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2018-09-10 07:22葛知学
南北桥 2018年14期
关键词:反思能力高中数学

葛知学

【摘    要】高中数学作为高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考中占据着非常大的分值比重,对学生未来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基于此,文章以高中数学科目为讨论基础,探究如何培养高中理科学生的数学反思能力,即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解题反思,举一反三;错误反思,提高数学解题精准度;归纳总结错误,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

【关键词】高中数学  反思能力  理科学生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4.042

高中数学作为高中教育的三大主科之一,是高中教育的重点与难点。由于高中数学具备逻辑性、思维性较强的特点,使得学生往往无法很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学习高中数学,不仅需要学生记忆大量的公式,也要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性与思维性。虽然当前教师会对数学重点与难点反复讲解,但依旧无法起到良好的效果,学生接受效率不高。想要提高理科学生数学反思能力,需要教师从以下几点出发。

一、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

想要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首要条件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我国当代高中生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很多学生都缺乏自主预习与自主复习的习惯,或者自主学习的方法有待完善。由于学生自身的问题,导致学生自主学习效果欠佳。这就需要教师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与复习方法,并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复习习惯。做到在清晨头脑最清醒时浏览一遍将要学习的数学知识;在入睡前回顾一下所学知识,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与综合能力。

二、解题反思,举一反三

解题环节作为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一环,教师在讲解一些重要知识点后,通常会给学生举一些例子,让学生能够根据经典案例做到举一反三。但在实际教学中,一是学生对数学问题有一定排斥感,在学习中不自主地溜号;二是学生虽然学会了经典题型,但如果稍加改动学生依然一头雾水。因此,需要提高学生解题反思能力,使其掌握各个典型题型的精髓,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举一反三。在解题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会不断延伸,待到解题结束之后,要让学生对数学题进行检查和回顾,认真研究其中的解题方法,找到数学题的核心知识点,这样才能够起到反思的作用。在反思过程中,要结合之前所学数学知识,充分发散自己的思维进行解题。在解题过程中,学生如果发现解题不对,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改正,让学生分析错在哪里,从而不断丰富学生的解题技巧,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与反思能力。

三、錯误反思,提高数学解题精准度

高中数学具备一定的逻辑性与复杂性,所涉及的知识点非常多。因此,学生在解答数学题时难免会出现错误,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错误来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进而提高学生解题精准度。教师在培养学生反思能力时,一定要充分利用学生所犯的典型错误,将纠错环节作为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重要过程。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能够分析自身出现的错误,并能够回顾自身的解题方法与思路,进而找到错误所在,对常见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和改进方法,逐渐培养学生的解题思维。对于学生共性问题,传统教师一般都会反复讲解,但教学效率不高,如果再次出现这一问题,学生依然会出错。基于此,教师需要选择经典题型进行教学场景设计,帮助学生走出误区,加深学生对此误区的记忆,从而提高解题精度。

四、归纳总结错误,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

归纳总结错误是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重要环节。笔者认为,归纳总结错误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做反思笔记,将自己遇到的错误总结在笔记中,或是记录当时的错误思维、正确解题方法及容易错的经典题型。有了归纳总结笔记,学生在课余闲散时间翻阅笔记,能有效巩固自身的数学能力,减少再次犯错的几率,学习成绩就会逐步提高,充分发挥自身反思的积极作用,提高数学素养,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

五、增强学生的反思意识

培养高中学生的数学反思能力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反思意识是关键。要达到这一教学目的,高中数学教师必须将反思意识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将其有机渗入到各个教学环节中,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反思意识。首先,指导学生对数学概念进行反思。高中数学学习中,概念是对数学知识内容的高度概括与总结,也是精华所在,但如若学生机械的记忆数学概念,则不能学以致用。所以,在数学概念的反思教学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从全方位视角而分析和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使学生能够“知其然”,更加“知其所以然”。其次,教师引导学生加强解题反思,以不断提高自身的数学解题能力。所谓的解题反思,是学生对解题过程的回顾与反思,有利于促使学生在数学解题过程中保持更加清晰的思维。一方面,对解题思路进行反思,如解题过程中的困惑及解决方法、分析误区等。学生在解题思路反思中,能够明确自我解题的心理活动,并总结解题经验,可避免重陷解题误区。另一方面,对解题方法进行反思,教师引导学生利用“一题多解”的思维而思考数学问题。

六、激发学生的反思兴趣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必须激发其反思的兴趣,进而才能增强反思能力培养的效果。结合高中数学教学实践,教师可以把握课堂小结这一机会,以激发学生的反思兴趣,达到增强教学效果的目的。首先,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结束后,对本节课的教学知识内容进行清晰的梳理,并以脉络图的形式呈现。不仅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这也是学生对知识结构再认识的过程。其次,在课堂小结环节中,教师还应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自主梳理教学脉络,从复杂的数学课本中提炼精髓内容,逐渐引申和质疑,并检验,通过学生总结和概括,学生的反思能力得以明显提高。最后,在数学教学的小结环节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一系列问题,既能帮助学生无意识的梳理学习知识结构,又能了解到学生在知识学习中的疑惑之处,可以为教师更具针对性的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鉴于这一教学环节,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能够自觉参与到数学反思学习中,其思维能力得到有效锻炼,而这也是学生反思能力提高的过程。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如何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已成为高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问题。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必须着重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与效率。及时总结纠正学生的错误,引导学生矫正错误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反思习惯。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学会自主预习与复习,善于反思自身的错误做好总结归纳,让学生做到举一反三,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何晴艳.浅谈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J].数学教学通讯,2014(30):36-37.

[2]郝丽娜.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52):55-59.

猜你喜欢
反思能力高中数学
高中数学教学中反思性学习的运用分析
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
新课改背景下的中职数学学习反思能力的培养
初中数学解题反思能力培养探究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景—问题”教学模式研究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