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提高初中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2018-09-10 07:22李浩宇
南北桥 2018年14期
关键词:语文课程阅读能力读书

李浩宇

【摘    要】纵观一场语文考试,作文的分数比值最高,紧随其后的就是阅读。阅读,伴随着我们的成长,并且我们的生活也离不开阅读。无论是一场考试,还是在生活当中,阅读都是我们必须要涉及到的一个领域。虽然阅读无处不在,但是我们仍有必要去探讨如何提高初中生语文阅读能力。

【关键词】阅读能力  语文课程  读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4.081

语文课程本来就是一门综合性的学习,其中包括,听、说、读、写等。但是这些能力的培养和运用并不是独立的,而是伴随着其他能力的提高而提高。每一位学生在使用其中一个能力的时候,往往也不是单一的,而是在潜移默化中已经达到了几个能力的融合,这几个方面虽然都缺一不可,但在不同的阶段,所需要达到的要求也是不同的。例如在初中阶段,阅读能力则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只有通过阅读才能够了解文章的大概内容,学习新的知识,从而转化为自己的内在文化。

一、多读是起点

多读书——这句话似乎在众多学生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成为了自己的座右铭,也是家里长辈对自己的嘱咐。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一句话的真正含义。当学生选用这句话当座右铭或者是信仰的时候,我们应该让学生问问自己的内心,多读书到底要读什么书?读了书之后要干什么?我应该怎么样去读书?读书有什么用呢?其实要解决这些问题非常的简单,只要让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每一位同学,不难发现,阅读速度稍快的,作文水平较高的,阅读能力较好的同学,他们读的书一般都不少,但是其中包括了很多学校所认为的“杂书”。但是我认为,读书是一件好事,只要不是违背社会规律的书籍,都可以倡导学生去读,只是在不同的时间段读而已。就初中生这一阶段,他们应该要读的书就是一些积极向上的课外书,以及初中能够理解的国内外名著。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深知阅读对一个学生成长的重要性,不仅可以提高阅读能力,而且还能够拓宽眼界,只要鼓励学生们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阅读自己感兴趣的课外书,我相信在不知不觉间学生们就会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学生的阅读能力只靠老师一个人的努力是无法提高的,需要的是学生自己主动积极地去阅读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当阅读的书籍越来越多了,阅读能力自然而然的也就提升了。

二、计划是开始

相比枯燥无聊的教材,相信许多学生都更愿意去接受有趣的课外书,在两者进行比较的时候,学生肯定更愿意去选择阅读课外书,那么在“多读书”的下一个阶段是什么呢?我认为是“计划”。就如刚开始所说的,学生们在两者比较的时候,更愿意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籍,这已经是多读的开始,学生从不愿意读到开始阅读,这已经是一个进步,但是教材和课外书籍不在同一个阶段,一定要把握分寸。对于初中生而言,多读教材,多研究教材,由教材知识延伸到课外书籍的阅讀,这才是收获的表现。相信每一位教师都知道,教材所选取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经过专家精心挑选的,必定有其目的,想要锻炼的不仅仅是学生们的阅读兴趣能力,如果教材中最基本的内容和感情都无法体会,那么在阅读其他书籍的时候就会遇到一定的困难和障碍。所以我认为,在鼓励学生广泛阅读的同时,要有计划的阅读,而不是盲目的阅读,阅读的内容以及阅读的书本,都可以先由老师挑选,然后再为学生推荐。

现在很多初中都设有图书角或者是图书馆,在指定开放的时间可以借阅或者在此阅读相关的图书,但是有一些初中就会出现一些不太正常的情况,例如图书杂且混乱,糟粕文化和精华文化并没有明显的区分。根据实践证明,只有少部分初中年龄段的学生具有分辨文化的能力,提高阅读能力的同时,要保证阅读内容的优秀性。这里说到的计划可以有大有小。例如,语文老师可以在一个星期内拿出一节课让学生们阅读从图书馆借来的书籍,那么在一学期下来,学生们至少能够完整的读完一到两本书籍。

三、交流是过程

都说每一个人的思维是独一无二的,每一个人的大脑也是独一无二的,即使是同样一本书,在不同的学生眼里,它有着不同的优点,而每一个学生看问题的角度同样也是有差异的,所以,在一节阅读课之后,老师务必要组织学生们开展一个交流会,将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以及从书中学到的知识,和同学们进行交流沟通,这样才能够有不同的收获。在这一个过程当中,学生们学到的不仅仅是沟通技巧,还能潜移默化的让学生敞开心扉,谈自己心目中的想法过程,就是他们学习的过程,也是他们能力提高的过程;这一个过程当中,会让学生们融入到一个集体,不仅能够学到非常多的知识,而且还能让他们变得更加的团结。

当然交流的方式不止一种,也可以是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交流,相信很多老师都采用过一种非常传统的方法,那就是写读后感。在写读后感的时候,学生们再次回忆本篇文章的内容以及情节,能够加深学生们的印象,同时又能够练习他们的文笔,但是我在这里要推崇的不仅仅是单向的交流,提倡的是多向的交流。“多向的交流”意思是指学生的读后感不仅仅可以由老师一个人观看和批阅,也可以学生们之间相互的交流。

四、体悟是终点

阅读能力仿佛空气,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当我们要使用的时候,它却是存在于我们头脑中的。学习任何一篇文章必不可少的过程就是要去体悟,只有将自己融入作者的环境,才能够切身的去体会到文章所表达的意境;把自己当作作者,才能感受到作者的喜、怒、哀、乐,如果看一篇文章,只是为了看一个故事,那么这样的阅读往往是最肤浅的,而且阅读能力也是提升得最慢的一种方式,只有明白了作者的情感,才能去欣赏文章当中的每一个字。在这一个阶段,作为一位语文教师,不能将自己理解的情感灌输于每一个学生的大脑,而是带着他们走进作者的世界,去亲近作者,用自己的方式启发他们去了解作者的历史,欣赏作者的作品,感受作者的情感。如此以往,学生的写作能力才会有明显的提升,因为学生所感悟的层次已经不再是看情节那么简单了。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作为一名初中生,并不是对所有的文章都具有浓厚的兴趣,而学生的阅读兴趣往往需要老师去引导和培养,有了兴趣,学生才更愿意积极主动的去阅读文章,而不是接受老师强制性灌输的每一个理念。要提高初中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老师在这一个过程当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引导学生,启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只有通过多读,才能够有一个新的起点,才能有计划、有交流、有总结,最后上升为自己的体悟和启发。

猜你喜欢
语文课程阅读能力读书
我爱读书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我们一起读书吧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读书为了什么
语文课程改革深化中的学校担当
高中语文课程应该更加贴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