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

2018-09-10 07:22夏晓艳
南北桥 2018年21期

夏晓艳

【摘    要】数学是学生从入学就开始接触的学科,小学数学的学习是为了中学数学打基础,所以教师要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这样学生才能在中学时期更牢固地掌握数学知识,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兴趣是重中之重。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培养  兴趣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21.138

数学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小学生是处于一种懵懂的状态,他们并不懂得数学的学习对他们是有多么重要,所以学校开展数学这门学科就是为了引导小学生重视数学。小学生对于新知识的学习是充满着好奇心,教师要抓住小学生的好奇心来引导他们,培养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只有激发了小学生的数学兴趣,他们才能够真正的学好数学,掌握数学的内涵,学生能够自主去思考一些问题,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是十分重要的。

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首先,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来教授数学基础知识,让小学生对数学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其次,再循环渐进的增加教学难度。从易到难的教学方法,不仅仅是为了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还能培养他们的兴趣。教师还要营造一个探究的课堂气氛,学生受到这种气氛的影响能够养成自主思考的习惯,从而它们会自主解决难题,获得一种获得感,从而能够培养他们的数学浓厚兴趣。师生之间的关系也影响到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如果教师能够与学生建立一种良好的关系,学生就会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解,学生就能在这种情况下慢慢地培养兴趣。小学教师要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从而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合适到教学方法,能够让更多的小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兴趣。

一、知识从易到难,迎合学生的兴趣发展

数学知识对于刚接触数学的小学生来说是比较难的,教师要从易到难地来增加教学进程,这样小学生才能够牢固地掌握每一个知识点,他们才能够跟得上教学进程。学生在接受简单的知识点的时候是比较容易的,所以他们在初期喜欢学习数学,这样久而久之就培养了他们的兴趣。

首先,教师要合理的安排教学进程,将知识从易到难地教授给学生,学生才能够牢固的掌握基础知识,从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小学生的智力发展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教师要根据学生脑力发展的规律来制定合理的教学进程,学生在刚开始接触简单的知识的时会比较容易,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需要增加教学的难度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而且教师只有用简单易懂的知识来打好学生的数学基础,学生才能够在不同年龄段的知识学习中掌握更加牢固。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制定教学进程,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其次,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引导学生自主预习教材,让他们找出较难的知识点,然后在课堂上注重讲解这些难知识点,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掌握。教师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教授他们基础知识,还要注重培养他们的数学学习习惯,这样小学生才能够在中学的数学学习中变得更加轻松。学习数学要先学会预习,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课本上学会理解一些基础的数学概念,然后练习一些习题来检查学生预习的效果,教师要检查他们的预习情况,并根据学生认为难的知识点来安排课程教学。教师要从基础概念开始教学,然后再用习题去引导学生去自主思考,循环渐进地教学方法才能够培养学生的兴趣。

二、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引导学生培养兴趣。

数学的学习对小学生来说是比较枯燥的,这对教师的教学也是有一些困难的,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课堂,并营造积极探究的课堂气氛。课堂气氛是评价一堂课好坏的标准之一,好的课堂气氛能够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自主思考,从而找出答案,并满足他们心里的一种获得感,能够更好的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让小学生意识到数学是需要逐步探究和思考才能够掌握的。小学数学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更是为了培养他们的数学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和思维方法。随着年级的增长数学知识的难度也会增加,学生只有在小学时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够理解更难的数学知识。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运用数学思想解决问题。教师要营造一种探究的课堂气氛,因为小学生的学习方法是模仿,教师只有不断地引导他们自主思考,才能逐步培养他们的数学思想,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数学的兴趣。

其次,教师要在课堂与学生多互动,让学生跟随教师的思路去解决问题。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去自主探究一些问题,比如说:乘法口诀的推算,乘法口诀是每一位小学生必背的,但是他们如果能够更好的理解口訣,这对他们的学习是有很大的帮助的。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加法去推算乘法口诀,让学生牢固掌握。教师要鼓励每一位学生去积极思考,学生只有在思考的过程中才能够对数学基础知识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从而才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来满足学生的智力发展。

三、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培养兴趣

小学生的学习效果与师生的关系有关联,如果学生与教师的关系十分融洽,学生就会在课堂上认真听老师讲解,如果学生不喜欢任课教师,那么学生也就会不重视这门课的学习,教师要与学生相处和谐,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带来的关心和温暖。

师生关系如何建立是教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教师要利用课堂教学时间,给学生带来一个好的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尽可能的用一些幽默的话语来集中学生的上课注意力,还可以利用一些课余时间,询问学生一些课堂上未掌握的知识,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学习中的难题和生活中的一些烦恼。教师在关心小学生的学习状况时,学生会从内心里感受到这个老师的温暖,学生就会在数学的学习中能够保持着兴趣。教师还可以通过在课堂教学中组织一些数学探究活动,与学生共同探究一个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按着教师的思路去思考问题,鼓励每一位学生积极回答问题。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对教学的影响很重要,所以教师要注重师生之间的关系。

四、结束语

小学数学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兴趣是至关重要的,教师不能只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让学生运用数学的思维去解决问题,因为数学的题型是变化无穷的,所以学生只有掌握了数学思维才能够解决数学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