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的课堂趣味

2018-09-10 07:22孙述明
南北桥 2018年21期
关键词:教学设计小学语文

孙述明

【摘    要】当下的教学越来越注重教学的人文性和科学性,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即是这种教学理念的重要表现。小学语文的趣味性表现在口语的趣味性、识字的趣味性、课堂策略的趣味性以及教师巧设悬念,增加学生的求知欲等方面。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设计  课堂趣味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21.145

多元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让小学语文这片教育园地生机勃勃,但是在生机盎然的背后同样存在着一些嘈杂之声。一些教师把情感价值的趣味教学变成矫揉造作的情感抒发;把新课堂对趣味性的需求变成花招百出的杂耍;把落实趣味实践演变成学生的游戏场。教师正逐渐背离语文教学的初衷,为语文添加不必要的装饰,导致教学变成四不像。本文将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的课堂趣味,以帮助语文教师正确理解语文的课堂的趣味性。

一、提高小学语文口语的趣味性

口语交际是语文作为实用工具的一个重要体现,它是对学生的思维培养、表达能力、应变能力的综合培养。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局限,语言组织能力有限,应变方式较为单一,从而导致在语言交际课堂上心理压力较大,羞于表达。因此,趣味性成为教师让低龄学生融入课堂的重要武器和口语交际创新的源泉与原动力。

首先,教师提高小学语文口语的趣味性不仅仅要充实交际主题的趣味性,还要开拓学生课堂内外交际情景的趣味性。交际的主题可以来源于书本,也可以来源于小学生日常熟悉的生活场景。这要求教师要能够贴合学生的世界,从学生的视角出发,积极地思考,引领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比如,在动画片中喜羊羊为了不伤害美羊羊,而告诉美羊羊她的打扮很漂亮但是如果去掉蝴蝶结就可以更漂亮。教师以此为背景设计相关主题,如何在不打击他人的情况下正确而客观的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动画片引入主题可以接近学生的世界,激发学生的兴趣,借力传递教学内容。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设计口语交际的情景时,既要凸显情景与话题的趣味性,也要凸显话题的层次性,关注生活性,彰显互动性,在看似随意的课题下暗藏深意。

其次,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应该富有趣味性,很多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总是千篇一律或者过分的夸杨,缺乏对比。在对低阶段学生的口语评价上,教师的评价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说话习惯和说话态度,教师可以从学生说话的仪态、语言的表达以及语言的逻辑思维三个方面综合评价学生。比如,教师可以夸奖学生说话的声音洪亮,懂得尊重他人,善于倾听,表情自然,有礼貌等。作为低龄学生的教师,在评价系统上,切莫以自身的标准绑架学生,要学会用生动、微妙、有趣、真实的语言系统去夸赞自己的学生。

二、巧设悬念,增加学生的求知欲

趣味性既可以来源于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也可以来来源于学生对未知世界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由于小学生的意志力薄弱,注意力集中时间有限,对事物的认知经验不足。因而导致很多教师采用责备、强行施压、惩罚等负面的手段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但是,这种教学手段在取得成效的同时,也束缚了学生的天性,捆绑了学生的思想,压抑了学生的情感。压抑和疏导是教学中的两个重要教学方法,在教学上,教师应择优选取,尽可能将学生对事物急于求成和注意力短暂集中的缺陷进行一个转变。应对小学生阶段性缺陷的最佳手段就是给予学生更为长久的诱饵,诱导学生心甘情愿的主动追寻目标,获得最直接、最愉悦、最成功的价值体验。这里的诱饵即是教师巧妙设计的悬念,它以趣味性包裹孩子的好奇心,以学生的兴趣诱导学生长时间的努力。

课堂悬念以某一个问题或者主题为悬念的主线,将悬念的设置分为导入、初步探索、悬念初步揭晓、深入探索以及悬念的揭晓。值得注意的是,由学生好奇心而引发的趣味往往也具有一定的直观性、短暂性以及不稳定性。所以教师揭示答案的时间也应该讲究适当性,既能让学生进行一个深入的探讨,避免浅尝辄止,也能让学生有耐心地去自主探索。尽管设置悬念的教学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它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它可以帮助初入学堂的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会探索的乐趣。

三、感受汉字的魅力,提高学生识字的趣味性

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主要是以识字、用字、组词为主。据研究表明,小学生对“枯燥”的汉字的学习兴趣不到百分之三十。这很大一部分归因是教师教学手段的不巧当,教师在学生识字上缺乏科学的引导方法、埋没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以及对汉字本身魅力的挖掘。另外,很多教师过分注重对汉字认识形式的趣味性,仅仅停留在教学手段上的趣味性,比如,一些教师进行汉字比赛、游戏汉字以及奖励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汉字,这种趣味教学在点燃学生外在激情的同时,却没有真正让学生掌握到汉字的规律、特点以及背后的寓意。所以,教师在汉字趣味性教学上不仅仅要注重教学形式上的趣味性,还要注重教学内容、实质上的趣味性,将教学的科学性与趣味性紧密结合起来。

首先,探索汉字的趣味性可以从字理结构出发,字理即是汉字构造的原理以及汉字随时间流失所进行的演变。中国的汉字多数是从某一事物形象演变再逐步简化而来的。因此,教师在教导学生记忆汉字时,可以让学生从描画事物开始,让他们初步接触一些汉字的雏形,然后再逐一告诉学生汉字演变的过程。这样可以拉近学生与汉字的距离,让学生真实的了解我国汉字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提高学生对汉字的乐趣。

其次,教师还应该对某些汉字进行一个拆分,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每一个偏旁、每一个部首所有的含义,比如,采字上部分像一个爪,下部为木,它的意思是用手去采摘树上的东西意为采;菜上部分为“艹”与植物的根茎相关,下部分为采,总体意思是采摘有根茎的食物来食用意为菜。在中国汉字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教师教给学生拆分的方法并为学生奠定一定基础后,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联想力自行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对中国汉字进行解读。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这种即科学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有一定的好处。但是,如果教师长时间的利用它,会花费教师大量的课堂时间。所以教师要教学学生方法,让其举一反三。

时代的快速发展,人类精神需求的进一步探求,社会文化的多元呈现,都对现代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语文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领域,要求教师辛勤耕耘,开拓教育思想,提高教育理念,激发教育热情,呵护学生成长,将语文的实用性与趣味性紧密贴合,从而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新乐園。

猜你喜欢
教学设计小学语文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