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抓机遇 发挥优势推进包头市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2018-09-14 09:46本刊编辑部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18年15期
关键词:包头市军民融合

本刊编辑部

“十三五”时期是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由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过渡的关键阶段,也是包头市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抓住关乎包头市军民融合发展的根本性、方向性问题,发挥国家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作用,深入践行守望相助理念,发展军民融合产业,坚持富市与强军共进、富民与强边统一的思想,以国防和军队建设需求为牵引,以军转民和民参军为突破口,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扎实推进包头市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一、抓住难得机遇,续写包头市军民 戍边兴边的辉煌历史

(一)全国军民融合战略历程

20世纪50年代前,全民皆兵、军民一体;20世纪60年代,拉开军转民的序幕;20世纪70年代至21世纪初,实现政企分开、供需分开,由单一面向国防建设转为面向工业、科技、经济和国防现代化服务,大力发展民品生产和第三产业。2005年,党中央提出“全面推进经济、科技、教育、人才等各个领域的军民融合”;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首次将军民融合思想写入报告;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2015年3月,习总书记在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上提出:“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开创强军新局面,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2016年11月,成立中央军委军民融合局,2017年1月22日,成立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2018年3月2日,习总书记主持召开了十九届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军民融合就是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深深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之中,全面推进经济、科技、教育、人才等各个领域的军民融合,为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提供丰厚的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的后劲。

(二)包头市的军民融合发展背景

包头地区进入中国史籍,可以追溯到2300多年前,并与一个伟大的名字相连——赵武灵王。公元前307年,胡服骑射的赵武灵王在包头地区筑城名九原。此后,任朝代更迭,塞上风云变幻,包头地区作为北方草原游牧民族和中原农耕民族之间沟通要冲的地位始终没有改变。

新中国成立后,包头市是国家“一五”计划重点建设地区之一,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建设了包钢、包铝、一电、二电等民用工业企业,布局了一机、二机、二〇二、五二研究所、二〇八勘探大队等国防科技企业,成为国防建设中的一支重要力量。1958年第一辆坦克试制成功,结束了我国不能制造主战坦克的历史;1959年建立了自己的坦克用钢体系;20世纪80年代,国家确立“保军转民”方针,北奔重卡成为军工企业二次创业的产物,是兵器工业最大的军转民项目,年销售最高时达4万台。从2006年起,一机集团改制,先后成立了9个控股公司,承担军品服务,同时开拓民品市场,在军民融合发展中不断壮大;现如今,已成为业务覆盖全国重点区域的跨地区、股权多元、军民融合发展的现代化重型车辆制造集团和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装备制造企业。经过60余载的改革创业、砥砺前行,戈壁滩上成就了一批中国兵器重点保军骨干企业,成为国家主战坦克、火炮、重型装备的研发和生产基地。包头市由此成为以稀土、钢铁、铝冶金、煤化工等优势产业为支柱的产业门类齐全、工业基础雄厚的工业城市。

党的十八大以来,明确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大决策,给包头市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为此,包头市在内蒙古自治区率先成立由市委书记牵头的军民融合领导小组,设立军民融合办公室,出台《关于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意见》。2016年,提出争创国家军民融合示范区,并编制上报《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建设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总体方案》,完成《包头市“十三五”军民融合创新发展规划》,编制完成了《包头市军民融合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试行)》《关于推进军民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实施细则(初稿)》《包头市军民融合发展评估报告》《包头市军民融合发展调研报告》《包头市军民融合平台实施方案》,力求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推进军民融合发展。

二、发挥本地优势,打造包头市军民融合 深度发展新格局

习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指出,要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和新形势下的军事战略方针,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提供强大动力和战略支撑。包头市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科技优势和产业优势明显,国防和军队需求强劲,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基础良好。包头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重要指示,扎实推进包头市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探索军民融合创新发展新路径。坚持统筹谋划、扎实推进,全市军民融合发展初显成效。

(一)发挥区位优势,强化北疆交通战略枢纽和安全屏障功能

包头市北邻蒙古国,既是北部边境地区综合防卫作战的要塞,也是连接华北、西北,承接环渤海地区向西部辐射的重要枢纽城市,是我国、内蒙古自治区对外开放的重点发展地区,以及兴边富边、推进蒙西自贸区建设的核心区域。境内京藏、京新、包茂高速和110、210国道等多条重要线路在包头交汇。开通国内航线29个,年旅客吞吐量超过200万人次。拥有物流园区(中心)15个。因此,包头市要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为契机,通过加强公路、铁路、机场等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和以“智慧边防”为核心的边防体系建设,强化作为祖国北疆交通战略枢纽和安全屏障的地位和功能。

