如果学生实验过程中出现操作不符合规范的问题,教师应该及时进行纠正,并且指导学生掌握正确地、规范的实验操作方式,保证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实验,从而在实验中获取更多物理知识与技能。

三、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生学习物理的难度相对较大,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教师可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充分应用微型物理实验,将抽象知识具体化,降低学生学习难度,提升学生学习效率与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李静.分组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6,2(17):108-108.

[2]李娜.微课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以《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为例[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6,15(35):68-69.

[3]吴忠明.分析分组实验应用于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6,33(18):25-26.

[4]邵洪杰.关于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有效性学习的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7,10(12):188-188.

猜你喜欢
教学应用初中物理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
中等职业学校开设三维动画课程的教学研究
多媒体教育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阶微分方程的初等解法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