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课堂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8-09-10 07:22李娜
南北桥 2018年21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初中数学教学方法

李娜

【摘    要】在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初中的学生在经过小学的学习后,思维能力已经有了初步的发展,对数学思维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在进行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时,教师应该重视巩固学生的基础思维能力,同时通过必要的训练,提高学生的思维层次。当然,教师应该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情况进行针对性教学,针对性培养学生的优势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

【关键词】初中数学  思维能力  教学方法  巩固基础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21.100

一、改变教学方法

“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会学。”教师的教法常常影响到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事实上,富有新意的教学方法能及时为学生注入灵活思维的活力。特别是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导入出新,它也可以被理解为引人入胜教学法。如通过叙述故事、利用矛盾、设置悬念、引用名句、巧用道具等新颖多变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及早进入积极思维状态。为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教师必须着重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基础知识状况,尤其在讲解新知识时,要严格遵循学生认知发展的阶段性特点,照顾到学生认知水平的个性差异,强调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动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同时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数学学习有了兴趣,才能产生数学思维的兴奋灶,也就是更大程度地预防学生思维障碍的产生。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习的目的性,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分别给他们提出新的更高的奋斗目标,提高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启发式教学引发学生思维

数学教学中我们往往有这样的体会,按部就班的教学,会抑制学生思维的积極性,扼杀学习兴趣。因此,教学中我们要注意运用启发诱导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诚然,启发式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注入式教学模式在目标、内容、形式及手段上的根本否定和变革,但它并非是一种机械式的课堂教学模式,而是一种基本的教学思维模式。所以教学中教师应当通过精要、生动的讲解,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引导学生逐步接近知识结构。对于数学知识的讲授,无须讲求片面讲解、分析、小结的完美程序。教师必须把主要的精力放在捕捉学生数学学习的障碍和创新思维的灵感方面,并及时开导启发。教学中要注意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沿着数学思维的阶梯,在教师有效的启发下,自觉地发现、掌握知识,从而调动他们潜在的勇气、胆识,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当然,教学中教师创设的启发情境和显现的内容,必须和数学教学的重点内容相关联,且最好不要是结论性的答案,而要在基本结论的范围内,留有余地,以便充分发挥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三、巩固基础,锻炼思维转变速度

基础知识的巩固对于提高初中数学的解题速度有着较大的促进作用,教师在进行课堂授课时,要用部分课堂时间来帮助学生巩固数学知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使得学生能够强化数学思维的基础,提高解题速度。对于学生来说,其把握基础知识的本质越深入,对知识的理解越深刻,运用起来才越发得心应手。

教师在强化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要有意识地提高学生的运算解题速度。其实运算速度反映的就是学生的运算习惯和思维对知识的概括能力。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可以通过概括总结习题解题规律的方式进行。具体说来,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将习题分类,并对不同类题的解题方法加以详细介绍。教师可以安排各类解题方法(如,类比法、化归法、数形结合法、代入法和特定系数法等)的习题帮助学生强化解题思路,锻炼学生快速运算的思维能力。此外,教师还能够向学生传授总结的速算要领,使学生对部分经常使用的公式和数据等熟练掌握,从而使学生加快解题速度。要善于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技巧的归纳总结,以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同时,教师要把握好课堂教学节奏,为教学目的的实现留下足够的时间。

四、创设情境,培养学生思维

人的思维在现成的知识体系中不活跃,而在形成知识结论的整个探索过程中比较活跃。在教学中,若单纯地讲,学生容易觉得枯燥无趣,不能进入思维的境界,收不到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从梯子的倾斜程度谈起中,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后,再用课件演示倾斜程度的变化。同时不断地向学生提出合适的问题,适当启发引导,使学生的数学思维活跃持续。这样多给学生创设一些思维的情景及师生互动教学模式,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教学效率。

五、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的兴趣

内因对事物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这个内因在于学生自己,激发孩子培养思维能力的内因,对其思维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凡是学生能自己探索得出的老师决不替代,凡学生能独立发现的老师决不暗示,要尽可能给学生多一点活动的余地,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点体验成功的喜悦。克服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主宰课堂的现象,提倡学生上讲台,提倡争辩与讨论。提倡标新立异,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自觉活动和探索的天地,教师要以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为主线来安排教学活动,要以展现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即理解教材,形成概念,要注意概念间的逻辑数学关系,注意简单、初级概念与复杂、高级概念的关系。尽量依靠学生已有概念形成新的概念,即所谓:“温故而知新”。要耐心地给学生消化新知识的时间,不要唱独角戏,也不要只是几个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要善于分配教学时间,任何思考的时间都不会白费。老师辛苦讲半个小时,不如让学生独立思考几分钟的效果来得好,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有许多数学思维的萌芽,对孩子的发展起奠基的作用。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落实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更是当今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更轻松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而且可以改变学生对数学课枯燥乏味的印象。这对于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以及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都是非常有帮助的。数学思维能力的教学对于学生是一个长久的教学。因此,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注重思维能力教学,真正落实好素质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祝中红.浅议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考试周刊,2018年02期.

[2]杨敏.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探析[J].知音励志,2017年10期.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初中数学教学方法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