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开展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

2018-09-10 07:22余赛兰
南北桥 2018年14期
关键词:应用题数学教学小学数学

余赛兰

【摘    要】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科学素养、提高实践应用能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教学的有效性,而应用题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能够正确解答,还要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和解题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小学数学  应用题  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4.146

应用题在小学数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教学中的难点之一。应用题的學习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分析、推理及创新能力。应用题反映的是现实生活中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需要用到不同的数学知识来解决,可以说谁掌握了解答应用题的金钥匙,谁就掌握了学习主动权,就会学得轻松,事半功倍。而帮助学生认识各种类型应用题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掌握解答的规律和方法,是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能力的重要途径。很多教师恰恰因为没有有效地解决这个难点的策略,而使应用题教学陷入了困境,也同时使这个问题成为了小学数学教学中一个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以下是我结合平时的教学,归纳了几点关于解决应用题的策略。

一、小学数学新旧课程标准的应用题定位及应用题本身的特征分析

小学数学旧课程标准对应用题定位与新课程标准对应用题的定位具有不同点,同时,他们之间也有共同点,那就是应用题本身的特征。

(一)小学数学旧课程标准的应用题定位

多年来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和课程理论的影响,我国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价值定位、课程的内容体系、呈现形式、教学模式和方法一直没有重大突破。学生普遍感觉应用题难学,教师也认为应用题难教,应用题教学似乎已经成为一个难以攻破的堡垒。旧数学课程标准下的应用题教学立足于题,虽然有“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要求,但是侧重点还在于解题技能和方法的指导上,解题的过程往往是:“算法化”。

(二)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应用题定位

以解决问题为核心的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向我国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改革展现了新的理念,并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数学教学要指向于学生的学习态度,让学生善于主动学习,建构并释放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苏教版大纲教材和课程标准教材在编写过程中所倡导的“师生在场”理念,无疑使得教材在具体教学素材的遴选、教学情境的编制,尤其是教学线索的设计,始终拥有一种“课堂现场感”。

(三)小学数学应用题本身的特征分析

在基础教育改革中,注重问题解决和数学应用已经成为数学教育的新的价值取向,而数学应用题是问题解决和数学运用相结合的典范。因此,应用题作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意识的重要手段,它在让学生获得基本的解题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强调数学思想、策略的应用,强调学生的合作与交流意识,培养他们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应用题教学的价值取向朝多元化拓展,数学应用意识、解决问题的策略性和创造性、注重对学生解决现实问题能力的培养,对问题解决过程的体验等都成为应用题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丰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解题兴趣

小学数学的应用题教学主要是老师进行灌输式的讲授,先是对题干进行分析,然后对内容进行讲解,学生只是被动地听,学习效率低下。所以数学应用题的有效教学就要不断丰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解题兴趣。教学方法的丰富可以是多媒体教学法,将应用题通过多媒体更直观生动地呈现出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可以是创设问题情境教学法,通过相关的问题引出应用题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情境中掌握解题方法;还可以是自主探究教学法,老师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空间,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知识体系对问题进行思考,写出解题步骤,然后老师再进行讲解,这样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要根据具体的应用题来选择采用哪种教学方法,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在学习“平均问题”时,老师可以在教学的开始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呈现一些人们参观纪念馆的图片,然后引出应用题的内容,纪念馆前三天一共接待了参观群众1440人,后四天接待了参观群众560人,问这一周平均每天有多少参观群众能够被接待,这样将文字式的数学应用题转化为以图片的形式呈现出来,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还能训练学生的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通过日常语言和数学语言的相互转换,发展学生的数学抽象思维

在现实中所找出的实际问题经过加工与处理就会变成应用题。但是应用题又具有比日常生活当中更难的数学知识和语言在其内。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最好使用日常用语代替专业数学用语。熟练掌握数学专业用语与日常生活用语之间的转换,利用注入多媒体技术、模型制作等工具等。在对一些常量关系进行概括的过程中,可利用实际案例混入其中以方便学生对一些专业数量名称的理解与认识。

例如在行程问题中定义速度与路程时,能够用以下例子说明:甲地和乙地相距60千米,小明4分钟走280米,一辆汽车1小时走50千米等两地之间的距离,都叫做路程。汽车每小时行50千米以及小明每分钟走70米等,速度的定义就是单位定义的时间内其路程的总距离。不过要注意的是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不足,可能对专业用语理解不了,此时一定要有耐心,利用生活用语对其进行耐心讲解,同时还能够使得学生对这些用语的理解程度加深。使得对题意的理解上变得简单一些。教师应该借助讲解应用题这一方面内容的时候教授学生了解数学语言的方法,让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概括能力以及逻辑能力都得以提升。很多的应用题目单单在课堂上练习是不能长久记忆的,在课下的时候,学生们也要时常的练习巩固。比如说同一道题,在做完一次后,隔几天或几个星期就重新再做一次,检查一下自己是否真正记住并理解了。而教师也可以给学生出一份试卷,在学生第一次做完后把试卷批阅并讲解,过一段时间后,再无意识的让学生们重新做一次同样的试卷,检阅学生们是否真正的理解了这套试卷中的题型。

总之,在我们实际生活中,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是有很多的,并且也是需要我们不断创新的。教师和学生都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来加以教育和学习,真正的理解了数学应用题的本质。也希望学生们可以有效的掌握解决应用题的思路和方法,锻炼自己的耐心,提高自己的应用能力。

猜你喜欢
应用题数学教学小学数学
应用题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解应用题要过“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