▲包钢稀土

▲AP1000核电燃料元件

▲稀土新材料应用

(二)发挥资源优势,使包头市成为国家战略资源的开发和应用基地

稀土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包头市的稀土储量位居世界第一,是国家稀土产业转型升级试点城市,被誉为“稀土之都”。

目前,包头市已形成从基础科研、开采、冶炼到研发、加工、应用和贸易等完整的稀土产业体系,成为全国最大的稀土研发生产基地。同时,包头市的钍资源保有量居世界第二,核资源保有量居国内前茅,周边铀浓缩物、石墨等矿产资源丰富,研发的第四代核电燃料元件国际领先。发挥中核二〇二厂的发展优势,推进中核泳池式低温供热堆、中核北方辐照站、海洋核动力浮动平台燃料元件生产等项目建设,建设全国领先的核技术应用产业基地。把包头市建成国家战略资源的开发和引用基地,将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三)发挥科技优势,把包头市打造成为国家科技创新和新技术研发的核心区域之一

▲杉杉电动客车

▲北奔总装生产线

包头市是国家科技进步示范市和国家首批20个创新型试点城市之一,聚集了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职业技术学院等学校;拥有中冶东方钢铁设计研究院、稀土研究院、五二研究所等一批科研院所;拥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拥有9家国家级企业技术(工程)中心,90家高新技术企业,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4万人。与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国内50多所知名高等学校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央企建立了军地产学研合作机制,创建42个院士工作站,中科院包头稀土研发中心等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应势而生,各类科研机构累计达到214个,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项目120项。成立了国内最大的稀土新材料中试基地、国内军民共用特种钢研发中试平台和核燃料元件民用技术转化平台,培育了军民融合科技创新发展动力。2018年,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确定一机集团、北重集团等10家企业成为包头市首批军民融合科技示范企业,推动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发展,提高科技含量,促进先进技术成果转化,对补短板、促转型发挥重要作用。

(四)发挥产业优势,强化包头市在装备制造和新型冶金产业的领先地位

包头市立足装备制造产业、冶金产业发展优势,以《中国制造2025》国家重大战略实施为契机,面向国际和国内军民品市场,提高装甲装备、重型汽车制造水平,加快冶金产业结构调整,推进钢铁、铝、镁、锡、铜等黑色和有色金属生产精深加工技术提升与绿色发展。目前,已策划储备了总投资2.3万亿元的2606个军民融合项目。2017年,全市军民融合及关联产业(规模以上)实现产值330亿元以上,同比增长6.9%。形成了以北奔重型载重汽车、北重挖掘机、非公路矿用车、军民联产新能源汽车等为代表的军转民装备制造产业,以比亚迪新能源特种车、杉杉电动客车、长安永磁电机等新兴产业为代表的民参军产业,成为包头市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引擎。

(五)发挥军工优势,推进混改,探索发展包头市军民融合新路径

武器装备为国之利器,是国家安全和民族复兴的重要支撑。包头市以军工产业制造基地为核心,推动军工行业由单一军品结构向军民并行发展转变,现有一机、北重和兵工集团五二研究所等6家军工企业,肩负国家主战坦克、火炮、特种材料、防护装甲、重型装备研发制造重任。包头市作为新中国主战坦克的发祥地,是全国唯一中重型主战坦克、轮式战车底盘研发制造基地,形成了以轮履两大系列车炮一体化军工产品和舰载、机载、自行火炮系列产品为主导的军工装备制造体系。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上,包头市研制的新一代主战坦克、装甲突击车等8种新型地面装备集体亮相,展示了陆战装备研发制造的领先水平。

包头市充分挖掘军工企业发展潜能,潜心将核心军工技术融入民品发展,培育和发展了北奔重卡汽车、北方股份电动矿用汽车、北方创业铁路车辆等一大批优质民品项目,建成林峰特种铸造、力克橡塑、塞北机械等一批军民融合企业,引领带动北方嘉瑞、北重安全防护设备制造等一批投资规模大、经济效益好、科技含量高的军民融合项目,强化军工企业配套能力,先后培育出大功率AT变速器、特种消防坦克、稀土永磁高电机、反恐防暴特种车辆、高铁部件等一系列军民融合新产品,市场占有率达70%以上,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成为军民融合发展的经济增长点。

▲99A主战坦克

▲北奔装甲特种车

2017年,包头市以混合所有制改革为重要突破口,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通过军工资产整体上市实现深度军民融合。将所有军品科研、工艺、检验测试、核心零部件制造、总装总调等经营性资产、长期股权投资整体注入一机集团北方创业上市公司,实现包括履带、轮式和车炮一体化军品研发制造等军工核心资产整体上市,强化军工核心能力和国家站位,重组后以32.87亿元军工资产募集到近20亿元各类社会资本。按近20日平均收盘价进行计算,一机集团持有8.73亿上市公司股份达到120亿元市值,军工资产价值倍增。

