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视野下大型山水实景演出的时代反思

2018-09-13 10:07初健
新闻爱好者 2018年5期
关键词:发展创新传播学

初健

【摘要】大型山水实景演出是一种以旅游文化为艺术内涵的演出形式。自2004年《印象·刘三姐》诞生以来,全国各地先后打造出近300台不同地域与艺术风格的山水实景演出。然而,在实现商业价值、文化价值的同时,近年来大型山水实景演出的发展逐渐陷入瓶颈,在环境保护、生态意识和艺术创新等层面存在的诸多问题日益凸显。如何从传播学视角出发,对发展中的大型山水实景演出的可持续发展进行深入分析,树立起自然生态、文化生态和艺术生态并存的发展理念,为深层次挖掘大型山水实景演出的艺术价值与文化品牌探寻发展创新之路,值得各有关方予以关注。

【关键词】传播学;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发展创新

一、当代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发展概况

1986年,意大利歌剧大师威尔第的歌剧作品《阿依达》在埃及演出,成为世界大型景观歌剧演出的开山之作。这场演出以真实宏大的景观为布景,充分运用各种现代媒介手段对人的感官世界进行延展,以新的文化传播形式打造出一场视听盛宴。这种文化传播形式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引发了实景演出创作的热潮。此后,经典歌剧《托斯卡》《图兰朵》等纷纷回到故事的发生地演出,真实的现场背景将故事剧情的内涵挖掘得更为深刻,让观众仿佛身临其境,引发观众与故事情节的强烈共鸣。

1998年,张艺谋在北京太庙执导了改编自中国故事的著名歌剧《图兰朵》,太庙的建筑、景观等组成了典型的中国意象图,有力配合了歌剧表现,吸引了大批国内外观众观看。这部景观歌剧可以说是中国山水实景演出的母体。2004年,在广西导演梅帅元的邀请下,张艺谋、王潮歌等人联手在桂林阳朔打造了被誉为中国山水实景演出的开山之作《印象·刘三姐》,该演出以漓江十二座山峰为背景,以方圆两公里的漓江水域为舞台,众多演员在美轮美奂的灯光映衬下,给观众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印象·刘三姐》获得的巨大成功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此后,《印象·刘三姐》剧组的多位导演纷纷受到全国各地的邀请,掀起了中国山水实景演出创作的热潮。至2015年,据不完全统计,全国上下大大小小的实景演出已经有近三百台,山水实景演出遍布几乎每一个风景名胜区。

作为仿真、以地域特色为艺术原型的大众文化传播形式,山水实景演出以自然景观作为核心载体,充分展现出具有地域和历史特性的风土人情和民俗风貌。[1]它的兴起带动了旅游区餐饮、住宿、游览、购物、娱乐等多种产业的发展,对当地政治、经济、文化产业等诸多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然而,近年来一些专家、学者逐渐摆脱了对经济利益的膜拜、对大师导演的追捧和对审美快感的追求,对山水实景演出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思考。破坏生态环境、节目内容陈旧、产业类型单一等,都是伴随着山水实景演出而产生的现实性问题和发展困境。如果当下不予以正视和解决,那么日后必将承受其所带来的负面效果和影响,因此,当下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树立势在必行。

二、大型山水实景演出的现实危机与发展困境

(一)生态的危机:大型山水实景演出绝不可“视而不见”

“存在之所在先于实践之内容”。生态批评家劳伦斯·布伊尔认为,“任何艺术作品都带有‘环境性”[2]。一个文本个体总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中被创作、被接受。如果把大型山水实景演出看作一个完整的传播过程,那么核心的传播环节就是山水景色。山水实景演出以真实的山水作为依托,强调“在场性”与身临其境之感,通过活生生的历史场景的复活,将观众与艺术场景(自然)的距离大幅度拉近,形成观众与表演内容的互动。自然界当中的一花一石,都是实景演出灵感的来源与演出的依托,是演出的生命之源。

然而,在近年来的一些山水艺术项目的商业打造中,普遍出现了对艺术演出区域人为生态环境破坏的反生态现象。一方面,就承办方来讲,演出会改变自然景观的原貌,对自然风光会造成无法修复的损坏。另一方面,对于观赏者而言,大规模、高频度的观赏会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威胁。例如,具有极大影响力的《印象·西湖》就曾被曝光在场景打造中,向西湖底灌入钢筋混凝土,使西湖特有的生物遭受了灭绝性的影响;大型实景演出《天门狐仙》在著名的天门景区搭建了一万多平方米的玻璃舞台,还在山坡上搭建了十多座小型别墅,原本人造建筑的禁区却为商业化的演出开了绿灯;大型山水场景剧《井冈山》为了追求逼真的“真枪实弹”效果,使用真实的炸弹,演出场域震耳欲聋,巨大的声响和弥漫的烟雾更使附近百姓怨声载道。这些现象绝非偶然,暴露出各地在极力打造商业文化的同时,对于生态文化的漠视,一些演出项目已成为生态危机的重要隐患。

