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18-09-10 07:22廖荟泉
南北桥 2018年14期
关键词:应用策略初中语文信息技术

廖荟泉

【摘    要】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初中的语文教学当中去,一方面能丰富教学内容,另一方面也能促使教学效果得到改善,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十分值得在教学当中推广。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当紧随时代发展的方向,积极发挥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将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教学进行优化整合,进一步地优化学生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感受到全新的教学体验,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初中语文  信息技术  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4.178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十分成熟。信息技术在社会中广泛运用至多个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教育领域中,信息技术同样占据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在语文课堂中,运用信息技术开展课堂教学能够明显改善课堂教学效率,将文字叙述的知识内容通过多样化的表现形式进行展现,从而帮助学生消化知识内容,加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

在教学过程中把各种不同的知识与信息技术进行整合,将图片、声音与动图等进行有序整合,最大化地调动课堂气氛进,让学生笼罩在这种氛围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接受。例如,在分析《爸爸的花落了》这课,此篇文章讲述的是文中的主人公马上要毕业,但是主人公的爸爸却不能参加毕业礼,因为爸爸因病去世了,然后根据爸爸的花落了,暗示了这样一条暗线:主人公已经长大,不再是小孩子。此篇文章中选取了大量生动的例子,如,“我”因赖床不想去上课,被爸爸打,爸爸来给我送东西等日常案例。文章中针对这些环节在细节上加以描写,教师要根据文章的内容,将文字转化为图片或视频的形式播放出来,在视觉与听觉多重感官下让学生更真实地去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以及心理上的变化。不仅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感受中间深入理解文章的主旨,通过短片还能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感情,使学生顺利进入到学习状态中,教学难点得以顺利突破。

二、运用信息技术,让生活走进课堂

语文来源于生活,生活处处都是语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为了真正使学生学习到有用的语文知识,教师要将目光聚焦于语文和生活的连接点,利用课堂嫁接起语文知识和生活的桥梁,使枯燥的语文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同时,生活化的语文知识不仅能够丰富语文知识的内涵,而且能增强学生的语文意识,使学生学会用语文的目光看待生活,最终提升学生的语文兴趣和语文素养,提升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笔者在教学中经常使用生活化的素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教学《大雁归来》一课时,大多数学生没有见过大雁,对大雁的生活习性根本不了解,很难掌握本课的重难点。于是我播放了大雁鸣叫、觅食、群居、飞行的录像,使学生产生了爱鸟情怀,也对大雁的生活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激发了珍爱野生动物、倾心大自然、回归大自然的情怀,从而将生活融合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

三、通過融入信息技术开拓学生的视野

学生学习最终要落实到社会,可以说任何一个阶段的教育都是为了给社会提供人才。基于此,初中语文教学必须要以生活为基础,要让学生学会学习,认识到事物的变化规律,从而形成独特的学习方法。此外,信息技术的应用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内容。网络中的教学素材非常丰富,可以说是无穷无尽,这对丰富学生知识、积累写作素材有着重要影响。基于此,在利用信息技术过程中,教师必须要通过信息技术丰富学生知识,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积极作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教学《沁园春·雪》时,为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知识基础,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对诗词进行讲解,同时要对诗词的创作背景进行分析,让学生认识到毛泽东为什么要做这首诗,想表达一个怎样的思想。教师可以通过白板快速播放抗日战争与国共内战的影片,让学生感受到当时中国的情况,之后大屏幕中呈现出诗句,并配上音频阅读或教师阅读,加深学生对这首诗背景的理解,让学生认识到我们毛主席的雄心壮志。通过丰富学生知识,学生势必会产生内心共鸣,在学习中也能够多少结合当时的背景情况,产生一定的内心感受,在学习中势必会更加集中,课堂效率也会随之提高。

四、优化课外复习

传统的教育背景下,初中生的语文复习知识主要是对课堂当中的知识进行复习,所采取的方式要么是死记硬背,要么是习题练习,导致学生的积极性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同时,课外复习的效果也差强人意,难以达到预想效果。在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教师开展语文课外知识复习学习,可以充分的利用信息技术,促使原本的复习模式能得到转换。例如在学习完《斑羚飞渡》一课以后,教师可以在班级的公共邮箱当中上传关于本节课的微课视频,视频当中可以包括本文当中涉及到的生字词以及其他的一些重点问题等。通过视频的方式,虽然比较短,但却能让学生随时随地的进行查看。如此一来复习模式得到了进一步的创新,学生也能长时间的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和新鲜感,从而更好的把握教学当中的关键内容,为复习效果提升做出保障。由此可以看出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外复习当中的应用其价值和优势是十分明显的,还需要加以重视。

五、不断细化并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语文教学过程是枯燥的,运用信息技术能够将枯燥、抽象的知识形象、具体化。通过音乐、音频、图片和视频的方式,将知识点生动形象地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例如在对《故乡》进行讲解时,教师对教学重难点的把握应当是对闰土形象的塑造,以及闰土人物性格的整个变化过程。此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设计出相关的教学课件,帮助学生对闰土的形象进行分析,将课件内容与教材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闰土的形象,从而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把握,提升语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下的初中语文课堂,是一个高效一体化的课堂教学模式,信息技术与课堂、老师与学生之间密不可分,它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适当的减轻老师的教学难点。但因为初中生的学习心里与不成熟性,需要老师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从而让“信息技术”高效一体化的语文课堂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黄敏.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新作文(语文教学研究),2018(2).

[2]张世清.浅谈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少年,2018(7).

[3]柯贵宝.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新课程(中学),2018(1).

猜你喜欢
应用策略初中语文信息技术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