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

2018-09-10 07:22韩雄
南北桥 2018年21期
关键词:学习兴趣创新能力小学语文

韩雄

【摘    要】语文是其他学科的基础,让学生熟练掌握语言文字,培养听说读写能力,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其他学科知识,并促进学生个性、人格全面和谐地发展,从而具有较高的品德修养。如何让小学语文课堂成为学生精神的乐园?应该:品读语言文字,滋补精神领域;巧用文中经典,提升道德素质;渗透精神营养,塑造健康人格;注重课外延伸,获取做人真谛。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学习兴趣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21.036

语文課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而这生命能否得以延续,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做到与文本有机结合,真情演绎文本内涵,提升孩子们对文本的感悟,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呈现实效。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塑造的过程。那么,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我有几点体会:

一、创造积极的课堂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创设一个互相尊重、理解、宽容的课堂学习环境,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亲近感即:情感上的安全感和心理上的轻松感。有时教师形象生动的富于智慧的语言,一个含蓄的微笑,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富有启发性和创造性的问题,一个激发学生强烈学习动机的探索活动,这些都能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形成了技能,也能获得情感上的丰富体验。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思维才不会受到压抑,不同的声音才会产生,不同的观点才得以自由绽放,只有这样的课堂才是充满情感愉悦的课堂,让学生的情感得以舒展,个性得以张扬,生命的潜能才会不断的开发,生活品质才能不断提升。每一个孩子的潜能才会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教师要让“爱”充盈课堂,爱每一个学生,细心呵护每一颗幼小的心灵,用自己的快乐为学生打造一个快乐的家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不是负担”,这句话饱含深刻的道理。当学生对知识不感兴趣时,一个再小的任务对他来说也是负担,是不可逾越的“鸿沟”,反之对知识有浓厚兴趣时,就会产生不断前进,渴求新知,欲求明白的强烈渴望,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所感兴趣的学习中,教师的责任在于以丰富的教育经验、智慧和教育艺术来培养和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兴趣,使之处于“激活”状态,从而爆发出强烈的学习动机,教师之责任不在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所教学科内容,激发起学生学习兴趣,这样不但课堂效果好,更主要的是学生全身心投入,这样有利于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否则就变“我要学”为“要我学”,课堂效果不会太好。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抓住每课的内容,巧设导语或问题或联系生活的课堂活动,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运用创新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性能力

创新教学的体现依托于语文课堂来实现。处于新世纪的小学语文教学,在创新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崔峦认为:“语文教学应当充满情趣,充满乐趣,充满活力,充满创新,教学不应千篇一律,更不应模式化”。语文作为一门最重要的基础学科,一方面是人们交际的工具,另一方面又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载体,是我国丰富的人文精神的组成部分。它关系着民族凝聚力的形成与增强,关系着民族兴衰的命运。面对新世纪的挑战,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创新人才能,培养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如何树立全新的教育教学观念,真正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全新的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自主活动和探索的天地。

语文教学要加强创新素质教育,必需要立足于课堂教学,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针对传统语文教学的弊端,我认为语文教学应顺应时代的需要,关注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探索,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课堂与生活相联系

语文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又因为学习的内容主要是我们的母语,所以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非常密切。虽然小学语文的教学重点在课堂之上,但教师不能把教学内容局限在课堂上,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在生活中能够很好的应用,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因此,语文教师不能因过度关注课文内容而使课堂教学脱离生活,要在课堂教学设计环节多花心思,使教学方式变得灵活多样,让学生感受到语文课堂的独特魅力。

教师可以将课本中的知识点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相联系,使学生意识到,原来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是学问,学好语文知识对生活非常有用处,以改变学生所持有的语文课就是学习字词认读的错误观点。例如,在写作课上根据课本上的教学要求,教师要指导学生发现隐藏在生活中的“美”,可以是身边的美景,也可以是发生在身边的令人感动的小事,这一要求对于小学生来说稍有难度,以他们的语文表达能力很难写出非常优美的描摹美景的作文,他们也很少会主动去观察发生在身边的小事情,结果就是给学生讲再多作文写作技巧与方法,没有素材也很难下笔。

四、总结

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而由于小学课堂本身的特性,也就决定了小学语文的教学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我们要排除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如授课环境、教材、配套设施等等。作为小学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认真对待自己的每一堂课,不断地积累经验,为探索到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方法不断奋斗。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做好实战工作,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做中国特色教育的使者。

参考文献

[1]朱展萍.浅谈小学语文教学心得[J].中国校园文学:教育教学研究,2012(1):45.

[2]成丽洁.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思考[J].引文版:社会科学,2015(24):145.

[3]张素珍.小学语文教学效率问题[J].社会科学:引文版,2016,13(6):00213.

猜你喜欢
学习兴趣创新能力小学语文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