生态环境作为山水实景演出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如果遭到难以修复的破坏,无疑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山水实景演出在当下的泛滥也是生态意识匮乏、追求经济效益的不良产物。目前,生态意识的树立、保护生态环境措施的实施已经势在必行。

(二)价值的错位:大型山水实景演出绝不能“利欲熏心”

传播学者麦奎尔将受众看作信息产品与大众传媒的市场,认为受众的需求是否得到满足,与传播效果密切相关。作为文化产品的消费者、传播过程的终端,受众是传播效果的检验人,其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直接影响着山水实景演出产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作为大众生产资料的控制、使用者,山水实景演出也应该在占有公共资源的同时承担相应的责任,为受众提供最佳的文化产品服务。

在文化传播过程中,受众作为具有特定需求的个体,会通过接触媒介、使用媒介,实现个人需求的满足。根据日本传播学代表人物竹内郁郎的观点,媒介接触的可能性、媒介印象直接影响受众的接触行为。只有在受众中形成了良好的印象,受众的需求得到了充分的满足,文化产业才能焕发出不竭的活力,获得期待的收入与社会影响。如果只顾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受众对文化产品的精神需求,受众无法得到满足便会对产品产生抵触心理,从而放弃接触,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也就无从谈起了。

近年来,山水实景演出项目的投入越来越大,却有不少项目陷入了经营的困境,对一些项目的批判声也不绝于耳。如何对一个项目的总体发展进行评估?2017年3月,首届中国旅游投资领袖峰会在浙江乌镇召开,中国山水实景演出创始人、著名旅游演出总导演梅帅元先生发表了主旨演讲。他认为,目前中国旅游演艺的分层很明显,优质目的地资源(景区)是旅游演艺项目落地的决定性条件,决定着旅游演艺的投资逻辑和风险因素。他提出,商业价值只是山水实景演出的外部条件,而真正推动其发展的则是实景演出的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决不能利欲熏心、唯利是图,将大型自然景观的艺术产品用狭隘的商业价值和其所创造的利润去评估。我们应该延伸山水演出的利益链条,用产业化的视角衡量山水實景演出的发展,在不断促进其循环可持续发展中找到合理的运行模式,使其达到艺术性与经济性的共赢。通过加强产业链条中高附加值环节的培育,让实景演出为产业的发展增添动力,以达到多方互补共赢。

(三)精神的危机:大型山水实景演出绝不能“行而不思”

随着视觉文化走向成熟,其同质化、模式化的特点也越发突出,观众审美疲劳的问题也越发明显。山水实景演出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为了获得观众的注意力,收获更多的经济效益,创作方不断追求感官体验的震撼,过分强调音响效果及舞美灯光的效果,忽略了演出本该具有的文化内涵。

地域不同、风俗不同,其文化特色也各有不同。山水实景演出的传播推广应根植于地域文化的底蕴,体现出地方特色与区域差异,只有摒弃同质化大批复制的商业模式,努力做到“内容为王”,才能给观众带来独特的审美体验。一味追求服装、舞美等效果,只能留给观众转瞬即逝的感官刺激,使这些演出成为一次性消费品,造成实景演出艺术性的丧失和其产业发展的衰败。

山水实景演出因其演出的常年性与不间断性,导致演出的创新受到时空以及各种因素的限制,加之票价普遍较高,几乎没有游客会产生第二次消费行为,创新问题成为阻碍其发展的重要瓶颈。

三、大型山水实景演出的现实出路与发展前景

(一)树立生态意识,打造艺术产业的生态文明

生态学家瑟玛帕曾深刻指出:“如果以审美的名义漠视生态规律,从事破坏生态的活动,那么就是拔掉了我们这场审美活动的根基。”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实景演出的前提,对演出产业的成败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首先,山水实景演出要求创作者以生态保护作为艺术创作的首要前提与灵感来源,在兼顾经济利益的同时树立起生态保护的责任意识。其次,政府作为山水实景演出发展的政治核心,对其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宏观指导作用。政府部门要明确自身在生态保护方面的责任和义务,对项目进行全面而详细的生态考评。其实消费者的强烈需求应是制作方提高创新水平与节目质量的不竭动力,而不是追求经济利益、肆意破坏生态的借口。应该将生态意识通过多种方式多渠道地传递给演员以及观众,将生态意识融入作品的创作与表演中,让他们时刻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意识,规范自己的行为,将山水实景演出的艺术性与生态性有机结合,创造出更为优秀的艺术作品,延长产业的生命周期。