(六)发挥文化传承优势,形成军民融合发展浓厚社会氛围

包头市是为满足戍边需求孕育而生的城市,建国之后又是为满足国防需要不断发展壮大的城市。“一五”时期国家建设的156个重点项目中,有包钢、六一七厂、四四七厂等6个军工或配套项目落户包头。包头市建成国内最具特色的装甲火炮军事主题公园,传承弘扬了军民融合发展的文化氛围。20世纪80年代初,包头市率先迈出军转民步伐,并随着形势任务的发展持续推动军民融合工作,打造了1个国家级军民结合产业示范基地,培育了宏远电器、富成锻造、力克橡胶、林峰铸造、神鹿焊业等9个军转民企业,2个国家级和2个战区级动员中心,37家民参军企业。长期以来,包头市结合自身军工企业多、军工文化积淀久、拥军传统传承深的特点,开展了丰富多样的军民融合服务与教育文化实践,连续8年获得国家“双拥城市”称号,多次获得国家军队转业干部和退役士兵安置先进地区称号。为创建军民融合创新发展示范区,多次组织国内著名学者、专家和实际工作者进行深入研讨,开展大型调研活动。学习借鉴以青岛、四川绵阳军民融合优秀地区为代表的先进经验,补齐军民融合工作短板。今年“八一”期间,市委、市政府成功举办了包头市第一届军民融合成果展,向包头市民全方位展示包头市的军民融合发展成果,开启军地高新技术交流合作新模式,搭建展示互动新平台。新形势下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不仅是包头市的历史延续,机遇与挑战共存,更是包头市未来的责任和担当。

▲履带式特种消防救援系列车辆

▲ 一机集团涡喷吹雪车

▲防爆岗仓

三、强化责任担当,推进包头市军民融合 深度发展

以国家总体安全观为统领,以满足军事需求为首要任务,以军民融合项目建设为抓手,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完善制度体系,全力创建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

(一)发挥区域战略枢纽优势,提升军民融合集聚辐射能力

立足国家“一带一路”节点、铁路交通枢纽、重要物流中心城市战略定位,利用沿黄经济带、中蒙俄经济走廊节点和呼包鄂城市群向北开放靠近满都拉口岸的便利条件,建设区域性创新创业中心、平战结合型物流中心、新型产融结合中心、消费中心和文化旅游中心,成为内蒙古自治区向北、向西开放的战略支点。

(二)强化北疆安全屏障功能,打造稳边固边兴边富边模范

着眼履行保障祖国北疆安宁的重大使命,适应捍卫边界地区领土主权、维护安全稳定、反恐作战、封边控边、战略预警等多种任务,健全完善军民共用基础设施体系、军民应急应战保障体系、军队社会化保障体系和军民融合文化体系。

(三)构建四大创新创业平台,提升军民融合创新服务水平

抓住国家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契机,以推动军地创新创业资源集聚和融合为导向,构建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大数据平台、产业创新促进中心、综合评估中心与创新战略联盟等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开展军地需求对接、咨询服务、成果转化、金融支持、综合评估等服务,探索军民融合创新服务,打造培育军民融合创新服务新业态的样板。

(四)壮大五大军民融合产业,引领军工制造基地转型升级

将军民融合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途径,推动军民技术融合、产业融合与衍生发展,形成军民融合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新型冶金产业、能源环保产业及军民融合新兴产业等五大产业,带动全市成为现代化军民融合产业基地。

▲国家级军民结合产业示范基地

▲军事文化主题公园

(五)打造“五园五基地”,夯实军民融合产业发展优势基础

建设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稀土新材料产业园、现代化核电产业园、石墨材料研发应用产业园、军事文化产业园等五个军民融合特色产业园。打造优质钢特种钢保障基地、军民通用轻金属保障基地、国家级清洁能源输出保障基地、新型煤化工资源保障基地、农畜产品生产和精深加工基地等五个军民资源共享保障基地,推动军民融合资源产业规模化、集约化、高端化发展。

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关乎国家安全与发展全局,包头市各族人民决心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统一思想、锐意进取、军地合力、真抓实干,努力开创包头市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新局面。

猜你喜欢
包头市军民融合
顾主任会见“草原英雄小姐妹”
新形势下军民融合防救体系建设探索
内蒙古包头市第一实验小学六(3)中队
三张捐款收据见证军民鱼水情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浅谈推进网信军民一体化发展
大地
学科教学中高效课堂的构建与实施探索
融合菜
美军在武器装备采办领域推行军民协同发展的主要做法及启示(上)