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8-09-10 07:22黎玉方
南北桥 2018年21期
关键词:史料教学应用

黎玉方

【摘    要】在进行历史学习与研究的过程里,史料属于必不可少的依据,在当前教育理念与新课程改革的促进下,史料在历史教学里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灵活应用这些历史资料开展高中历史教学,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对各项历史知识点的掌握力度,还能够激发高中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对于提升高中历史教学质量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因此,教师在课堂中引导学生融通史实,是历史学习的最主要和最基本的任务。

【关键词】高职历史  史料  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21.037

所谓史料,简单来说是构成讨论人类历史文明根据的东西,复杂点说就是研究人类在历史长河中经过发展的遗迹。所以,史料的选择与合理应用对历史相关学科的研究以及历史教学工作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历史教师应充分借助文字史料,转变教学理念,寻求多种史料运用的方式,深入解读史料,从而促使高中历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一、注意史料的多样性

历史史料资源丰富,举不胜举,教师在教学时不能不加甄别随便就拿来使用。傅斯年老先生认为“历史学就是史料学”,把史料的甄别、赛选、整理看作研究历史的关键环节。作为历史教师,我们首先要准确把握史料的来源和分类。第一,史料的来源。课程标准指出历史教学的课程资源包括以教科书为核心的历史教材、历史教师、图书馆、历史音像资料、家庭、社区、历史遗存、互联网等等。教师不仅要能够从这些途径获取史料,而且要培养学生提取史料有效信息的能力。第二,史料的分类。按照历史史料的不同表现形式,将史料分为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和口述史料。按照史料价值的不同,分为第一手史料(直接史料)和第二手史料(间接史料)。其他分类法,可分为有意史料与无意史料。前者指历史著述、回忆录和新闻报道等,后者指无意中提供了可靠的历史信息和知识的史料,包括生产生活用具、古建筑、艺术品、语言、风俗习惯等等。正是因为史料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史料甄别能力。能够做到依据教学内容需求,精选史料,并重组整合史料。使学生在有效的时间范围内,对史料进行比较、分析,逐渐提高对历史知识的分析理解能力。

二、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

高中历史史料教学过程中,对于史料的探究,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是基础也是前提,如果教师在史料教学的时候能够做好这一点,将会为史料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兴趣的影响非常大,浓厚的学习兴趣是支撑其认真学习的关键。高中历史史料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为学生的学习创设相应的情境,使得学生能够在情境中进行史料探究,这样不仅可以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探究情境,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学生知识的迁移,使得学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運用到情境的探究中。例如,在讲解到抗日战胜的相关知识内容时,日本军队在中国大地上犯下了滔天罪行,南京大屠杀便是影响最为恶劣的之一。教师在引出这一史料时,可以结合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创设一个有关南京大屠杀的情境,情境中包括图片、包括视频等,学生通过图片浏览和视频观看,逐渐被带入到情境中,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

三、利用好历史教材中的史料

在历史教学中,教科书中包含很多直观的史料,这些史料都与教材重点内容相关联,具有一定的典型性。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往往忽略教材中的史料内容而费尽心思地通过网络等其他途径搜寻历史资料,这种舍近求远的教学方法不仅浪费时间,也导致教材内容的利用不充分。教材中的史料需要教师在对教材内容熟悉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教学安排合理编排阅读顺序,引导学生在阅读史料的基础上对历史事实进行分析与概括,掌握历史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与探究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的教学功能。我们历史教材中有大量的历史资料蕴含其中,有直接史料和间接史料,选择历史教材中的史料可信度较高,而且在教材中呈现的形式也丰富多样:漫画、文字、图片、图表等,这些史料和历史教学的重难点密切相关,对高中生历史学习有着补充的作用,有着较强的启发性和情景性。因此,高中历史老师要引导学生重视教材中的历史史料,引领学生去深入阅读、深入理解这些宝贵的史料,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史料的研读的能力。例如在讲述古代的政治制度的过程中,这一单元围绕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两种制度展开论述,然而教材中不仔细阅读是发现不了明代继承元朝以后如何加强中央集权制度,这就需要老师和学生认真解读文本,细心的同学会发现在课本的十六页中的历史纵横中有明代加强中央集权制度的相关措施的史料。历史老师要引导学生认真细读文本,去发现和挖掘历史教材中更多的有价值的历史史料。

四、鼓励学生质疑史料

历史教学的任務是培养学生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史料应用到教学中的目的是辅助教学,由于史料的真实性有待论证,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合理的设置问题,例如在《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时,教学的重点是四大发明,因此对于史料的问题设置也要围绕该历史发展,通过设置问题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具体的问题设置:四大发明是什么?四大发明之外,中国古代科技还有哪些成果?这些成果对我国以及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马克思关于我国四大发明的观点有哪些?我们除了鼓励学生从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思考之外,利用教材中丰富的史料引发学生的怀疑精神也是一个重要的方法。

五、结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发展的提升,高中历史科目教学也将更注重新的教学方法,通过不断优化和创新提升学生的整体教育素养。广大高中的历史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历史素养,积极拓展对史料实证的掌握,了解历史结论所依赖的史料基础,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对教学过程中合理选择和运用史料,提高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培养学生运用史料分析历史问题并得出结论的能力,以实现新课标所要求的全面提升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雷艺.浅析史料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8(s1).

[2]王平.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的运用及选择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15).

猜你喜欢
史料教学应用
史料辨析方法与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
五代墓志所见辽代史料考
史料二则
例谈数据史料的辨伪与解读
史料教学,史从何来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
中等职业学校开设三维动画课程的教学研究
多媒体教育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