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加强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开展

2018-09-10 07:22田毅炎
南北桥 2018年14期
关键词:化学教学初中化学实验教学

田毅炎

【摘    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不仅是学生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化学规律、形成化学概念、提高各种能力的重要途径,而且能使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实验中有效实施和落实,还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但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化学实验教学时大多呈現出“教师做实验,学生记结论”的灌输模式。这样的实验教学方式,达不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化学  实验教学  化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4.069

初三阶段的学习在中考的压力下变得十分紧张和枯燥,而化学课程又是这一时期学生们才接触的新学科,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学生们由于对它的陌生感可能会产生排斥心理,即出现了一定的偏科情况。为了避免这些情况的出现教师们必须要积极的创设更多有趣的化学教学情境,以此激发学生们的化学学习兴趣,使学生们在高度紧张的学习阶段可以放松心态来学习化学学科。

一、引导学生规范操作,乐于探究

初中化学实验,学生只有亲自操作主动参与,才能对知识理解更加牢固,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已学知识的基础上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继而通过交流、优化、深化,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对学生多些指导,在学生基本操作时,我除了在课堂上演示规范的实验操作让学生模仿外,还将操作要点以“口诀”的方式介绍给学生,如,主试管里装入粉末药品要“一斜、二送、三直立”;装块状药品要“一横、二放、三慢竖”;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两查、两不、两禁止”;液体药品取用的要点是“瓶塞倒放、两口紧挨、缓慢倾倒、加盖放回”;使用胶头滴管应“捏头赶空气、放手吸试剂、悬空滴液体、管口勿触壁”。

在二氧化碳气体的实验装置探究上,引导学生不仅仅局限于课本上的食品和装置图,通过分析每种仪器的用途,补充学生熟悉的可以代用的仪器,或者学生从日常生活中自制的仪器,这样仪器装置可以组装十几种,并讨论不同的装置各有什么优缺点。近几年中考,NaOH固体暴露在空气中是否变质的探究,一直是考试重点。于是我把一瓶久置的NaOH展示给学生观察,观察完后学生对这瓶敞口放置的NaOH固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①这瓶NaOH固体是否变质了?如果变质了,变成了什么物质?怎么检验是否变质?②这瓶NaOH固体是否全部变质了?③如果未全部变质,如何除去杂质得到较纯净的NaOH?④如果变质,变质程度是多少?通过这样分析后,学生的思维开阔了许多,使学生既学习了课本知识,但不局限于课本知识,又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二、优化实验设备,确保师生安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化学实验教学条件得到改善,不仅提高了教学效率,还确保了化学实验的安全性。例如,学校可以引入一些新兴的化学模拟实验室,通过对实验操作的高度还原,使学生获得更多实验机会。模拟实验,不仅能减少药品耗费量,还能确保学生的生命健康。模拟实验毕竟不等于实际操作。在指导学生实验时,教师要叮嘱学生依照规定操作,保障学生的生命安全。例如,在讲“检验氢气的纯度”时,教师要对化学药品与操作仪器进行检验,并告诉学生氢气与酒精灯靠近时,可能会产生爆鸣声,提醒学生在观测结果时保持一定距离。在实验结束以后,要求学生把相应的药品和器材放回原处。对于家长在意学生参与化学实验活动这一问题,学校可以组织家长观摩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使家长了解化学实验教学的趣味性与重要性,从而获取家长的支持。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能力具有促进作用。

三、重视实验教学,培养学习兴趣

新大纲列出的31项演示实验要求教师必须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很好完成(一定要做,不是可做可不做),学生分组实验19个(必做10个,选做9个),要求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完成,使每个学生都有动手做实验的机会”。在教学要求中除了“使用仪器的技能”(13种仪器)和“实验操作的技能”(8项)外,还把“要求学生初步学会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能够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得出初步的结论,并如实书写实验报告”。以及“要求学生遵守实验室规则,注意安全操作”,也规定为实验的教学要求,体现了实验教学的整体功能,其目的在于转变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真正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改变以往只重讲授,轻视实验的倾向,纠正为了应付中考用讲实验、背实验代替做实验的错误做法,以及比较普遍存在的只满足于完成规定的实验教学任务而忽视通过实验教学养成学生良好实验习惯,训练观察思维能力和培养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等问题。深刻领会新大纲精神,通过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把化学实验的教学与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情感、能力、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达到全面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目的。

四、积极开展课外实验活动,解释实际问题

近年来,随着课程的不断深入,学生的求知欲已不仅限于课堂教学,组织化学兴趣小组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利用学生带来的家庭厨房里的物品进行实验、观察,如观察没擦干净的铁锅,生锈的菜刀,用久的热水瓶胆和烧水壶内沉积的水垢等,通过这些实验不仅让学生掌握了单质、化合物的知识,而且学生感到化学就在身边,化学与生产生活就会密切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他们关心自然、保护资源、关心社会的情感。

活动的开展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趁热打铁,结合燃烧与灭火实验教学,布置学生课余时间到汽车加油站,观察严禁烟火标志,到泉州新车站泉州火车站、晋江机场了解哪些物品严禁带上汽车、火车、飞机,增强了对易燃易爆物质性质的直观了解。初三化学中酸、碱、盐溶液的学习中,学生知道pH试纸遇到酸碱性强弱不同的溶液时,显示不同的颜色,可与标准比色卡对照确定溶液的pH值,它可以粗略地检验溶液酸碱性的强弱。课后指导他们利用pH试纸,检验学校周围的水资源的酸碱性。

总之,化学实验的改革有助于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化学实验所起的作用和其地位非常重要,因此,加强化学实验教学及其改革是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必不可少的环节,同时也是我们每个化学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都应该不断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祖兆猛.实验教学对初中化学教育的重要性[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10):147.

[2]王曙东.浅谈新课改下初中化学的教学方法[J].甘肃教育,2018(20):81.

猜你喜欢
化学教学初中化学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化学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构建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