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2018-09-10 07:22何元鹏
南北桥 2018年21期
关键词:自主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小学生

何元鹏

【摘    要】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兴趣对于学生来说是何其重要,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的责任就落在了教师身上。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求知的渴望,以此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小学生  语文  学习兴趣  自主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21.173

语文教学在时代的发展下不断地变得更加高效、实用,在新时代的召唤下,作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我们也要不断革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对于小学生而言,想要较好他们就必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兴趣来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本文就如何培养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作出了相关论述。

一、与学生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小学生的年龄一般是在6-12岁,因为他们年纪小还不明白事理,所以普遍内心存在各种自卑心理,而他们自己也不知道如何解决,因此特别需要教师合理的引导和关爱。存在严重自卑心理的主要是一些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不在他们身边,所以他们常常会感受不到父爱母爱。如果教师能給予他们温暖,爱他们、包容他们、理解他们、引导他们,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那么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目标将取得关键性进步。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当学生和教师的关系十分亲密时,不管是生活中的难事还是学习中的难题,学生都会主动去找教师寻求帮助。

一位深受学生爱戴的语文教师,不仅是因为他具有独特的魅力让学生喜欢他,更是因为这样的教师值得让学生信赖,所以学生会因为喜欢这名教师,而爱上这门学科。教师首先要像父母一样融入孩子们的生活,去感知他们最近遇到的困难和挫折,然后给他们提出解决办法,或者是鼓励他们振作起来。但是有很多孩子由于长时间缺少父母的关爱,所以教师突然的亲近,难免会让他们感到不适,这个时候教师绝不能疏离学生,相反更应该多亲近学生,试着从他们的心理出发去理解他们,慢慢地以温暖感动他们,让他们学会表达自己的感情,敢于表达自己的感情。小学生这种自卑心理不仅会影响他们的生活,甚至还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导致他们在学习上畏畏缩缩不敢向前探索,久而久之还会丧失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要想让孩子无所畏惧地学习语文,教师就要对学生进行关心,理解他们、带领他们正确面对生活和学习。关爱学生要讲究公平公正,不能特殊待遇,但是对于不同的学生又要采取不同的关爱方式。对于优生,语文教师更多的应该是激励和肯定,优生学习底子好,他们学习语文不会感到吃力,相反学习对于他们来说是易如反掌,但是这种学生往往可能自负且不求上进或者对学习粗心大意,那么语文教师这时应该进行委婉地提示与督促。而对于差生,语文教师要给予适当的鼓励和关爱,因为他们学习语文常常很吃力,付出努力也得不到想要的结果,这时候教师要指导他们的学习方式,不断尝试各种新方法去改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小学阶段是防止学生偏科的关键时期,如果这个时候偏科,那对于学生以后的学习会产生重要影响,所以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语文,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汉文及汉语工具。它既是语言文字规范的实用工具,又是文化艺术,同时也是用来积累和开拓精神财富的一门学问。所以各个学科都与语文有关系,学好语文是至关重要的。小学生在学习自己不感兴趣的科目时,专注力尤为薄弱,教师要在课堂上时不时以眼神和语调去调动他们的注意力。另外,批改作业也可以拉进师生关系,教师应该当学生的面一个一个地批改,方便指出错误,同时也是对学生的一种督促与关爱。教师还要在平时多多观察学生,寻找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表扬、鼓励,从而激发他们的上进心、积极性。他们会因此而努力学习,期待再次得到教师的表扬,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而他们的语文兴趣也会在这个过程中不知不觉的产生。

二、开创新的语文教学方式

传统语文教学课堂氛围无趣乏味,教师对着书讲,教学手段单一,导致学生积极性不高,参与度低且没有办法改善学生的思维和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文的能力。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顺应时代发展,不断开创新的语文教学方式,顺应不同时代的不同需求。一节课的教学时间是40多分钟,学生在长时间的学习过程中很难一直集中注意力。所以应运而生了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微视频教学。微视频的出现改变了传统教学方式,课堂氛围不再枯燥乏味,利用微视频教师可以进行课前引导,课后总结,还可以把课程的精华浓缩在短短的几分钟,利用心理学的观点让学生觉得短视频学习轻松简单,最后让他们轻而易举的战胜语文学习。在上课之前,语文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些小故事动画片,让学生的大脑活跃起来,方便接下来的教学,或者选择本堂课要学的相关内容背景知识,让学生先对文章内容有个大致了解,可以提高课堂效率。总之,要多多创造新颖的教学方式,让小学生能够在玩耍中学习,在快乐中收获。

三、合作学习创造共赢

培养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还可以以合作的形式,让他们在玩耍中学习在合作中收获。语文教师要给他们分组,前后两排四个人一组,方便讨论交流。合作学习不仅要让学生参与进来,更是要教师加入进来。教师要担任领导者和监督者同时也要做好参与者。作为领导者时,教师要领导学生先对学习的内容有个大概了解,然后再布置相关问题,再举例教学生应该怎样切入问题。教师作为监督者的作用也是尤为重要,小学生容易走神且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开小差,互相做小动作,所以教师要随时监督他们提醒他们。教师作为参与者的作用也是不容小觑,只有当教师参与进来了,教师才能去更好的了解学生在合作学习中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需要以怎样的方式去处理,然后慢慢地一步步辅助学生解决。当小组学习完成过后,教师邀请小组学生代表起来发表意见,回答在课堂讲解时导入的问题,当各个小组代表回答完毕过后,再由其他有意见的同学提出质疑,最后教师再对学生这次的表现进行评价总结并解决相关质疑问题。小组学习不仅能够让各组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更是能够让全班同学都积极参与进来。小组学习也提高了课堂氛围,让课堂氛围极其热闹,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激情,让问题以小组的形式得以简单解决,培养了同学们的合作能力,增加了他们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总之,兴趣是需要在各种学习实践活动中逐渐培养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说作为语文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只有学生有了学习兴趣,他们才会主动去学,才能够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在平时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注意对自己个人能力的培养,善于个人总结,提高语文课堂趣味性,让学生乐在其中,从心底喜欢上语文课。最后,希望每一位语文教师都能够抒发自己的见解,让我们共同的事业得以发展。

猜你喜欢
自主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小学生
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性别差异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