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促进小学语文学习的效果

2018-09-10 07:22梁瑞芬
南北桥 2018年14期
关键词:学习效果语文教学小学语文

梁瑞芬

【摘    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取决于教师在课堂上能否充分发挥和挖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否做到与课本的有机结合,真情演绎课本内涵,提升孩子们对课本的感悟。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呈现良好的实效。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塑造的过程。

【关键词】小学语文  学习效果  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4.08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新的理念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预示着语文课堂教学将彻底改变过去以“一言堂”为主要形式,以应试为主要目的的枯燥无味的教学现状,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课堂教学。语文课堂要焕发生命活力,就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彰显自己的个性。

一、深入钻研课本

开发与利用教学资源,实际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就是语文教科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根本途径在于教师必须先深入钻研、理解文本,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选取符合教材与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如果教师自身对课文没有吃透,不了解编写意图,教学目标不明,教学重点不详。甚至南辕北辙,便很难提高教学效果,这样的课堂教学自然是不可取的。因为语文学科的本质特征表明: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均具体地体现、落实在语言文字上:语文一旦离开了语言文字,“工具”也就无法成为工具,“人文”也就无所依附,只能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笔者每钻研一篇新的课文,总是先通读两遍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画出学生可能不理解的词语,对这些词语的理解要求学生查字(词)典解释,或对照近义词、反义词理解,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如果要联系上下文理解的可在一旁作上标记。对于要通过查字(词)典理解的词语,自己先查字(词)典并把义项写在一旁。为了扫除阅读障碍,我总是认真地把课文朗读或默读几遍,发现一些难于把握停顿或比较拗口的语句及时做上记号。备课时写入教案。课堂上予以指导。在阅读各种教学参考书的同时,我总是把文章的结构分析在课本上作好标注。把每一段的段意写在段末空白处。对于重点词句的含义,总是写在一旁,方便课堂上参考表述。只有在对文本内容、教学重点、难点等都熟练掌握的基础上我才开始撰写教案。而且一般是一气呵成。这样课堂上,我就可以运用自如,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简单教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种境界

把语文教学复杂化甚至异化为作秀的优质课,语文课难教就成了广大语文教师的口头禅了。

简单教,是为了追求语文课堂教学的更高效。简单教,只是相对于现实教学中的满堂灌、满堂问,置学生需求和问题于不顾,一厢情愿的陈述和告诉而言。简单教,旨在体现教师课堂教学中的点拨和引导,以及如何实施点拨和引导。看似教的简单,而所教之处,只是疏疏朗朗的几根开花坐果的结实枝条,课堂照样能呈现精彩,正如结满硕果的枝头令人艳羡一样。因为教的简单,使得课堂上有限的时间营养更多的挤让给了学生,学生特立独行的学习行为强化了,学生智育得到了充足的营養和发展。简单教,实际上是教师从课堂教学的主角渐渐淡出的过程,是学生主体地位渐渐强化的过程。在教师淡出与主体强化的过程中,学生获得了知识能力的健康成长,我们做语文教师的何乐而不为呢?与其简单教,效果好,我们何不放弃那种繁文缛节、高耗低效的课堂教学呢?

三、学生主动性的实施途径

以“圆明园的毁灭”一课为例:由教师在导课过程中提炼出来几个小问题,如:同学们知道圆明园吗?对于圆明园,你了解多少?英法联军为什么要毁灭圆明园呢?通过让学生交流课前通过读课文和查阅资料了解到的关于圆明园的情况。知道圆明园占地月347公顷,历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代皇帝,经过150多年的修缮扩建,花费了不可计数的人力物力,汇集了无数天下胜景和名园的精华。可就是这样一座万园之园,却被英法联军毁灭了。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老师带领学生就作者当时的心境、文章的内涵,以及文章的风格等方面来对该问题进行诠释。这样:①通过预设问题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并使他们的精力集中;②利用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见闻,来体会该文章的内涵意境;③通过查阅、收集、交流,学生切实了解圆明园的价值,再从朗读中体会侵略者的残暴和野蛮,真正激发学生的悲愤,痛惜等情感,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这就在短时间内,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教学环节。同时,也引致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进了他们的语文素养中的人文素质。

四、尊重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品味成功的喜悦

热爱学生,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应该仔细注意学生的一言一行,尤其是要注意观察那些学困生的言行。教师应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学生的“美”的眼睛,留心学生某一方面的优点、亮点,引导他们参与合适的学习,发挥他们的特长优势。如果教师的冷淡、责怪、不适当的批评往往都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而一旦丧失自信心,那么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就会大大削弱,当然对语文学习也就提不起兴趣了。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让学困生在语文课堂上获取成功,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让这一部分课堂上的弱势群体动起来,使课堂真真实实地活起来。如何有效提高弱势群体的学习积极性呢?

我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了分层教学,即经常让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回答一些很浅显的、在书本上很容易找到答案的问题,做一些简单的基本题和练习作业,如果答对了、做对了或者答对了、做对了其中的一部分,就立即加以表扬,表扬他进步了。然后逐步加大训练难度,提高训练要求,让学习困难生在不断的训练中获取点滴的长进,体验成功的快乐。另外,对于学困生我还经常作出一些激励性的评价。

总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篇大文章,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因此,语文活动要立足教材,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合适的活动方式组织开展才能行之有效。

参考文献

[1]高宗红.故事教学法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8(33):115-116.

[2]戴艳艳.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J].文学教育(下),2018(11):149-150.

猜你喜欢
学习效果语文教学小学语文
“百词斩”对于大学英语四级词汇学习效果的实证研究
莲心宝宝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