(二)延伸产业链条,打造艺术产业的文化价值

獨特的文化底蕴与历史内涵是实景演出发展的不竭动力,着力打造艺术产业的文化价值,延伸产业链条,将商业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相互融合,才能实现山水实景演出在经济与文化方面的良性循环。

山水实景演出与旅游产业相辅相成,山水实景演出若想更进一步发展,就要探索更为合理的融合方案,使演出摆脱旅游的附属地位,成为游客的首要选择。《大宋·东京梦华》作为开封打造的山水实景演出项目,以清明上河园的景色与文化底蕴为依托,通过宣传扩大其影响力与知名度,使其成为开封的品牌节目,短短五年时间,整体演艺收入从895万元增至4100万元,其发展也大大带动了开封整体旅游发展的提升。考虑到山水实景演出多在晚上举办这一特点,景区除加大宣传力度外,还应该适当增加一些基础设施,包含交通、住宿、餐饮等,让观众看完演出后有吃有住,并可以十分便捷地前往下一个景点,使演出真正成为当地旅游的一个中心站。

其次是山水实景演出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山水实景演出可以选择各种具有联系的行业,产生不同的文化产品。如山东泰安的《封禅大典》,将目光投向了酒文化。在古代皇帝祭天中,酒是必不可少的,主创方抓住这一特点,与当地酒厂一道推出了封禅白酒系列,并采用泰山造型的瓶身,这种“封禅祭天之酒”无论是珍藏还是赠送,都是颇具地方特色的佳品。作为实景演出的创作方以及管理方,应该有长远的眼光,使产业链条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延伸,采取宏观长远的视角,与各行各业进行深度细致的融合,从而带来更为多元的消费价值。

(三)进行艺术创新:提升艺术审美层次与大众文化品位

在艺术创新的层面,当前大型山水实景演出的艺术瓶颈主要在于两个层面:第一,“单调的奢华”,即如何提升山水实景演出的艺术内涵和文化品质。第二,“内涵的贫瘠”,即如何回归艺术的本质,将大众文化与高雅艺术相融合,提升民众艺术层次与品位。

首先,在项目的准备阶段,要树立起“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原则,深入考察当地风土人情,精准切入,把握其最为精髓的文化特征。只有对地方文化给予足够的尊重,才能摆脱一味追逐经济利益,刻意迎合受众的现象,创作出具有地方特色的高雅作品。要坚决摒弃抄袭和模仿,立足地区无可取代的文化特色,通过地方文化符号的树立赋予演出长久的艺术生命力。其次,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作为一种常态化的表演形式,自我创新对于山水实景演出具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创新是引领项目发展的第一动力,即便有难度,也仍然要大力推进。

虽然山水实景演出具有一般演艺节目所具有的娱乐性、大众性的特征,但创作者不能一味为迎合观众感受而忽略其艺术特性。创作者只有深耕文化内核,将独特的地域特点融入自己的作品,运用高超的艺术手法进行艺术加工,才能将优秀的作品呈现给观众。仅仅依靠视觉感官的冲击是无法使得山水实景演出可持续发展的,艺术本质、审美取向以及特色创新都是作品取得反响的关键因素。创作者应树立精品意识,赋予作品更加丰富的内涵和长久的生命力。

综上所述,山水实景演出是以美丽山水生态为载体进行的艺术创作,是物质生态与艺术文化的统一,尊重、顺应、保护自然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保障。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山水实景演出的兴起是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重要体现,但若不加节制地开发,对生态的破坏也必然会带来一系列难以挽回的损失。山水实景演出也应该体现绿色发展理念,形成环境保护的产业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使得宁静、和谐、美丽的自然环境为文化产业创造出更多的价值。所以无论是已有项目还是拟打造的项目,都应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进行深刻的审视和思考,使山水实景演出真正成为中国特有的文艺演出形式,成为中华大地壮美河山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8年河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河南省大型旅游演出市场的开发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8240041012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孙海兰,焦勇勤.山水实景演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J].海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117-119.

[2]劳伦斯·布伊尔.环境批评的未来[M].刘蓓,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音乐学院)

编校:郑 艳

猜你喜欢
发展创新传播学
市场发展趋势下的电子商务运营教学研究
物流化背景下物流货运险的发展与创新
电视民生新闻栏目的品牌打造与发展创新
加快农村文化发展 助力新农村建设
陕西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
2016央视春晚“咻一咻”的传播学解析
农村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策略
传播学视阈下新一代“四有”革命军人的培养研究
相遇中的“传播”:传播学研究反思
大数据的传播学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