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数学趣味课堂的构建策略

2018-09-10 07:22孙建华
南北桥 2018年14期
关键词:趣味课堂数学教学小学数学

孙建华

【摘    要】心理学研究表明,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是一种内在的学习动机。学生如果能在学习中产生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思考和学习,学习的效率就会事半功倍。进入小学后数学开始两极分化,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意志薄弱,一部分学生对数学产生畏惧心理,甚至会产生厌学情绪,严重影响了数学学科的成绩。

【关键词】小学数学  趣味课堂  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4.100

数学是一门极具抽象性、枯燥性的学科,不像语文等学科具有很强的趣味性与娱乐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践行快乐教学理念,实施趣味教学法,符合小学生的天性,更能够激起学生学的激情与动力,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的乐趣,真正爱上数学学习,得到自身素养与能力的全面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实践经验表明,如果数学知识使学生充满好奇心,那么,他学习起来就会有强烈的主动性、积极性、愉悦性。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其在数学的天地中愉快地探索。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只能使学生产生冷漠的态度,而给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因此,在课的开始,根据教学内容选择以提问题或者趣味导入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习兴趣是很重要的。

以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可能性”这一章的教学内容为例,在设计课堂教学内容时,首先考虑采用设悬念的方法,采用教学辅助道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让学生先猜猜老师拿来的口袋里装着什么,等学生们一番猜测之后再来揭示答案,这样在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之后,接下来就可以顺理成章地引入这堂课的教学内容。

打开口袋,让学生们看到口袋里有一只红球和一只黄球,同时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两只球除了颜色不同之外,其他都一样。然后,合上口袋在不用眼睛去看的情况下从袋子里拿一个球出来,这个时候就可以向学生提出新的问题,老师拿出的球会是什么颜色呢?学生们可能会说是红球,也可能会说是黄球,顺着学生给出的答案再次引导他们,老师拿出的球的颜色是不确定的,有两种可能性,于是这里就可以自然地向学生们解释“可能性”这个概念。于是,学生首先就有了一个概念上的认知,为接下来的教学内容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创设情境贴近生活使学生感受数学魅力

首先,在刚开始讲课时,就注意让学生说计算过程。但老师一定要引导,没有老师的引导,学生再聪明也想不到要怎么说,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就要选择合适的、简洁的语言把计算过程表述出来,在教学例题的时候就让学生跟着自己说,然后再让学生自己说。教师的语言必须清楚而准确明了,让学生既了解完整的过程又不会感觉复杂。

其次儿童学习数学是对他们生活经验中数学现象的“解读”。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紧密,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我们的课堂要选取同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的题材。另外,要留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课堂练习。学生的练习是别人无法代替的,课堂教学如果不能实现“当堂训练”,就会成为“夹生饭”。没有时间进行必要的课堂练习,要形成一定的计算技能也就不大可能了。所以,我们有必要留有足够的课堂练习时间,每节课留5~8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计算练习,并随时随地反馈练习中的问题。老师要经常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好采取多种形式进行练习。计算教学不要单纯为了计算而计算,避免计算的单一、枯燥。如视算,听算让学生直接说出结果,列竖式计算注意数位一定要对齐。在低年级也可以做数学游戏,找朋友、送信、夺红旗或搞数学比赛等。并且基本的口算,基本的计算也应该天天练,单项的计算要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重点练,对于学生难掌握之点易错之处要突出练。编排练习题时,题目可按巩固基础知识的,提高运算基本技能的等等来练习。

三、通过创设游戏来开展教学

小学生最主要的特点就是爱玩。因此在数学教師在实施趣味教学法时,可以通过创设游戏来开展教学工作。对于小学的数学教学工作来说,如果不对传统的课堂教学进行变更,就不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甚至会让学生们产生严重的厌学情绪,因此教师必须要创设一些与教学内容息息相关的游戏,使学生们能够在游戏中掌握课本上的知识。例如,教师在讲授“元、角、分”的内容时,为了能够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元、角、分之间的关系,强化学生对三者的理解,教师可以在讲台上摆放一些日用品并标价,然后通过模拟购买的形式来开展教学。这样的方式不但能够有效的深化学生们对元、角、分知识的理解,还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四、加强互动,建立老师与孩子的“伙伴关系”

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一个充满情趣、充满智慧和创造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改变旧的观念,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变成一种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新关系。学生心理上的安全感主要是与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学生与同伴之间的关系等因素有关,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尤为重要。所以,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同伴关系是良好的学习环境的重要前提。这种理念下的数学活动应是一种教师和学生互动的活动,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调动所有的感官,以便不断收集学生在活动中发出的信息,及时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适时地调整教学内容、方法等,让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及时鼓励和启发;当学生得到结果时,要给予肯定。比如在学习“从1数到10,再倒着数”这一环节中,可以结合我国发射“神舟七号”运载火箭的倒计时的实况录像,我和学生跟着科学家一起数,当火箭腾空的那一刹那,孩子们欢呼雀跃,他们觉得火箭发射升空有他们的一份功劳,每个人的脸上都充满了自豪感,孩子们真正感到学数学可以做很多了不起的事情。

总之,兴趣是教学成功的秘诀。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不但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还能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乐于学习,学会学习。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中获取知识,思维得以飞扬,灵感得以激发,使我们的教学课堂精彩纷呈,这应该成为我们每一个教师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赵丽丽.多媒体环境下的小学语文情感教育[J].学周刊,2018(25):154-155.

[2]高国卿.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情感教育的渗透探讨[J].学周刊,2018(22):111-112.

[3]姜小萍.趣味化课堂游戏,让小学数学教学更高效[J].学周刊,2018(33):83-84.

猜你喜欢
趣味课堂数学教学小学数学
例谈小学语文趣味课堂的构建策略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