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激发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2018-09-10 07:22袁慧怡
南北桥 2018年14期
关键词:兴趣培养激发兴趣小学数学

袁慧怡

【摘    要】数学是小学课程中极为重要的一门课程,同时数学也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一门课程,即便是学生以后毕业参加工作了,也需要运用到数学知识,由此可见数学的重要性。数学的学习要从小学生抓起,要让小学生学好数学,就要先让他们对数学产生兴趣。

【关键词】小学数学  兴趣培养  激发兴趣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4.189

作为数学教师,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只要让学生对数学产生了兴趣,那么教学就成功了一大半。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我们平时授课,学生不一定会认真听,但如果学生有了兴趣,一定会听的非常认真。学生要是对数学没有兴趣,我们布置作业后就是催着学生完成,甚至要请家长帮忙监督学生完成作业。而学生一旦对数学产生了兴趣,就会积极地完成作业,甚至在复习完功课之后还会主动的预习第二天要学的东西。兴趣就是让学生在学习中转化地位,由被动变为主动。下面,本人就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如何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不足之处,还望指正。

一、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

数学的一大难点在于,数学是极具理性而且抽象的,数学的严谨和抽象让很多人心生胆怯,在刚接触数学的时候,就认为数学是一座无法逾越的大山。在之后的日子里,不断地给自己这样的心理暗示,久而久之,畏惧数学的心理就真的成为了不可逾越的障碍。

要让学生学好数学,小学的数学教学就很重要,首先要让学生在心理上不畏惧,坦然接受,再循循教导,让学生学好数学。很多时候,小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是因为他们觉得数学很枯燥乏味,没有乐趣。可是数学是真的没有乐趣还是我们没有在课堂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呢?数学是比较抽象的,所以我们在授课时要想办法让数学变得形象具体,数学是枯燥的,所以我们要让数学变的有趣。老师的存在就是为了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难题,我们可以利用一些小游戏,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

比如说在学习乘法的时候,我们可以组织班上的同学一起玩一个数字游戏。让学生从1开始依次报数,但是不能说数字7和7的倍数,遇到含7的数字或者7的倍数,就直接说“过”,若是说了含7的数字或者倍数就视为失败,需要接受惩罚。这个游戏特别适合班上的人一起玩,从第一个人开始报数,一直到最后一个人报完数结束,大家就会在游戏中进行乘法运算。当数字7玩熟了之后,我们又可以换成其他数字来玩,一边游戏一边学习,能够让学生很好地掌握乘法运算。

二、鼓励学生自主探索

学习应该是学生占主导地位,老师只是负责引导。然而在以往的教学中,往往是老师在备课授课,学生不想听不想学,让老师一个人在讲台上唱独角戏。这样的教学是需要改进的,我们应该把学习这件事还给学生,把思考留给他们自己完成。自古就有“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说法,数学的重点就是思考,如果老师代替学生去思考了,学生的思考能力没有得到提升,他又如何得知数学的兴趣所在呢?

其实在很多时候,我们都可以偷个懒,放一放,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在解题的时候,我们先做一遍,看看里面涉及到的知识点学生是否学过,如果都学过,我们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去解题。如果他们解不出来,就看看他们的草稿纸,看看是哪里还没有想到,然后提示他们去看看书上相应的知识点再来解题。

老师的精力应该是重点放在如何引导学生思考上面,而不是去想怎么把解题步骤给学生演示清楚,引导学生解题比给学生演示解题过程重要得多。在很多时候,我们不用太早把数学上的规律说出来,可以先列出一串数字,让学生自己去演算,发现其中的规律。大胆的假设,然后小心地利用其他数字去验证这个假设。这才是数学的乐趣所在,我们应该把这种乐趣还给学生,给予他们充足的时间,相信他们的能力,等到了最后才由老师去做一个总结。

三、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引导学生取长补短

世上没有一模一样的两片树叶,更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人,老师也应该要尊重个体之间的差异。有的学生可能对数字很敏感,对于数字之间的运算掌握的特别好,计算的时候速度很快正确率也很高。有的学生可能对数字没有那么敏感,在计算的时候容易出错。在发现学生某方面不足的时候,不要急着去批评和打击,而是要去发现学生其他方面的长处,去表扬他的长处,然后让他与别的同学沟通交流,几个人之间互相学习彼此的长处。其实在学生表现出某一方面不足的时候,最先发现并且最为敏感的人是他们自己,这个时候老师再说上一句不好的话就会打击到他们的自信心,学不会之后就会开始厌学。作为老师,我们应该给予学生学习上的帮助,对于学生学习数学不利的事千万不要去做。必要的时候也可以让学习好的同学带动学习差的同学,学生之间交流起来没有压力,效果更好,学习好的学生可以巩固自己的基础,学习差的学生可以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老师也乐得轻松,这是对大家都有利的事情。

四、安排学生动手操作

众所周知,爱玩是小朋友的天性,小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也是很难坐的住的,当他们控制自己想玩的欲望时,留给学习的精力也就所剩不多了。所以说,最好的学习状态,就是在玩中学习,所有的精力都花在學习上,不知不觉中就认真严肃起来了。

在学习几何图形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让学生自制一些七巧板,做七巧板的时候就对基本的几何图形加深了印象。等到利用七巧板拼凑其他图形的时候,学生拿着自己做的道具,一门心思想着拼凑几何图形,也就不会再闲聊或者做别的事了。这些动手的操作可以释放小学生的天性,同时也会加深印象,如此学习兴趣也就自然培养出来了。

五、利用脑筋急转弯来学习

小学生对玩的兴趣总是比学习的兴趣大,那我们就要想办法把学习和玩耍结合起来,增添学习的乐趣。这个时候,脑筋急转弯就可以很好地被利用起来了。比如在学习几何图形和发散思维的时候,我们可以提问“什么时候,四减一等于五?”这当然不是普通的数字运算,等学生琢磨之后,就会得到答案,四边形,减去一个角,就变成了五边形。要让学生小心求证的时候,可以提问:“猴子每分钟能掰一个玉米,在果园里,一只猴子5分钟能掰几个玉米?”粗心一点的学生可能会立刻抢答,能掰5个玉米。但是很快细心一点的学生就会说是0个玉米,因为果园里没有玉米。这样也就让学生知道了小心求证的重要性,解题的时候就会小心计算了。

总的来说,小学生一旦对数学产生了兴趣,我们就不用太担心他们的学习能力和成绩,因此激发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是所有数学老师的教学重点。

猜你喜欢
兴趣培养激发兴趣小学数学
高中生物学习兴趣培养方法探讨
灵动指尖的艺术
培育情感之花 铺就成功之路
提供语言交往平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扩展阅读在小学高段语文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