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初中政治教学生活化

2018-09-10 07:22杨小益
南北桥 2018年14期
关键词:生活化思维初中政治情景教学

杨小益

【摘    要】思想政治是一门社会科学,与其他的学科相比,更需要关注当前的社会生活。生活化思维强调政治教学要与生活密切关系,从教学理念、内容、模式等各个方面,都凸显出生活化思维的特点。换而言之,就是注重政治教学与生活的紧密结合,有机渗透,旨在引导学生逐渐形成生活化思维来认识理解和应用政治学科的知识、理念。

【关键词】初中政治  生活化思维  情景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4.124

政治素养是学生综合素養的有机构成之一,缺少政治素养学生的综合发展将会受到限制。现阶段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对生活化教学重视度不足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充分意识到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并在教学中践行,促进学生理解知识的同时真正做到知识的学以致用,为学生今后更好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师将政治教学生活化,将课本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学生掌握的知识面会变得更广,实践能力能得到更进一步地提高。

一、初中政治教学引入生活化思维的重要意义

首先,初中政治教学生活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现阶段,信息技术发展的十分迅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难免受到不良网络信息的影响,不利于他们健康发展与成长。为此,初中政治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教学任务量相应提升。教师在生活化思维下开展政治教育活动,将政治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其更换的理解政治知识内容,提升实践运用能力。其次,初中时期是学生成长的关键阶段。在初中教育阶段,学生正处于关键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形成阶段。政治教学的目标之一是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与高尚的道德品质。对于初中生在平常的学习与生活中遇到的多个难题,教师应借助政治知识,将政治教学与其日常生活的结合,引导他们掌握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进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二、巧妙运用生活实例,导入思政课程内容

设问是最能激活学生思维的方式,它同样应该贯穿于初中政治课堂的始末。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情景教学,简单点讲,就是将课本里面抽象的,概念化的东西具体到实际生活中去,把课本中的知识生动的引入到实际生活情景之中,在实际问题中找到想要的答案。这样可以使政治课本上的有关理论知识更加容易被学生接受以及理解。生活化教学的初衷,是以日常生活为范本,引导学生深刻思考其中蕴藏的真理。而实践也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否能够将生活化教学有效融入初中政治课堂中,则需要考量学生的接受程度。相对而言,与学生密切相关的生活化教学内容,更加容易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继而提高其主观能动性。那么在初中思想政治课程中,思政教师也要牢牢抓住学生的思想动态与学习习惯,乃至生活细节,在其行为习惯的基础之上,找到生活化教学素材的融合方式,才能真正运用化生活化教学的优势。为此,需要将与学生密切相关的生活实例作为课堂教学资料与资源,在补充课堂教学信息的过程中,有效开发生活实例范式。例如以多媒体教学为引导方式,将故事或者影片作为融入生活教学情境的承载模型,引导学生在特殊的教学情境下,感受与体验生活化教学的思想主旨。这样做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为主课程进行铺垫,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结合时事政治,深入理解政治理论

政治课程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并在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对政治生活形成基本的认识。政治教材中会编入基本的政治理论内容,以培养学生基本的政治素养。但是在初中阶段,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机会需很少,对于一些抽象的政治理论缺乏形象的理解,从而造成了学习困难。针对此,在生活化思维的指导下,教师应该结合时事政治、社会热点等内容,为学生提供耳熟能详的讲解案例。如在分析“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两会”、“十九大”等热词为学生做出具体解释;在分析“政府职能”的过程中,可以结合政府近年来在调控物价中的行政、法律、经济等手段来分析不同职能的特点,以及宏观调控在推动市场经济进一步完善中的作用。

四、结合本土实际,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生活化思维在初中政治教学模式中的构建还体现在对本土文化的渗透上。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初中生在特定的地理环境、社会文化环境中对当地的文化生活形成了特定的理解。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与其在课堂上旁征博引,不如就从当地的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经济生活等方面出发,为学生提供具有明显本土特色的生活素材,让学生在耳熟能详的案例中提高对政治知识的理解深度。如在北京地区的学生,教师可以结合首都独特的政治、文化功能为学生讲解国家在政治、文化、经济中的职能;对珠三角地区的学生而言,教师可以引入独居特色的岭南文化、客家文化,为学生构建生动的教学情境等,而只有这样才能让政治课堂更加“接地气”,让课堂从刻板、僵化中走出来,逐渐融入现实生活。

五、创新教学方法,体现课堂教学趣味

前面在分析生活化思维的原则时我们已经对教学实践的趣味性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在初中政治教学模式构建中,教师应该从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引导学生从趣味化的教学内容出发,理解生活素材中包含的教育价值,并在生动有趣的内容中,接受生活化教学模式。例如在渗透“竞争与合作”观念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分组教学,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并结合讨论主题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分析,进而引导学生对小组内的合作以及小组间的竞争进行深入理解,从而实现思想层面的升华;再如在介绍“千姿百态的世界文明”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各国的标志性建筑,如中国的长城、美国的自由女神像、法国的埃菲尔铁塔、埃及的金字塔等,引导学生理解不同文明对人类文明做出的贡献,从而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在新课标改革的背景下,各初中院校更应该认清当前社会发展特点,以创新的视角完善及优化政治学科的教学手段,将生活化思维与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的结合,并有针对性的丰富教学内容,提升学生思想政治水平,进而培养其对日后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建民.情景教学法在初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5).

[2]甘维青.对基于生活化思维的初中政治教学模式的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5(12).

[3]甘维青.对基于生活化思维的初中政治教学模式的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5(13).

猜你喜欢
生活化思维初中政治情景教学
运用情景会话构建高效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初中政治课的“激趣”研究
刍议初中政治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基于生活化思维的初中政治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