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2018-09-10 07:22陈婷
南北桥 2018年21期
关键词:素质教育高中数学教学方法

陈婷

【摘    要】在高中数学之中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数学  素质教育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21.033

一、生本教育,因材施教

素质教育是教学的最终目的,总的来看,其要义实“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主动发展”。面向全体,“为了一切学生”已成为国际数学教育改革的主流。数学要面向全体,就是要对每一位学生负责,在对大多数学生进行教学的同时,兼顾学习有困难和学有余力的学生,“使所有学生都达到基本要求”并且尽可能的提高。而现代教学要求以人为本,对“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进行有机结合,立足学生主体,实施因材施教即教师根据学生在知识、技能、能力、志趣、特长等方面的个性差异,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有区别有针对地进行教学,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有所得,都能尽最大努力,既能“吃得了”,又能“吃得饱”,让每个学生数学素质都能得到全面和谐发展,最终实现“差生”转化、中等生优化、优生深化发展的目标,这是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应及时利用课堂这主阵地不断地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树立学生学习自信心,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使他们形成科学的数学观。只有这样,才能使所有学生喜欢数学,酷爱数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自觉地做学习的主人翁。

久而久之,学生的数学意识增强了,他们会自觉地运用数学思想方法来处理各种现实问题,也会把日常生活中一些看上去似乎与数学无关的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一旦学生达到这一层次,我们就可欣慰地说,“我们培养的目标达到了”。

二、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过去常用方法是讓“听明白”的完成任务的同学举起手来,这虽然比那种“没有完成作业的人站起来”和缓一些,可仍然会使因种种原因未完成任务的同学内心产生一种压抑,渐渐疏远同学和老师。因此,我们就成“听明白的点一点头”,“做好的向老师笑一笑”等,为学生增添一份温馨,让他们获得精神上的满足。老师授课时,应征得学生讲“谢谢你”,它可以看作是课堂师生人格平等的一种表现,学生固然要谢谢老师,老师要谢谢学生,如果没有学生的积极配合,课堂教学哪能完成成功呢?在愉快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从中感受到教师的信任与期待,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包括:1.制定明确的学习目的,合理的学习计划是推动我们主动学习和克服困难的内在动力。2.课前预习:课前预习不仅能培养自主能力,而且是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基础。3.专心上课:上课是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关键环节。4.及时复习:及时复习是提高效率的重要一环。5.独立完成作业:独立作业是对我们意志毅力的考验,通过运用使我们对所学知识由“会”到“熟”。6.解决疑难:解决疑难是对独立完成作业暴露出来对知识理解的错误。

四、创设趣味性的教学情境

要使学生学好数学,就要使学生喜欢数学。通过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增强学习欲望,增强学生的自信、自立。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苏霍姆林斯基曾言,源于生活的教育是最无痕的教育,让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数学是一门实用型科学,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也处处有生活的道理,使数学要更贴近生活,才能让学生学得生动,热情高涨。

如何将高中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有没有一种让学生感兴趣的,在良好的、轻松的环境中学好数学的方法呢?创设情境,是现代教学论强调的优化课堂教学的措施之一。在每节课开始的前几分钟,用一段简短精彩的引言,创设一种问题情境,使学生感到好奇,能够激发他们进一步了解的求知欲,这是一种高明的组织教学的艺术。如果能将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入数学教学中,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借鉴语文课堂的经验,将语言的魅力展现在数学课堂上,通过适当的比喻,变抽象为具体,变死板为生动,让学生们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五、采取有效的评价机制

对于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评价的功能不仅仅是甄别与选拔,而是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发展的不同需求,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评价内容要全面,不仅关注学业成绩,还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尤其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的进步与变化。

评价的方法也多种多样,不仅有书面作业,还有行为观察、问题研讨、研究性学习、情境测验、成长记录等;对于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不在于看学生的分数、平均分的高低,重点要看教师的教学过程,比如看教师的教学设计上是否有创新思想,是否能适应时代和学生发展的需要,是否符合高中数学的发展规律,课堂上是否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方法是否运用多种方法的优化组合,看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得是否扎实灵活等等。

六、提高学生的应用数学能力

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知识,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在这个过程中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用数学的意识”。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材优势,挖掘教材功能,在新知识的引入和展开过程,尽量从实际生活和学生熟悉的例子出发,分析概括出数学概念及公式,尽量挖掘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

总之,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逐渐实现了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而素质教育已经向我们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只要我们教师注重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在课堂教学中,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把握教学的基本要求,重视教学素质的提高,我们坚信,素质教育作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在我们全国教育教学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一定焕发出活力。

参考文献

[1]刘洪翔.高中数学教育与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调查研究.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第5期.

[2]叶玲.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9期.

猜你喜欢
素质教育高中数学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