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新城扮靓多彩贵州

2018-09-12 10:45韦倩
当代贵州 2018年29期
关键词:山地城镇城镇化

文_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韦倩

遵循山地发展规律,贵州突出“山地”特色和优势,体现“新型”导向和要求,走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四化同步、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6月27日,记者来到黔南州都匀市马鞍山棚户改造区,深浅黄色相间的楼房错落有致,宽敞的小区道路人来人往,一幅欣欣向荣的山地新型城镇画卷徐徐展开。

2015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同意设立“贵州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全省共有11个市(县、区)列入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2017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评估小组对贵州的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给予充分肯定。目前,贵州的11个新型城镇化试点已形成点面结合、全面推进的态势。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亮点纷呈,为多彩贵州增色添彩。

因地制宜

贵州是长江、珠江上游的重要生态屏障,全省92.5%的国土面积为山地和丘陵,平地极为稀缺,但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优良。地理和气候条件,决定了贵州必须遵循山地发展规律,突出“山地”特色和优势,体现“新型”导向和要求,走出一条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四化同步、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孙志刚强调,要大力推进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打造富有魅力的美丽乡村,让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活力迸发,对未来充满信心。

立足于自身实际,贵州的城镇建设依山依景,在不破坏地域风貌的前提下实现城景相融。

遵义市湄潭县作为第二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经过政府的统一指导规划,从原来的散户种茶、部分制茶,发展为集中种茶、专业制茶、统一茶青交易、统一品牌经销的特色茶城。

如今行走在湄潭,沿途民宅都是清一色小青瓦、白粉墙、穿斗枋、雕花窗,或掩映在茶山薄雾中,或临水而居,散而不乱。与“茶”有关的各色花样,也被精心刻印在民居的窗格、楼梯、墙壁或桌椅上。

风景不只湄潭独好。依靠独特的民族文化,黔东南州凯里市建设民族地区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示范区,加快构建彰显凯里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体系;黔南州三都水族自治县打造水族文化山地特色城镇化空间格局。

“抓住自身的特色,我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才能走得更长远。”贵州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到2020年,贵州要基本形成集山水城市、绿色小镇、美丽乡村、和谐社区为一体的多彩贵州城镇化空间格局。

以人为本

今年初,贵州省政府办公厅印发《贵州省加快推进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方案》,全面放宽全省城镇落户限制,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落户城镇,计划到2020年,完成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0%以上,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3%左右,城镇人口达到2000万左右的目标。

人是城镇化的核心。贵州山地新型城镇化建设坚持以人为本,不仅合理控制好人口密度,而且把居住条件落后且难以改善的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

一方面,贵州通过棚户区、城中村改造,推进农业人口转户,结合易地扶贫搬迁、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等工作,加快农业人口转移进城和落户。另一方面,加大城镇住房保障工程建设的投入,不断扩大住房保障覆盖面,确保“应保尽保”。

贵州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巡视员宋丽丽介绍,截至目前,贵州已累计竣工城镇保障性安居住房186.68万套,累计分配入住182.81万户。住房保障对象从2007年底的0.83万户增加到现在的190万户。

以人民为中心,新型城镇同样注重群众生产和生活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

贵安新区建立城镇、农村生活垃圾收集集中治理机制,基本实现新区直管区城镇、农村生活垃圾收运治理全覆盖;

遵义市播州区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解决城镇学校“大班额”问题,通过实施“4+2”突破工程,全面改薄工程实现校校达标;

玉屏自治县贫困人口“先看病、后付费”政策在全省率先试行,实现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省内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工作;

2015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同意设立“贵州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全省共有11个市(县、区)列入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都匀名列其中。图为都匀市新城风貌。(卢桃 罗毅/摄)

湄潭县通过开展城市“双修”,实施城中村、棚户区改造和老旧街巷整治,加强城市慢行系统和休闲康体设施配备。

产城融合

走进铜仁市玉屏自治县大龙经济开发区,整齐排列的标准厂房映入眼帘。

近年来,大龙开发区紧紧围绕“工业园区化、园区城镇化、产城一体化”的思路,做“特”小城镇,做“美”新农村,昔日的小乡镇摇身变为以“交通枢纽型、工矿园区型”为主攻方向的“生态工业新城”。

产业的发展也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到此工作,带动了铜仁市城镇化的发展。截至目前,大龙开发区共有企业60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70余家,用工人员总数超20000余人。

“产业是城镇化的根本支撑,城市要发展,必须要有产业作为支撑,有了产业就能带动就业。”大龙经济开发区负责人深有感触。

以产带城、以城促产、产城互动是贵州山地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又一个鲜明特点。

省委、省政府明确要求,要深入推动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融合互动、同步发展。

安顺市把产业园区建设与城镇规划建设结合起来,推进园区生产性、功能性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并于2017年8月成功举办第三届贵州(安顺)国际石材博览会暨第三届全国石雕石刻设计大赛;

贵安新区初步构建了以大数据引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框架,实施培育企业上市“春蕾行动计划”,推动企业在“新三板”挂牌交易,高标准编制贵安新区全域旅游规划工作,为新区旅游发展战略进行谋划设计,精准定位;

都匀市加快产业园区从单一的生产型园区经济向综合型城市经济转型,正在形成城市综合功能区。2016年11月,被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批复列入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

猜你喜欢
山地城镇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试论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相关要点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居住小区规划与设计
山地光伏发电工程三维设计技术研究
关于山地建筑设计要点的分析
2016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在发力
城镇建设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和探讨
在钟鼓楼上回望——宾川县州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